1、改革家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家政专业作为一种社会性极强的专业,在本质上应是一种生活教育专业,这种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人才培养的特殊性。一是缩短学制。实施专业能力培训为主,学历教育为辅,摒弃传统的高职家政专业三年学制,把主要精力放到专业能力培训中去,把现代学徒制的核心和精髓融入其中。二是实施专业嫁接。家政专业课程嫁接护理、康复、婴幼儿哺育、学前教育、会计等相关专业课程,培养复合型家政技能人才。 2、规范家政服务培训机构。当前,社会上虽然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培训机构,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培训行业小、散、乱,培训教材不专业、不系统,培训内容与市场脱节,师资力量欠缺,培训走形式,培训证书鱼龙混杂等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行业、机构联合行动,齐抓共管。(1)要抓紧完善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服务标准和服务规范,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监督管理。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引导培训企业做大做强;(2)规范培训教材。政府应当组织牵头建立我市统一的标准的培训教材,要及时关注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提高机构内部课程研发能力,实时更新培训内容,加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将培训教材视频化、网络化,保障培训学员可以随时随地自行学习 3、增加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职业归属感。受传统陈旧思想观念的影响,大家认为家政服务低人一等,是伺候人的,所以家政服务员这种职业一直未受到社会应有的认可,导致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普遍缺乏职业归属感。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当借鉴国内外经验,提高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升他们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提高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的良好风气 4、持续进行行业规范与标准建设。建议政府对家政服务领域规范性文件、法规、规章和标准进行及时更新。推广使用家政服务合同规范文本,明确家政服务三方权利义务关系。参照先进城市经验建立覆盖全域的家政持证上岗模式,对家政企业开展考核评价并进行动态监管。发挥家政服务行业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等作用,建立家政服务纠纷调解机制。建立家政服务员跟踪评价制度和信用记录管理制度,开发企业信用监管APP,开展社会化家政服务企业评价工作 人社部门应协同其他相关职能部门每年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并利用行业协会的资源,对家政服务企业发展、家政服务培训及家政服务业标准制定和网络建设等给予资金支持。委托行业协会对家庭服务、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能力和个人素养;对家政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培训,提高企业应对风险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