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td> 首页>>委员履职>>政协提案>>提案公开>> 内容
关于大力支持公办、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发展的建
发布日期?020-12-21 浏览次数9span id='hits'>字号:〕a href="javascript:czfxfontzoom(16)">?/a>?/a>導/a>〖/td>


0024

民盟市委

关于大力支持公办、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发展的建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重大民生工程。  

目前,我市学前教育有公办、合作、民办等各类性质的幼儿园?27所,其中公?14所,民?13所。民办幼儿园中,普惠性民办园102所,学前三年毛入园?9.4%。共有幼儿教?171人,其中在编教师2153人。大专及以上学历?8.38%,取得教师资格证8468人占92.33%。在园幼?44010人

近年来,各级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学前教育政策,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坚守“公益性、普惠性”,将学前教育纳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促进了我市学前教育发展?018?2020年全市将新增幼儿?18所

(一)资源布局扩大,存在发展不均衡问题

随着城市的发展,幼儿园布点年年有增加,现基本达到?.5万人配建一所幼儿园标准,学前三年毛入园率?00%,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入园难”的问题。我市公办幼儿园大多数建于八、九十年代,虽经过不同程度的加固与翻修,但依然场地狭小,空间拥挤,大班额现象普遍存在,公办园班均学生数达?9.5人,存在诸多安全隐患;近几年全新配建的幼儿园一般都处在新建楼盘密集区,公办、民办(普惠、高收费)相加,幼儿人数较多,学位依然不能满足片区需求,但能适当缓解压力

解决了“有园上”,但想“上好园”依然“一位难求”,优质资源供应不足导致排他性竞争激烈,引发社会焦虑和不满;新老小区幼儿园、热点与非热点幼儿园硬件设施、人员配置、运行成本差异较大,客观上造成不均衡

(二)办园模式多样,存在办园质量参差不齐问题

我市各区多年来采取与内外资合作办园、民办普惠、公办等多种模式,满足不同的社会需求

1996年至2012年间基本是属地教育部门与优质的国内外教育集团合作办学,集团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课程设置、教师管理和专家团队等方面的系统较为完善,能有效支持幼儿园依法治校、规范办学?013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钟楼区成立了全市首个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并制定出台了《钟楼区政府关于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的实施意见》。以此为起点,我市开始大力发展民办普惠性质幼儿园,各辖市区也相应出台了开办民办普惠幼儿园的相关政策和规定

在调研中发现,公办、民办(合作办)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较为规范与均衡。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因各辖市区对举办者的准入机制、选择方式、出台文件要求等各有不同,所以出现对举办者办学能力预估不足的问题,使各民办普惠幼儿园质量差异较大

(三)公益性质回归,存在保障不足的问题

首先是经费保障。多数公办和民办园均为自收自支单位。公办收费普遍每?50元。民办园收费大致分为三个层次,较高收费区间每?000?5000元,中等收费区间每月1200?2800元之间,普惠收费区间每月650?1200元之间

?011年起,我市开始逐步落实并逐年增加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目前为每生每年500元。此外,各区财政视本区情况补贴相应的人员定额补助、安保经费、退休教师住房补贴等经费。对政府购买服务、月收费不足千元的普惠性民办园给予专项办学扶持经费。但公办幼儿园最大的问题依然是经济困难,政府收费定价明显低于成本,而财政定额补助又不以补足运行亏损为目标,幼儿园陷入政策性亏损的恶性循环中。月收费满千元以上的民办普惠性园,实行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经营方式,需要在15个班以上规模、大班额、自聘人员、降低管理成本、增加延时服务上做足文章,否则能保障收支平衡已是最高目标

其次是师资队伍保障。公办园师生比约1?1.7,非编聘用制、员额制等用人制度改革似乎偏离改革初衷,同工不同酬现象突出,绩效工资因政策性亏损而打折,人心不稳队伍难带。根据钟楼区教育局提供的财务数据表明,仅公办园在努力降本、挖足潜力创收、政府补助的情况下,尚有?000万元历史欠账待清,每年仍新增近亏损。政策性亏损及由此引发的师资队伍、人员待遇、设施更新等问题,影响了幼教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民办普惠园在教师队伍建设上采用与公办园同抓共管的办法,在教师管理上均与公办教师同等待遇。但民办普惠园在招聘优秀教师、提升教师待遇、专业化发展机会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先天不足,所以教师队伍水平有待提升

1.设定新目标,以公益普惠为发展方向

2018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优化和调整办园结构,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要求充分体现公平性、公益性、普惠性,要求政府担当更多更大的发展责任,办好普惠、有质量的学前教育,让人民享受优质可及普惠的学前教育资源

常州市作为长三角地区中的一员,要率先建成小康,我们理应率先,“解决群众牵肠挂肚的问题”,让群众享受到“种好幸福树,建好明星城”的城市力量和成果

2.设定新格局,促学前教育良性发

公办园要代表教育行政部门履行一定的管理、培训、信息服务、科研等职能;干预和主导学前教育市场、平抑价格、维护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公平性。民办园则则起着补充公办园资源不足以及满足家长多样化需求的作用。应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协调发展的办园体制

完善和制订民办普惠园举办者准入机制与标准,倡导举办优质普惠园,严控举办者的办学理念目标、课程设置、规范管理等重点,由主管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普惠性园发展与质量评估监测体系,严把审批和督导关,每年对普惠园进行综合评估并向社会公示结果。应对优质达标者以奖代补;应对不合格者要求整改,整改后仍未达标者取消其办学资格等管理办法的实施,促进民办普惠稳步优质发展

3.完善经济保障机制,促公益普惠稳定

当务之急要解决的是运行亏损问题。首先要确定幼儿园运行成本构成。其次探索建立以生均成本为主、其他因素为辅的运行成本核算模式。最后确定成本分担机制,根据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和政府财力,合理确定政府与社会分担运行成本的比例,从而确定收费标准与政府生均补偿标准

建立收费标准和政府补偿标准随成本变动而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幼儿园能保本运行,略有盈余,略有积累,以利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政府通过补偿(购买服务),幼儿得以低于成本的费用接受学前教育,这份福利也能让家长享受得明明白白

应当建立普惠园无差别补偿政策。根据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要求,从公办到所有民办,生均补偿应实施无差别补偿,一方面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学前教育事业;另一方面,因为这是政府给予幼儿享受的社会福利,而不是给幼儿园的福利

健全多方参与的监管机制,依法依规加强对各类幼儿园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管,接受社会监督,坚决遏制损害群众利益的过度逐利行为,促进普及普惠

4.完善人才保障机制,促师资队伍成长

要按规范配全配足保教人员,降低生师比,减少大班额现象。优化薪酬激励机制,薪资水平应与周边城市相当,要细化岗位薪酬,淡化身份管理,体现公平,同工同酬,不仅要保障教职员工当前利益,也要保障教职员工远期合法权益,稳定人心

在幼儿园取消编制的情况下,依据《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和《江苏省幼儿园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要充分思考和实施新的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和岗位聘用制优势,搞活用人机制,激发教职员工积极性。公办园在财政保障的前提下,应加大力度推行“员额制”聘用方案,保障与事业单位同工同酬待遇,但在考核机制方面可加大力度,整体提升师资水平。相关部门应建立较为统一的民办园薪酬及绩效考核体系,有底线有保障,凸显教师特长、专业技术提升和经验,同步纳入对民办园的综合考评体系,保障教职员工切身利益

5.完善资源布局规划化,促园所品质提升

政府要切实担当起学前教育规划、投入、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监管等方面的主导责任,建立学前教育综合改革协调机制,明确教育、编制、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建等部门的任务,完善各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坚持公益普惠,坚持公办民办并举,加大公共财政投入,着力扩大优质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

目前,新建小区配建幼儿园增量问题已基本解决,能按标准把普惠园建设纳入城乡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选定具体位置,明确服务范围,确定建设规模,确保优先建设。关键需要解决的是存量优化问题,一是年代较早的老幼儿园要有计划有步骤实施改造提升工程;二是大型老旧小区因幼儿园规模小,校舍陈旧,仍存在幼儿没有学位、没有学上的问题。建议在满足消防要求、面积要求、场地布局的基础上,利用社会闲散房舍资源进行科学化、合理化改造,逐步解决这一问题

制定民办普惠园财政补助政策,通过购买服务、综合奖补、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培训教师、教研指导等方式,支持民办普惠园发展,将提供普惠性学位数量和办园质量作为奖励和支持的依据,激发办园活力,鼓励引导规范社会力量办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03-2017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hangZhou Committee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5003616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