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顶层设计,更高标准谋划布局 1、明确新战略。要将深度接轨上海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协同发展作为常州参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首位战略”,将打造携手共行“朋友圈”作为一体化创新发展的崭新平台,坚定“向东看、往东走、向北拓”,坚持“精准对接、高效融入、同频发展、合作共赢”总体导向,聚焦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交通连接、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努力拓展协同领域、创新接轨路径、完善合作机制,全面加快推进常州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实现新突破 2、找准新定位。加快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要素链全面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协同发展,努力打造“四个地”即上海先进制造最佳合作地、上海科创资源重点辐射地、上海品质服务融合共享地和上海政策制度无缝衔接地 3、探索新路径。重点实施“借梯登高”,增强与上海大都市圈产业关联度、融合度和链接度;“平台聚力”,打造高能级产业合作平台、创新合作平台、文旅合作平台和人才合作平台;“海绵行动”,既全方位吸纳上海的先进生产力、创新要素和创新人才外溢,又当好辐射带动中轴崛起的“桥头堡”作用,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共同共赢发展;“软硬结合”,在传统的硬件接轨、项目承接的同时,向高标准理念对接、无差别服务对接,更加注重对标上海做好营商环境、城市治理、公共服务、人才政策等一体化接轨的制度接轨、标准接轨,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机制更活的协同路径 二、注重因势而动,更大力度推进落实 1、产业协同,打响高端特色产业品牌。以十大产业链和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找准转型升级方向与着力点,借助区域一体化促进科创和产业布局优势互补,实现与上海产业创新策源地的深度互动,打造长三角特色产业高地。重点推进产业链条创新协作,推进产业园区高效运作和推进产业服务承载支撑 2、科创协同,打造高水平科技新城。紧跟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步伐,积极对接上海创新资源,打造具有长三角区域影响力的“一中心两基地”。建设国内一流水准的创新CBD,面向上海的人才创业基地和长三角重要的成果转化基地 3、步伐协同,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牢固树立接轨上海就是接轨国际理念,加强与上海自贸试验区对接,更好利用好上海对外开放格局,更好集聚全球优质资源。依托上海进一步集聚开放资源,依托上海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和依托自贸区对接前沿产业集群 4、设施协同,建设综合型交通枢纽。以上海建设全球航运中心契机为契机,充分发挥常州水、陆、空、铁全域交通优势,提升常州区域性交通枢纽地位,打造地区交通中心城市地位。参与上海全球航运中心建设,融入长三角机场分工布局和优化完善区域交通网络 5、功能协同,提升高品质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优质教育卫生资源配备,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加快补齐发展功能短板,加强特色文旅互动,促进全区经济、文化、社会全方位发展。推进基础教育合作提升,推动医疗服务共建共享和加强特色文旅互动发展 6、制度协同,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以打造更高标准的国际化营商环境为目标,深入学习应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等重大战略任务提出的新思路新举措,力争在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中抢占先机。接轨一体化示范区制度创新,积极打造最高标准营商环境和全面提升城市社会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