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td> 首页>>委员履职>>政协提案>>提案公开>> 内容
常州市新材料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建议
发布日期?019-06-28 浏览次数9span id='hits'>字号:〕a href="javascript:czfxfontzoom(16)">?/a>?/a>導/a>〖/td>

0049

民建常州市委

常州市新材料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建议

新材料是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基础,也是我市重点打造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我市作为“十三五”全省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之一,已形成良好的产业基础,据“常州新材料产融高峰论坛”发布,截止2016年底我市新材料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近600家,产值约1667亿,占高新技术产业的34.7%;石墨烯、碳纤维、光伏新能源关键材料等部分细分领域,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已居于全国前列。但是,受产业特性、区域竞争、市场需求等因素制约,我市新材料产业发展仍须突破

一、区域竞争实力有待提

与其他地区相比,我市在产业主题、特色园区、宣传影响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例如,苏州、南京、泰州、连云港等分别以纳米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生物医用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等为主题,全力打造纳米城、液晶谷、医药城、复材基地等特色园区,已成为全省新材料产业布局的重要板块,具备较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各地区目前关于新材料创新资源的争夺亦已日趋激烈、动作频出(如中国新材料院士专家报告年会落户溧水、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新材料产业科技服务中心落户镇江)。而反观我市却“醒得早,起得晚”,近几年创新投入相对偏低、产业主题有待明确、专项规划政策有待加强,在竞争实力和发展动力上已落后兄弟市区

二、整体创新能力有待加

受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制约,我市新材料产业整体创新能力相对薄弱。一是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尚未形成。我市新材料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关键核心技术缺乏,有的“创新研发”甚至流于形式,与知名院校、大院大所的合作明显落后于苏州等地区;二是新材料产学研用相对脱节。我市高校院所材料学科科研实力相对较弱,难以给企业提供可持续的技术创新支撑,新材料企业技术产业化步伐较慢,下游应用企业“有材不敢用、不愿用”等问题较为普遍,检验检测、材料数据库等公共服务平台缺失;三是“人才洼地”现象明显。受地理区位和城市综合实力影响,新材料领域“高水平研发人员、高技术工程人员、高素质产业工人”三类人才缺乏,而且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三、金融支撑助力有待发

由于新材料产业的技术和资金双密集特点,新材料企业具有高成长性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和挑战,研发周期长、市场导入久、企业融资难、投资回报慢的现象普遍存在。金融资本是帮助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我市虽已开展部分新材料投资基金建设,但总体规模仍难满足整个产业需求,少数基金尚未实际投入运作,金融资本助推作用仍有待加强。此外,创投、上市、信用保险、技术产权交易、并购重组等金融工具的使用较少

对此,民建常州市委建议:应立足我市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创新实力,加快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努力打造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竞争实力和重要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一、加强组织协调,完善推进机制

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做好规划建设、政策落实、目标考核等工作。一是建立部门会商协调机制。由市委市政府统筹我市新材料产业发展重大问题,加强科技、财税、金融、商贸等各部门协调配合,落实产业发展任务清单,明确分工和责任单位,加强督促指导,促进工作有序开展。二是建设新材料产业发展咨询机制。聘请国内外新材料知名专家、行业领军人物成立新材料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编制咨询报告,提高决策水平。三是建立产业动态跟踪机制。开展产业评估和年报工作,监测产业发展情况。加强各基地园区工作统计和考核。根据国家战略和规划调整,动态调整我市发展规划,加强对产业发展的指导

二、突出产业特色,打造主题园

紧扣功能定位,做好整体规划,加快产业园区建设。一是优化空间布局。继续打好“石墨烯+碳纤维”两张王牌,推动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壮大。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区主要依托江南石墨烯研究院、第六元素等,发展石墨烯材料,打造“东方碳谷”;新北区主要依托中简科技、宏发纵横等,发展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打造百亿级碳纤维产业基地;依托国际传感谷、西太湖医疗产业园及天合光能、北汽整车基地等,加快推进前沿新材料研发。二是强化项目招引。以国内外行业龙头为招引重点,采取“龙头拉动、配套跟进”的产业链精准招商,集聚一批优质项目。三是促进集聚发展。支持西太湖、滨开区等参与国家、省级新材料产业创新中心的建设,引导资源集聚,打造“有特色产业、有龙头企业、有拳头产品、有核心技术、有上下配套”新材料特色园区

三、建设公共平台,提质企业创新

优化创新资源布局,建设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一是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依托骨干企业和重点院所,加快新材料产业创新研发平台、创业孵化平台、大数据平台、国际合作平台建设,提供技术研发、检验检测、工业设计、创业孵化等公共服务。二是搭建企业创新载体。鼓励企业建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等,促进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鼓励企业与下游用户单位组建产业联盟,推动双向对接,实现材料与终端产品同步设计、协同应用。三是开展应用转化示范。发挥第三方中介机构专业化服务功能,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搭建信息平台。鼓励保险机构创新险种,为新材料应用推广提供风险承保。推进石墨烯、碳纤维、储能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品种列入国家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试点,组织实施一批新材料产业化项目和规模化应用项目

四、引育产业人才,强化智力支撑

结合我市发展需要,加大人才招引和培育力度,为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一是强化外部招引。加强与清华大学、上海交大、中科院等优势学科高校院所合作,积极引进高层次研发人才;出台柔性引才政策,更为灵活、高效地做好落户工作。二是培育内生人才。积极推进我市高校发展应用型新材料学科,培养高技术工程化人才和高素质产业工人。鼓励本地企业订单式招聘新材料相关专业毕业生,加大对就业生源的激励措施,在具体方式上赋予企业更多自主权。鼓励我市高校与本地企业开展联合研发、定向培养等合作。三是构筑引才生态。完善人才认定、评价和激励机制,做好落户保障服务,依托各类校友会等组织开展沙龙、培训等形式的人才交流活动,做到“引得来,聊得开,留得住”。加大宣传力度,积极筹办学术论坛、产业峰会等重大活动,提升我市新材料产业影响力和知名度,为招才引智提供舆论支持

五、创新金融支持,拓展融资渠道

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体、风险补偿”的多层次产业金融体系,充分发挥金融资本对新材料产业的助力作用。一是做好财税支持政策的落实。对于国家制定的支持科技创新、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促进研发投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创新创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加快研究并落实到位。加大对新材料研发、应用和平台建设等方面的财政倾斜。建立新材料产品应用风险奖补机制及保险政策,支持首批次应用,促进初期市场培育。二是设立新材料产业市级引导资金。充分发挥市级资金的导向作用、杠杆作用和激励作用,根据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重点支持新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引育、产业提升和平台建设。鼓励常州创业投资集团等国有企业探索与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合作成立新材料主题产业基金,以股权投资形式支持助推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三是完善科技金融服务。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积极向金融机构推介我市重点发展的新材料产业项目和优质企业。引导企业充分利用“苏科贷”等金融工具,逐步形成以银行信贷为主体,以企业创业投资、境内外上市等方式为支撑,以信用保险、技术产权交易、并购重组等为手段的科技金融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保障



办理复文摘编/全文

主办单位

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常科复?019〕第20

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提案第0049号的答复

民建常州市委员会

“常州市新材料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建议”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新材料产业发展情况

(一)整体情

新材料产业是我市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也是“十大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新材料产业链已具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在涂料领域,常州作为国家级新型涂料特色产业基地,全市涂料总产量已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其中新型涂料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工业涂料位居全国前列;在树脂领域,常州不饱和树脂产量超?0万吨,占全国总量比重在四分之一以上,是全国不饱和树脂的主要生产基地;集聚了中简科技、华日升反光材料、华润包装材料、天晟新材、强力电子新材料等一批行业内知名企业,打造了常州先进碳材料科技产业园、常州天宁新能源材料科技产业园、常州高新区新材料科技产业园等一批特色新材料科技产业园区

2018年度,受环保?63”专项行动的影响,新材料产业整体步入转型升级阶段,落后产能逐步淘汰,科技创新成为新材料产业链的主旋律。根据市统计局数据?018年,新材料产业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产?04.98亿元,同比增?.4%,在十大产业链中位居第二,占十大产业链总产?5.24%

(二)重点项目建设情

“安泰科技新材料基地”厂房已建设完成,完成前两批设备的采购工作,第三批正在招标中,并已有3个项目团队入驻;“强力电子光刻胶及碳纤维制品研发生产”项目已全部完工并投产;哈焊所华通(常州)焊业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高速列车用高性能铝合金焊接新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和常州强力电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11代线LCD专用黑色光刻胶树脂的研发及产业化”获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立项,常州乔尔塑料有限公司申报的“飞机涂层去除用氨基模塑料磨料制备及其应用关键技术”和常州清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酶催化水凝胶生?D打印成型关键技术与打印设备研发”获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

(三)重点工作情

1.夯实产业基础。在常州高新区,芳烃、乙烯等化工原料资源充沛,非晶材料、新型轻合金、焊接材料等金属材料产业初具规模,凭借夯实的新材料原料基础,在滨江经济开发区打造了化工新材料产业园,逐渐具备打造完整的、一体化的新材料产业链能力。在西太湖科技产业园,依托江南石墨烯研究院,以西太湖科技园为主要集聚地,构建“研究院-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多位一体的石墨烯产业园区,布局石墨烯产业链,积极引进石墨烯产业上下游企业和人才团队,现已集聚石墨烯材料制备及下游应用企业超140家,上市及新三板挂牌企业6家,总产值超?5亿元,同比增?5%

2.招引重大项目。重大项目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常州高新区通过持续创新和推进,区内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这一特色产业目前已经进入国内前端,成为领跑行业的产业地标。依托中简科技强大的研发、生产能力,常州高新区正在围绕碳纤维上下游产业链,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康得复材项目总投资达120亿元人民币,首期将于2019?月建成投产,旨在打造年产达600万件的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工?.0智能化新能源汽车碳纤维车体及部件制造基地。石墨烯小镇继续加大招商引智力度,在空间形态建设上持续发力,引进宇力新型复合材料项目、富烯石墨烯散热膜生产线建设项目?个总投?1.7亿元的产业项目,推进石墨烯科创中心、小镇区域内道路工程、国际合作孵化器、石墨烯社区文创街区、景观绿化工程等5个总投资达13亿元的基础建设项目,构建布局完善的产业生态和功能齐全的服务体系,打造成为一个全球一流、全国领先的东方碳谷

3.集聚创新要素。常州高新区紧紧围绕新材料产业,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体制革新等方式向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方向发展,以产业发展提升人才需求,带动人才引育,比如中简科技计划培育创新型科技企业10家以上,带动引进高层次人?00名以上。打造重大创新载体,支撑区域经济发展,引进了安泰创明新能源材料研究院等高端创新平台,促成高新区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安泰创明共建“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先进能源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所”,是省产研院首家与央企上市公司合作共建的专业研究所。江苏省“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和“石墨烯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成功获批?012年由常州市、武进区联合省级及其他社会资本出资设立了主要针对创新性材料类科技项目投资的新材料产业基金,实缴规?亿元,目前已进入投资回收期

4.石墨烯研究院改革稳步推进。按照石墨烯材料研究所运营公司(对接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石墨烯产业孵化平台(江苏省石墨烯创新中心运营公司—江苏江南烯元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石墨烯科技发展公司?亿元)的三位一体运行模式稳步推进改革任务。目前完成了举办单位及法人变更工作,事业单位人员得到妥善分流;推进了江苏江南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组建,明确了股权架构、组织架构和主营业务范围,出资单位全部明确,国资出资程序正在加快推进,注册工作正在有序实施;推动重点实验室市场化改革,努力实现实验室团队自主经营、自主发展

二、下一步工作计

针对史卫婷委员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我局下一阶段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以期实现我市新材料产业跨越式的发展

1.部门联动,加强重大项目服务。积极了解新材料企业及产业链重大项目发展现状及实际需求,及时上下沟通,力所能及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针对重大项目,落实专人负责,主动和重大项目实施企业对接,制定详细的项目推进工作方案和工期表。加强部门联席会议,组织召开新材料产业链协调工作会议,邀请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各事务所、供电公司、园区、企业的代表,就企业、项目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答复与解决,推动新材料产业链的发展

2.环境突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近年来,国家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地,并对国内工业园区提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要求。在此宏观背景下,环境治理新材料、工业可持续循环利用新材料迎来发展红利。会同产业园区,在加快推进低效化工企业腾退的同时,结合常州新材料产业实际,重点聚焦高性能工程塑料、功能性膜材料、先进结构陶瓷、耐高温耐腐蚀合金、前沿碳材料、复合气凝胶等新材料产业项目招引,助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建设。鼓励企业积极联合国内外大院大所、知名企业共建研究机构,不断提升企业的研发、设计、营销和售后服务水平,加强资源整合

3.前沿孵化,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就国内外新材料发展差异分析,我国前沿材料创新力度弱,在前沿研究方面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各个产业集聚区自身的创新研发能力较弱。重点围绕超材料、智能材料、前沿碳材料?大类?3小类热点研究领域,提高研发创新能力,着力孵化战略性、前沿性的新材料,加快引进创新创业型人才团队,提前布局,抢占高地,与周边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打造国内领先的战略性新材料产业集群

4.市场联动,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常州产业基础较好,实体经济发达,轨道交通、汽车及其零配件、工程机械、太阳能光伏、新医药等特色产业链优势凸显。重点发展与区域经济联动紧密、具有一定产业发展优势的新材料集群,为常州重点经济、长三角转移产业、新兴战略产业提供新材料原料配套服务。举办“走出去”、“请进来”及沙龙活动等系列新材料产业专题对接活动,为新材料企业开拓视野、扩展市场拓展新的道路。搭建政府与企业交流的平台,积极组织企业与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沟通交流,了解企业的发展心声,倾听企业的迫切需求,尽力帮助新材料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更好的发展壮大

5.产学研联动,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举办“走出去”、“请进来”及沙龙活动等系列新材料产业专题对接活动,为新材料企业开拓视野、扩展市场拓展新的道路。搭建政府与企业交流的平台,积极组织企业与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沟通交流,了解企业的发展心声,倾听企业的迫切需求,尽力帮助新材料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更好的发展壮大

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201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03-2017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hangZhou Committee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5003616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