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质量建设我市大运河文化带的对策建
1.强化顶层设计,及早谋划我市大运河文化带的科学定位,及时推出“常州方案”,贡献“常州智慧”
在目标定位中,建议着重把握三个方面:一是差异化。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清楚自己的特色和找准自己的位置,把自己的优势找足做透。二是标识化。解放思想,敢于亮剑,打造鲜明的文化符号,推出能吸引眼球的文化标识,展示自己的文化张力。三是样板化。立足向世界展示常州的水乡文化品位,向世界讲好中国大运河的“常州故事”
2.高水平编制我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总体规划
建议抓住大运河江苏段作为全国先行试点的契机,依据我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总体定位,在充分吸收和整合各有关部门和各区域板块规划诉求的基础上,聘请国内外专家,高水平制定适合常州大运河特点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整体规划和各类实施性详细规划
3.加强立法,出台我市大运河文化带的地方性法规
建议结合全省立法的推进目标,在《常州市大运河遗产保护办法》的基础上,尽快制定一部有常州特色的综合性的地方性法规,为我市大运河文化带保护、传承和利用提供切实的法律保障
4.建立大运河保护管理的领导机构,落实联动协调机制
建议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各部门负责人和相关区负责人参加市级领导机构,统一领导和协调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常州行动”。按照管办分离原则,委托设立运河文化投资与营运公司,负责实施保护监测、开发利用和营运管理
5.加快重要节点建设,培育更多精品亮点
我市大运河加上市河支线水系,构成了近百公里的文化时空长廊,有好几十个节点。把这些点建好了,做大了,扮靓了,就能串珠成链。我们建议,以现有精华地段为起始段,分期分批滚动开发
一是特色历史文化街区。重点有四处,青果巷、南市河、篦箕巷和大观楼。这几块金字招牌,是运河之魂,也是名城之窗。其中青果巷修复已接近完工,以名人、名居、名宅见长的南市河,目前已规划到位,建议尽快启动实施。篦箕巷需要重塑,建议由政府统一收回现有房屋,重点挖掘篦箕巷、御码头、毗陵驿等历史文化底蕴,增加游船码头、非遗产品及非遗传承人的作坊等,着力打造我市运河文化最有看头的看点。大观楼是常州“三吴重镇,八邑名都”的标志性建筑,被誉为“三吴第一楼”,是我市大运河历史的重量级地标。该节点的开发只能借助景区、餐饮文化街区和住宅街区综合开发的模式。虽然早?007年该地块就发布设计招标,但至今还停留在钟楼区城市土地推介名单上。建议市、区两级相关部门积极探索,或通过制订合理的倾斜政策,鼓励有实力的开发商积极竞拍,早日启动重建。若资金压力太多,则建议地块“留白”,以待日后作画
二是“运河人生”、“枕河人家”市井风貌区。建议重点开发西直街、西仓桥、米市河、豆市河地段。这是一段难得的“原真性”文化生态区。除了有相当数量的历代运河民居、大宅院和老旧厂房外,还有被称为常州都江堰的石龙嘴,如能修旧恢复,并增添会馆、作坊、典当、米市等旧时行当,与苏州山塘街有得一比
三是文创品牌示范区。以运河五号为示范点,采用政府主导、社会资本参与的方式,利用工业遗存旧厂房改造成众创空间、文创街区等新载?推出一批有特色、有口碑的文创品牌
四是枕河住宿酒店区。如民丰窑地段,采用政府统一征收或整体长租、社会招标、委托经营、居民参股的形式,打造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高档民宿或酒店
五是特色夜市综合体。如南港地段,可发挥夜排档、皮划艇、广场舞等特色,重点打造集美食、体育、游乐、民间文化于一体的夜市消费区
6.充分挖掘运河文化内涵,讲好常州运河故事,擦亮大运河的“常州品牌”
一是成立包括历史、文化、民俗、古建等各方面专家参与的智库,深入挖掘和全面梳理文化资源,提炼常州运河的地方特色,整理收集与大运河有关的风情民俗、诗词歌赋、名人典故等非遗资料,做好编纂、出版、发行工作。二是利用沿岸不同时代的建筑遗存,结合常州动漫产业,形成涵盖文字、图像、动画的动态数据库,打造开放式运河展示馆。三是积极举办弘扬运河文化的论坛、节庆、庙会等活动,定期举办运河文化旅游节和产业博览会,集中宣传常州运河文化。四是建立对外宣传平台,精心设计代表常州大运河的整体形象,打造具有我市特色的品牌商标
7.精心设计精品游线,叫响《来常州,走大运,常走大运》的旅游口号
首先先声夺人,叫响我市大运河文化带的旅游口号。我们建议,把《来常州,走大运,常走大运》作为常州运河文化带的旅游口号。这个口号一语双关,寓意吉祥,而且与我市原有口号“常州常州,常来走走”一脉相承,彰显常州特色。其次,在原有线路的基础上,精选更多水上旅游精品路线:一是积极筹备推出串联青果巷、南市河历史文化街区以及天宁寺、东坡公园等传统招牌景点的古运河(市河)水上游路线。该线路精致小巧,江南韵味十足,尤其是可大做苏东坡的文章,但沿线部分桥梁管线低矮,建议抓紧调整。二是将目前已有的中段游线向东西扩展,东线延伸至圩墩公园一线,西线延伸至米市河、大观楼一线;三是进一步改造、完善和提升我市原有的“三河三园”线路,把旅游路线拓展到整个运河水系;四是积极筹划和开辟我市“大运河——关河”环城水上巴士线路
8.文化担当,资本助力,为我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归元聚气
一是筹划设立常州市级专项基金,作为政府引导资本,初期规模在亿左右。二是成立市级运河文化保护与运营发展公司,具体负责大运河文化沿线的土地开发利用、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和项目运营管理。三是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管,社会参与,居民入股”的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盘活开发建设资金,也可以尝试居民入股
从创建旅游明星城市的视野看,大运河文化带既是不可或缺的核心板块,更是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城市的助推器;从文创产业发展角度说,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我市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契机,也是实现城市优势再造的历史机遇。只要全市上下戮力同心,就一定能讲好大运河文化的“常州故事”,唱响大运河文化的“常州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