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td> 首页>>委员履职>>社情民意>> 内容
?0 关于推进我市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建
发布日期?018-05-21 浏览次数9span id='hits'>字号:〕a href="javascript:czfxfontzoom(16)">?/a>?/a>導/a>〖/td>
  市政协委员田泽、刘永坚等反映:2017年是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成立,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列入十九大报告并写入党章,军民融合工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018年,伴随各省军民融合领导机构全面组建,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将加速进入实质性的执行落地阶段、br />   近年来省内各地也踊跃参军,积极融入军民融合示范区建设。目前,全省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保密资格认证的民用企业已?60余家,进入军用物资采购动员供应商名录企业?00多家,居全国前列,一批批军民融合示范区基地在苏南地区迅速展开。然而面对我国军民融合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与需求,与省内兄弟城市相比,我市却显得有些滞后:民参?rdquo;热情高,但苦于门路难寻;军转?rdquo;市场广,却仍存在体制机制束缚。虽然我市已有一批企业正与军工企业对接并提供相关产品,为国防工业提供配套服务的企业数量已?0余家。但有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不知?ldquo;民参?rdquo;?ldquo;?rdquo;在哪里,进入门槛有多高,部队的产品需求是什么,也不了解在这些方面如何及时有效地得到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因此,强抓军民融合发展机遇,大力引导企业跨越门槛,参与到军民融合、国防建设中来,是我市当前应重点考虑的问题。为此建议:
  1、加强组织对接,重视顶层设计
  推动我市军民融合发展,首先政府要重视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建立军民融合专门机构和日常工作机制,对产业板块、具体企业给予必要的指导。对接的具体工作包括:组织辖内企业赴京与央企中的军工企业、军方对接,组织驻常军队表来我市管委会与辖区内企业家座谈交流,组织国资委负责军工央企的领导、军方领导开展专家讲座、和军工研究所开展产学研究对接,协助辖区内企业申请军工三证等等。加强我市民营企业与军工企业、军工院所的沟通和了解,以创建促发展,促进体制规范、促进产业集聚、br />   2、搭建我市军民融合发展的平台和示范区
  成立军民融合产业园和示范园区,承担我市军民融合项目的招引服务功能,并申报创建省、部级示范园区。示范区建设应坚?ldquo;问题牵引、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rdquo;的理念,平台应充分发挥我市制造业优势,开展军民融合产业有效对接、br />   3、切实精准定位我市军民融合发展的主导产业
  确定我市军民融合、军地合作的主导产业,以高端装备、轨道交通、智能制造、智能电网、石墨烯新材料、数控设备等为主导产业牵引,构建我市的国防交通体系、装备制造等配套体系的双产业链,形成我市自身的军民融合产业特色,与其他地区进行错位竞争、特色发展、br />   4、构筑开展军民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氛図/strong>
  政府应进一步构建有利于军地合作科技研发、军民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例如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促进各类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军民科技创新资源的融合;构建示范园军民融合创新模式,促进民参?rdquo;,推?ldquo;军转?rdquo;。可出台《军民融合协同发展支持资金管理办法》,设立军民融合发展产业基金,在项目立项、用地、用工、研发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为我市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br />   同时,在企业家和党政机关干部中营造好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氛围。请辖区内的军民融合先进、先行企业进行现身说法、传经送宝,对其他军民融合企业和有参军意向的企业,讲收获,讲政策、讲方法、讲路径、讲体会。通过微信、报纸、电视等媒介开展典型宣传,在我市掀起一个宣传军民融合、鼓励军民融合的高潮、/span>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03-2017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hangZhou Committee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5003616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