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td> 首页>>委员履职>>社情民意>> 内容
?6 江苏在长江经济带战略中应谋求产业发展新作
发布日期?016-09-02 浏览次数9span id='hits'>字号:〕a href="javascript:czfxfontzoom(16)">?/a>?/a>導/a>〖/td>
  民革常州市委赵凯反映9/strong>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长江沿线各省市的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目前,长江沿线各省市均围绕2014年《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影响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产业发展,长江沿线省市谁先实现产业的合理布局和优化发展,谁就抢先抓住了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更多机遇。江苏位于长江下游的长三角地区,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程度最高的区域,理应成为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龙头,然而我省在如何抓住长江经济带发展机遇,实现新一轮腾飞上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全省产业发展规划缺位。除江苏外,长江沿线?0个省市均制定了各自发展规划,如贵州着手制定乌江经济走廊发展规划,云南编制金沙江黄金水道综合交通专项规划,湖南与广西签署进一步深化桂湘合作框架协议,江西出台全面扩大开放、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升级的意见,上海以铁路、航空、水运等交通为抓手重点加强与苏、皖、滇、鄂等长江沿线城市的快捷联系。而目前我省仅?014年出台了交通运输现代化规划纲要,对于产业布局等发展规划略显滞后、br />   二是全省产业布局发展内外皆忧。而如何实现产业合理布局和优化发展,将直接决定未来江苏在长江经济带中能否处于领先发展的地位。产业布局同质化是江苏现阶段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从外部来看,仅长三角地区,江苏就与浙江、上海有制造业、化工等8个产业相同,而占苏浙沪比重最大的12个制造业部门中,苏与浙、沪又有8个相同,同时苏浙沪又均将汽车、石化、电子信息等产业定为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从内部来看,江苏沿江8个城市就?0多个化工园区(集中区),?0%分布在沿江两岸,几乎都是以精细化工为主导,基本化工原料、新型化工材料、生物化工等并存的产业结构、br />   三是全省区间联动与协调发展机制不完善。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努力下,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有所改观。例如苏南的苏锡常发展已有梯队差距,苏中的南通、淮安已成为经济发展新秀,苏北的徐州、盐城也成为新的增长极。但在全省层面,缺少统一有效的区域联动与协调发展机制,省内城市间的联系过于松散,资源、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难以快速流动和有效整合,导致全省整体合力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江苏在长江经济带战略发展中谋求更大的作为、br />   为进一步抓住长江经济带发展机遇,实现江苏新一轮腾飞,建议9br />   1.统筹全省产业发展规划,增强产业布局合理性。立足全省省情和资源禀赋特点,对接国家产业发展布局,从我省在长江经济带的区位优势整体角度出发,成立具有实质性、权威性的省级统一协调管理机构,统筹规划全省产业布局,制定全省产业发展指导意见(2016-2020)等,做到超前性与可持续性;同时,兼顾各市现有发展规划,避免城市间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加强规划立法,各城市的后续产业规划要服从全省规划,不可相悖、br />   2.加快推进全省产业转移和升级。明确全省走高精尖的产业发展方向,加快实现产业的有序转移和产业升级。产业转移应注重省内南中北的梯度转移,也注重省外周边及长江中上游的纵向转移,尤其是落后产能相关产业的省内调整,如加快长江沿岸化工产业调整,实现长江沿岸的绿色发展。产业升级应注重通过财政、税收和适当的行政指导等手段,合理干预和引导城市资源向新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产业配置,逐步提升全省产业层次、br />   3.尽快完善全省城市间利益协调和经济发展机制。建立由省政府主导的全省经济产业带发展小组,着力加强省与市、市与市之间的利益协调和经济发展机制,重点加快全省产业合理布局和优化升级的进程,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所作的产业调整,保证全省产业规划布局和各项政策措施顺利实施。同时,应注意避免干预各辖市区的内部事务,引导和鼓励辖市区因地自主发展特色产业,着力推动全省区域产业联动发展和合作发展,全面提升江苏产业科学发展水平、/span>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03-2017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hangZhou Committee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5003616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