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一”样板先行,让群租房整治有样可循
发布日期?020-06-12 浏览次数9span id='hits'>字号:〕a href="javascript:czfxfontzoom(16)">?/a>?/a>導/a>〖/td>

近日,位于常州市钟楼区邹区镇安基村王家塘1号迎来了20多位“特殊”的参观者,他们这里敲一敲,那里摸一摸,时不时还用手机拍照。原来,这是钟楼区公安局组织集中参观该村打造的群租房样板房、/span>

据悉,钟楼区邹区镇现管辖面积25.31平方公里,常住人叢span>2万余人,流动人口却有10万余人,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群租房数量较为庞大,消防、治安压力都很大、/span>

今年以来,该镇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成立“镇政府-派出所-村社区”三合一群租房安全整治攻坚行动专项领导小组,充分运用“大数据+网格匕span>+铁脚板”的基层治理方法,经多方探索,该镇从人防、物防、技防着手,实行“六个一”措施,使群租房的设施有了统一标准,打造出群租房“样板间”、/span>

一张标识牌,看清房屋信?/span>

来到王家塗span>1号一家“群租房”样板户,记者注意到,门口的墙上贴着“邹区镇居住房屋出租标识牌”,标明了户主姓名、房屋性质、出租间数、出租面积、核定人数、驻村民警姓名、村网格员姓名、安全责任书等。进入大门,墙上公示着出租房屋居住人员信息、房屋出租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房屋出租治安消防责任书等、/span>

邹区派出所副所长殷俊介绍:“改造群租房的初衷,是为了群租房的治安管理。我们推出‘人性化服务、契约化管理’的新模式,主要从制度规范、硬件升级两个方面入手,来保证房屋底数清、房屋结构清、租住人员清、安全隐患清、违法租赁情况清。“/span>

一个充电桩,改善电动车停放问题

群租房的住户骑电动车的较多,电动车火灾事故隐患也较大,因此,明确电动车停放点,集中设置自动充电、定时断电的智能充电桩,是从根源上杜绝火灾隐患的好办法、/span>

“这里充电位置充足,而且大棚可以遮风挡雨,我上班距离远,几乎每天回来都要给电动车充电,现在不用自己从家里拉电线,确实方便了很多。”租住在此的外来务工人员小王对新设置的充电桩表示非常满意、/span>

一张门禁卡,理清人员情冴/span>

将门禁卡在门前轻轻一放,“滴”地一声,楼道门应声而开。“这‘智能门禁’,它就像一个‘保安‘span>24小时守护在我们的家门口。”群租房房东戴先生说道,“之前房门锁简易,利用蛮力便可撞门而入,经常有房客向我反映东西被偷了。现在好了,偷盗案件和矛盾纠纷也减少了,我们省心多了。“/span>

据悉,“智能门禁”采取一人一卡的模式,将门禁办理与流动人口居住登记工作相挂钩,变“被动登记”为“主动登记”,通过门禁卡的办理,推动了流动人口信息的登记和精准化比对。实现群租房和居住人员底数清、情况明,群租房登记率达100%,租住人员信息登记率?span>95%以上,安全管理基础工作明显加强、/span>

一套灭火器,保障租户安?/span>

“我们家总共14个出租房间,目前月span>20名外来务工人员租住在这里,其中一些是老租客。”房东戴先生指着新添置的设施设备激动地说,“现在每个房间都有干粉灭火器,还配备了独立式感烟探测器,电线也排布得整整齐齐。虽然整改过程有些麻烦,但整改结果让家人和租户都叫好,大家都说住的舒适又安心。“/span>

“今平span>1月第一次检查的时候,这里共居住了40多人,人员拥挤、消防设施不全等问题十分突出。“/span>

邹区派出所社区民警老余介绍,“如今,经过多次上门检查整改督促后,居住人员减少了近一半,消防设施、乱接的电路线路以及租客的安全意识等都有了较大的改善提升。“/span>

一盏指示灯,照亮归家路逓/span>

应急疏散指示标志灯(即安全出口指示灯)和应急疏散照明灯是为了人们通往安全地带的一种指示工具,当出现紧急情况时,如地震、失火或电路故障引起电源突然中断,它会指示人流疏散的方向和紧急出口的位置,保证安全出口畅通,防止造成发生群死群伤的事故、/span>

一个微信群,传递满满能野/span>

此外,社区民警还通过建立“群租房整治交流”微信群的方式,通过发布预警、典型案例,向辖区房东、租客宣传群租房的认定标准、排查整治重点、违规群租的危害,正面引导房东、房客和关联群众积极参与整治,有效形成除隐患、保安宁的共识,进一步提高责任意识和政治站位,确保各项部署第一时间得到落实、/span>

据悉,下一步,常州市钟楼区将以王家塗span>1号为样本,将所有群租房统一“标配”,打造更安全、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span>



常州长安 备案号:苏ICP?5003616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政法委员会 联系邮箱:webmaster@czshgl.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