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span> 寒潮'span>coldwave)是指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南下,造成沿途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这种冷空气南侵过程达到一定强度标准的称为寒潮、span> 寒潮是一种大型天气过程,往往引发多种严重的气象灾害。由于寒潮出现的地区和季节不同,其强度和危害也不完全一样,但它带来的灾害性天气对工农业生产和百姓日常生活的影响通常都很大,对农业、牧业、交通、电力、甚至人们的健康都有比较大的影响。寒潮天气的影响广泛,造成的灾害也比较严重和多样化,有些灾害是寒潮天气直接造成的结果,如风灾、霜冻害、寒害、道路结冰和积雪等,有些是间接引发的,如低温冷害、空气质量下降等、span> 二、特炸span> 寒潮爆发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下具有不同的特点。在西北沙漠和黄土高原,表现为大风少雪,极易引发沙尘暴天气。在内蒙古草原则为大风、吹雪和低温天气。在华北、黄淮地区,寒潮袭来常常风雪交加。在东北表现为更猛烈的大风、大雪,降雪量为全国之冠。在江南常伴随着寒风苦雨、span> 三、标凅span> 寒潮在气象学上有严格的定义和标准,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寒潮标准是不一样的、span> 例如中国中央气象?span>2006年制定的寒潮的标准是9span> 标准1:冬半年引起大范围强烈降温、大风天气,常伴有雨、雪的大规模冷空气活动,使气温在24小时内迅速下降达8℃以上的天气过程、span> 标准2:冬半年大规模冷空气活动,常引起大范围强烈降温、大风,常伴有雨、雪的天气、span> 标准3:冬半年引起大范围强烈降温、大风天气,常伴有雨雪的大规模冷空气活动、span> 标准4:冬半年自极地或寒带向较低纬度侵袭的强烈冷空气活动、span> 标准5:冬半年引起大范围强烈降温、大风天气,常伴有雨、雪的大规模冷空气活动、span> 四、成囟span> 冷空气的源地主要在:①新地岛以西洋面上。②新地岛以东洋面上。③冰岛以南洋面上、span> 位于高纬度的北极地区和西伯利亚、蒙古高原一带地方,一年到头受太阳光的斜射,地面接受太阳光的热量很少。尤其是到了冬天,太阳光线南移,北半球太阳光照射的角度越来越小,因此,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热量也越来越少,地表面的温度变得很低。在冬季北冰洋地区,气温经常?nbsp;-20℃以下,最低时可到-60℃—?nbsp;-70℃、span>1月份的平均气温常?span>-40℃以下。由于北极和西伯利亚一带的气温很低,大气的密度就要大大增加,空气不断收缩下沉,使气压增高,这样,便形成一个势力强大、深厚宽广的冷高压气团。当这个冷性高压势力增强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像决了堤的海潮一样,一泻千里,汹涌澎湃地向中国袭来,这就是寒潮。每一次寒潮爆发后,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就要减少一部分,气压也随之降低。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冷空气又重新聚集堆积起来,孕育着一次新的寒潮的爆发、span> 五、中国的寒潮入侵路径 入侵中国的寒潮主要有四条路径9span> (1)西路:从西伯利亚西部进入中国新疆,经河西走廊向东南推进; (2)中路:从西伯利亚中部和蒙古进入中国后,经河套地区和华中南下; (3)东路:从西伯利亚东部或蒙古东部进入中国东北地区,经华北地区南下; (4)东路加西路:东路冷空气从河套下游南下,西路冷空气从青海东南下,两股冷空气常在黄土高原东侧,黄河、长江之间汇合,汇合时造成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接着两股冷空气合并南下,出现大风和明显降温、span> 六、不利影哌span> 1、寒潮造成的大面积降雪 2、大风对交通影哌span> 3、雨凇对交通影哌span> 4、雨雪冰冻对交通影哌span> 5、寒潮造成的供电线积雪结冰 七、有利影 1、寒潮有助于地球表面热量交换、span> 2、寒潮是风调雨顺的保障、span> 3、寒潮还可带来风资源、span> 八、预警信叶span> 根据中国气象局、中央气象台亍span>2010年发布的《中央气象台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办法》,寒潮预警信号分为橙色预警、黄色预警、蓝色预警三级、span> 橙色预警 预计未来48小时2个及以上?span>(区、市)大部地区平均气温或最低气温下陌span>16℃以上并伴有6级及以上大风,长江流域及其以北一半以上地区平均气温或最低气温将下降12℃以上,冬季长江中下游地匹span>(春、秋季江淮地匹span>)最低气温降臲span>4℃、局地降臲span>2℃以下、span> 黄色预警 预计未来48小时2个及以上?span>(区、市)大部地区平均气温或最低气温下陌span>12℃以上并伴有5级及以上大风,长江流域及其以北一半以上地区平均气温或最低气温将下降10℃以上,冬季长江中下游地匹span>(春、秋季江淮地匹span>)最低气温降臲span>4℃以下、span> 蓝色预警 预计未来48小时2个及以上?span>(区、市)大部地区平均气温或最低气温下陌span>10℃以上并伴有5级及以上大风,长江流域及其以北一半以上地区平均气温或最低气温将下降8℃以上,冬季长江中下游地匹span>(春、秋季江淮地匹span>)最低气温降臲span>4℃以下、span> 九、防徠span> (一)个亹span> 应加强天气预报,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 1、当气温发生骤降时,要注意添衣保暖,特别是要注意手、脸的保暖、span> 2、关好门窗,固紧室外搭建物、span> 3、外出当心路滑跌倒、span> 4、老弱病人,特别是心血管病人、哮喘病人等对气温变化敏感的人群尽量不要外出、span> 5、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疲劳、span> 6、提防煤气中毒,尤其是采用煤炉取暖的家庭更要提防、span> (二)农丙span> 1、由于冷空气来时风力较大,棚架设施应注意加固,防棚架倒塌或大风掀开棚膜加重冻害,并做好温湿调控、span> 2、油菜、绿肥及低洼地段的柑橘园等应注意清沟排渍,防积水结冰加重冻害;叶菜类蔬菜可用稻草覆盖,减轻冰冻危害、span> 3、蔬菜或花卉大棚加盖草垫、双层薄膜等保温材料,提高棚内温度、span> 4、家禽家畜等养殖户做好禽畜棚舍的防寒保温工作,家禽养殖棚内还应该增加光照时间,以增加产蛋率;水产养殖池注水调温,并适当减少投饵量、span> (三)交這span> 1、要加强监管和预警。各单位要加强应急值守,加强监管和预警,充分利用现有的监控手段,加强对寒潮大风影响水域船舶的监控,及时提醒有关涉水单位、施工企业做好防抗准备; 2、要重点部署、周密安排。各级海事部门尤其要对“四客一危”船舶、运砂船、无动力船舶、施工作业船舶和锚泊船进行重点排查,严把适航关,要提醒海上渔船、养殖渔排进港避风;救助局、飞行队要合理重点安排动态待命船舶,加强在重点航道、事故多发区、受风严重水域的值班待命工作;航道部门要加强对航道的安全管理,保证航标灯等航道设施实时适用性;港口管理部门要督促港口企业合理安排港口作业,避免大风、降温可能引发的大型设备毁坏事故、高空构筑物坠落和室外作业人员冻伤事故的发生:span> 3、要注意应急联动。不仅要发挥交通运输系统各单位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又要联合相关气象、海洋、渔业部门共同做好防御工作,形成防抗寒潮大风的合力、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