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日,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徐林驱车前往绍兴市调研,这一周,该局官员都赶赴各地市调研,主题是反腐倡廉、亡羊补牢。绍兴和台州是浙江省11个地市中尚未发现安监腐败案的地市
2006年至今,浙江省安监系统腐败案频发,已?5名官员被纪检检察机关查处。截止到9?8日,温州市、嘉兴市分别?0人和17人涉案。观察人士估计,这一数字还会扩大
引爆浙江省安监系统反腐风暴的源头是钼矿开采。在青田县的钼矿开采中,两年时间先后有19名政府官员落马,目前这些官员大多已判刑
浙江鑫鸿钼业有限公司、青田县上横坑钼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是这场反腐风暴源
钼矿是稀缺资源,近年来,钼矿精每吨价格由两万元飙升十余倍,但仍供不应求。暴利驱使矿主疯狂开采,伤亡事故也接连不断。按照国家规定,发生死亡事故的矿山必须先停产整顿
钼矿一天的采矿利润?00多万元,若发生事故,最高可?0万元罚款,也可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矿主不怕罚款,就怕停业整顿,停业一天意味着巨额利润损失
钼矿主有这样的比喻:“炸药比饭还重要,没了饭还可以坚持半天一天,但没了炸药,企业就得马上停工。”于是,与安监、公安等政府官员搞好关系,成为钼矿主的首选。这其中尤以金鑫、上横坑两钼矿为甚
这两家企业都曾位列丽水市工业企业50强?004年,鑫鸿公司在停产期间擅自采矿,导致两人死亡?005 ?月,公司总经理送给丽水市安监局副局长戴蔚、党组成员李英谦各两万元,当?月鑫鸿公司即获验收合格报告得以恢复生产
但不过半年,鑫鸿公司再次发生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死?人重?人。浙江省政府成立联合调查组前往现场调查,时任浙江省安监局矿山处副处长的陆平任省联合调查组主要负责人
鑫鸿公司董事长陈金海获悉陆平住在青田县某山庄,就赶到陆平住处送上5000欧元。之后,陈金海又赶到杭州,打电话把陆平请到他下榻的宾馆里,先后送给陆平20张购物卡
此前,陈金海早已与陆平沆瀣一气?004年底,陆平在杭州就收了陈金海价?000元的青田石雕一个?0 05年夏,陆平家里搞装修,陈金海送给陆平一?7英寸的平板电视机
陈金海的功夫没有白费,在陆平的关照下,这起事故的调查很快了结
而上横坑公司董事长陈某也与青田安监局局长叶永毅打得火热?006年春节前的一天晚上,陈某来到叶永毅家,将两万元人民币?000欧元交给叶。第二年春节前,陈某又给了叶永毅同样金额的红包
比饭还重要的炸药管理者公安机关也是钼矿主们公关的重点。当地派出所掌握实权的警官也很快与他们称兄道弟
2006年底?007年年初,丽水市纪委和检察机关根据群众举报,将丽水市安监局副局长戴蔚、党组成员李英谦、矿山安全监察处处长伍汝兴立案调查。紧接着,办案人员发现涉案人员还涉及青田、松阳等地
2007年底,检察机关抓获了闻风而逃的鑫鸿董事长陈海平和上横坑董事长陈某,从中挖出了这个腐败窝案,共有 19名政府官员被绳之以法。其中带出了浙江省安监局一名调研员、科技规划处处长冯顺根、矿山安全监察处的副处长陆平以及综合安全监督管理处一名副处长受贿案,涉及省、市、县三级安监官员10名
青田县国土资源局原副局长卢某、青田县黄垟乡原乡长占某、青田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副大队长、派出所长、教导员、民爆专管员等也名列其中
冯顺根的落网,牵出浙江省各地安监系统腐败窝案串案。到2008??8日,浙江省安监系统共?5人涉案,除了绍兴、台州尚未发案外,其中温州市安监官员?0人涉案,嘉兴?7人涉案。宁波、杭州、湖州分别有8人?人和两人涉案。这67人中,只?人是办事人员,其余均是中层以上干部。一把手占一半多
?008?月,青田钼矿腐败窝案?名官员包括青田县安监局原局长叶永毅均被法院作出有罪判决,除一人因罪行轻微被免予刑事处罚外,其?人均被判??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一张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00万元
?008??日浙江省安监局原危化处处长冯顺根的判决中,法院认定冯顺根在办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或经营许可证过程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受贿50万余元。冯案暴露了安监系统在行政许可审批环节上的隐患
按照行政许可法规定,浙江省安监系统负责实施的行政许可项目?8项,其中,由浙江省安监局负责实施的就? 0项
浙江省纪委相关人员表示:“这些行政许可项目,有的属于稀缺资源,有的属于特许经营,有的属于行业垄断。少数安监干部利用手中掌握的审核、审批权收受贿赂。
目前浙江省共有矿山企业、危化生产和经营企业、烟花爆竹经?批发)企业和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以及培训中介机构近两万家。这些企业的许可证都由浙江省安监局审批
生产经营者要想拿到许可证,就必须打通县、市、区的报批环节,最关键的是拥有最终审批决定权的浙江省安监局
这种情况在烟花爆竹经?批发)许可证的核发上尤为突出。根据浙江省有关规定,每个设区的市不超过3张,其他县级地域不超过两张,而且有效期只?年
在温州、嘉兴等地,烟花爆竹经营(批发)许可证转让费惊人:三年是600万元。老板们为了拿到许可证,不惜花重金托关系、找门路,攻克掌握实权的领导干部
烟花爆竹经营(批发)资源权在当地政府,而审批权在安监局,由各县、市向省报批,经营者要打通这三个环节,其中最关键的是省安监局危化处。因此,作为危化处长的冯顺根自然成为行贿者公关的重点。他也是浙江省安监局落马?名正副处长中受贿数额最大的
据统计,在安监系统贿赂案中,涉及安全许可证办理的约占75%。浙江省安监局矿山处副处长陆平、丽水市安监局副局长戴蔚、办公室主任李英谦、矿山安全监察处处长伍汝兴、松阳县安监局矿山安全监察科科长等5名干部,均在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中收受贿赂,行贿人涉及青田、松阳、遂昌等地的10余家企业
安监官员被贿赂后,在执法中也就眼睁眼闭,导致事故频发
2005?月,宁波市北仑区成林采石场发生死?人事故,北仑区安监局助理调研员和综合监管二科副科长前去调查时,采石场老板林水根送给他们每人1万元。他们拿到钱后,执法尺度马上放宽,在采石场未落实整改措施、排除隐患情况下,就同意恢复生产。结果当月,采石场又发生3?伤的重大事故
安全评价成了暴利行业
在浙江省安监系统,推荐介绍安评业务,收取回扣已成一种潜规则
按照国家法律规定,企业生产使用危险化学品,必须经过具有相应资质中介机构的安全评价,并由中介机构出具安全评价报告。该报告是安监部门对企业核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重要依据
如果没有安评报告,企业就拿不到安全生产许可证。因此,安全评价逐渐成了一个暴利行业。一家小油漆店安评就要收?000元。行业的潜规则就是要给安监部门一定数量的回扣
嘉兴市天正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运?年多的安评机构,一年的业务?50万余元,净利润高达200多万元,而给安监系统的回扣就占一半的利润。当地的一名安监官员在一次饭后,剔着牙对公司老总说:“如果你觉得吃亏,我们可以另找一家安评机构。
鉴于安评机构的暴利,安监官员千万百计从中抽利。有的入干股,有的以亲属名义入股。嘉兴市天正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有4名“暗股东”是安监官员或其亲属。温州市安监局原局长在温州创安公司?0%的股份,却不出一分钱
安评机构要想顺利通过资质评审,就向安监系统相关人员行贿。温州市创安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通过向苍南县安监局领导行贿,拿到了苍南县绝大部分企业的安评业务
一些掌握实权的安监官员每逢过年过节就忙得不亦乐乎,收受礼金礼卡礼券成风。一位涉案安监官员说:“收礼已习以为常、公开化了,到底有多少次?收谁的?每次多少?已经多得记不清了。
两三年的新队 大面积腐?/strong>
在所涉案的安监官员中,除了个别有索贿行为外,绝大多数是日常与企业主往来中收受贿赂的,而且每次金额并不大,最少的只有1000元
“从查处的腐败案件来看,是典型的‘温水煮青蛙’效应。”浙江省安监局纪委书记蒋志法对《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说,“许多安监干部并非吃拿卡要,而是与企业老板吃吃喝喝、讲朋友义气中不知不觉丧失了警惕和原则。行贿者为求得办事和申请许可上方便关照,所谓的感情投入因素居多,占整个受贿数的81%。
浙江省安监局成立?004年,全省各地安监局全部运转始于2005年,这支仅有两三年的新队伍为何发生如此大面积的腐败窝案呢
在蒋志法看来,这支队伍成立之初就先天不足,他们来自各乡镇和其他政府部门,专业素质跟不上,人员少却任务重
许多基层安监干部抱怨待遇相对低,怕安全生产出了事搞责任追究
蒋志法分析,一些安监干部得过且过,很容易被利诱,最终丧失原则,沦为行贿者的工具
浙江省纪委相关人员认为,制度机制不健全、监督管理不到位是安监系统腐败案普发的主要原因。“行政许可和行政监察不分离,安监干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执法监察有时就流于形式,走过场。一人多职,工作流程缺乏监督,许多工作由一人做到底,达不到阳光操作。
浙江省安监系统运?年来,一直没有设立专门的纪检监察机构
蒋志法说,相关的法律法规已滞后,《安全生产法》规定,发生问题第一次只能告知整改,不能马上处罚。而事故的发生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可能发现时就危机四伏了
“按照《安全生产行政许可条例》,所有的行政审批由国家总局委托省局审批,导致权力过于集中,容易被腐蚀拉拢。像冯顺根,全省所有的危化企业许可证审批都集中在他一人身上,很容易出事。
浙江省安监系统腐败窝案串案发生后,浙江省安监局会同浙江省纪委监察厅认真剖析,研究加强监督、健全制度的防范措施
浙江省安监局已对重要岗位工作人员定期进行轮岗交流。实行重大行政处罚案件案审会集体讨论制度,重大案件由案审会集体讨论决定。所有的办审事项纳入省政府电子监察系统阳光操作
浙江省安监局局长徐林要求大胆创新,权力下放,减少审批程序。在全系统开展“干净做事,重塑形象”的大讨论和专题教育活动
8月,浙江省安监局纪委监察室成立,并配备了两名专职干部。各地纪委监察室也按要求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