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是短雨季,多云的天气里阵雨时断时续。全队早早用过早餐整装待发,将预先准备好的药品及器械搬上汽车。大厨老朱一早便备好了中午的干粮,炸麻花、刀切馒头、茶鸡蛋及咸菜、纯净水。护理部主任MOZA和FADUMA作为院方代表,下周即将退休的DHMT(district health medical treatment)头MOHAMUD是领队,OMAR身体恢复很好,作为我的助手一同前往,还有骨科STAFF,医院眼科医生AMURU,义诊中因病人太多,还唤来了我们医院药房一位年轻药师协助发药 义诊地点KANGANI医院距离我们医院10多公里,?0分钟车程,途中经过刚刚结婚的我年轻助手ALI家。医院很小,一共才两间矮平房,墙上较多的裂缝在国内绝对是危房。却承担着三个村落的医疗服务,KANGANI、MJIMBINI、KUKUU,总人?2224,男?959人,女?265人。一下车便看到很多百姓聚在诊室门口,闻讯有中国医疗队前来,心急的村民早早就排好了队。顾不得太多,大伙立即投入工作,落座于医院工作人员安排好的各自诊疗房间,连走廊也成为临时诊室和药房,内科、五官科、普外科、骨科、儿科、妇科及眼科,同行的MOHAMUD、MOZA、FADUMA也积极充当内科、普外科、儿科和妇科的助手,剩下的麻醉师、放射医师和厨师则帮着发药、照相及录像等,各司其职,忙得不亦乐乎。诊室门口村民越聚越多,衣衫褴褛和光脚丫显示出贫困的家庭条件,以妇女和小孩居多,坐满了走廊和台阶,并不喧哗吵闹,随着喊到的名字有序进入诊室,在一旁安静等候,眼神里充满期待。在助手的帮助下,大伙详细询问着病情,认真查体,耐心地不断解释,在有限的药品中发出合适的配药,交代清楚具体的用法用量,力求让每一位患者满意而归。离去的病人招来了更多的村民,有坐着牛车来的,骑自行车来的,较多的是抱着牵着小孩步行而来。桌上的病历本堆起了小山,尽管队友顾不上擦拭额头的汗珠,一味埋头苦干,连续着一个接着一个,却丝毫没有减少的趋势,诊室门口被村民围得水泄不通,进出都很艰难。喊号、分诊、查体、诊断、处方、发药,每一个环节紧密连接,有条不紊,忙却不乱,各自力求较快的速度完成手头的工作,药品拆整为零,滴耳液用青霉素小瓶分装,尽可能多满足聚集的每一位病人,病人脸上满意又感激的表情是我们最大的满足 不知不觉中抬起头来,已过了中?2点,不争气的肚子也闹起了意见,暂停手头的工作,轮流到车上喘口气,顺便就着纯净水和干粮完成中饭。稍作休整,继续投入紧张的战斗,直至带来的药品悉数见底,连着当地医院临时补给的药物也消耗殆尽,病人依旧没有减少,当地医院的一位护士也赶着坐下趁机请我看起病,听完她的描述我诊断为鼻窦炎,递上相应的用药 空中又飘起雨滴,带着一丝遗憾,我们只得草草结束义诊,面对如此实实在在缺医少药的非洲普通百姓,就我们的绵薄之力是远远不够的,而内心那份对中国医生的敬畏之情,令我们印象深刻,也将成为我们以后援外医疗工作的动力?nbs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