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七,今天是人日。一大早就有一位老同志在微信里给笔者发来一首元末明初胡奎写的《人日》诗,“自笑百年浑自醉,不知今日始逢人。朝来净洗醒时眼,一一从头看好春。”遇到人日了,诗人很高兴,情不自禁地挥毫写诗,以抒发心中诸多感慨 古代相传农历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想想也是,没有那些动物的辛劳甚至牺牲,人何以为人?小时候印象深刻的是,大年初一,母亲总是早早起来,打开鸡窝门,将一葫芦瓢稻谷洒在地上,让鸡一早就吃个饱。母亲边洒谷子边说,今天是鸡日,要让鸡吃好点。后面的狗日、猪日等,母亲依例操作。现在想来,母亲的这种做法叫不忘本,正因为有这些家禽家畜和大型力役动物的陪伴与付出,人类才能顺顺当当地走到今天 人日更思以人为本。明天就是春节长假结束后的工作日了,我们要把民生实事一件一件办好。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家家户户都盼着孩子能有好的教育,老人能有好的养老服务,年轻人能有更多发展机会。这些朴实的愿望,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要一起努力,不断提升社会建设和治理水平,持续营造和谐包容的氛围,把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话说得非常朴实,也说到了老百姓的心底里。新征程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呈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我们要聚焦小切口,护航大民生,服务的供给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从侧重量的积累转向重视质的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做大“蛋糕”的同时,要进一步分好“蛋糕”。要进一步发挥初次分配中市场化机制的决定性作用,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医疗、住房、养老、教育、社保……在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改革力度持续加大,不断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特困人员救助、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加大对残疾人生活补助力度、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兜底线、织密网,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同时,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曾在北周、北齐为官,后又入隋的诗人薛道衡曾作有《人日思归》一诗,“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诗人“思”到了哪些内容?也许是宦游的苦楚,也许是离家的思念,也许是对未来的憧憬。今人与古人是一样的,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 过去在人日这一天,在苏中、苏北地区,当有送火把的习俗,用作物秸秆绑扎的火把,在自家门前点燃,一直送到村外,意为驱除火灾,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平安无事,不着火灾。人日送火,让我们的一切都变得红红火火起来!(吴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