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期末,早?点整,常州大学附属小学门口的永胜中路上,几个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的身影一如既往地准时出现在斑马线两端。他们是府南社区护学岗志愿者团队的成员。疏导交通、护送孩子们过马路这件事,志愿者们已经风雨无阻坚持?年、br /> “爱心之举缘?015年的一次社区调研。”府南社区党总支书记邹松是这支队伍的发起人之一。他说,当时校门口路段还未设置红绿灯,上下学时间本就人多车多,加上附近地?号线施工,导致这段路更加拥堵。“调研中,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们过马路存在安全隐患,他们为此感到烦恼。“br /> 由此,一支由社区党员志愿者、工作人员、热心居民、物业保安等组成的护学队伍活跃起来。“大家排班,每天五六名志愿者,以前是早?点半到岗,‘双减’后调整?点。大家一般工?个多小时,负责维持秩序、护送孩子们过马路,在保障安全的同时加快路段通行速度,缓解拥堵。”邹松说,常大附小有2500多名学生,每天,至少三分之一的孩子经志愿者护送步入校门、br /> 49岁的蒋大凤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几年前加入护学岗时,她的儿子正在这里上三年级。看到志愿者每天在现场积极引导,为学生们开辟“安全通道”,蒋大凤感动之余主动找到社区,要求成为其中的一员。“自己的孩子、别人的孩子都一样。”她说,护学既是守护,也是给孩子们做表率,在他们心里播下爱心种子。尽管儿子如今已经上初二,蒋大凤依然坚持每天到岗,是出勤率最高的志愿者、br /> 段雅芬和凌文琴是社区的热心人,都已退休。她们加入护学岗的想法很简单:自己身体还不错,能为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志愿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一举两得。“高温天、下雪天都经历过,最怕黄梅天,衣服从上到下全湿透,黏在身上那叫一个难受。”段雅芬说,听到孩子们的一声声问好,自己觉得很快乐、br /> “护学岗中,像她们一样年龄超?5岁的志愿者有不少。”邹松说,几年间,尽管人员有流动,但护学岗的核心志愿者人数一直稳定在20多人、br /> 由护学岗搭桥,府南社区与常大附小“蓝海棠”志愿队展开互动,携手开展城市长效管理、环境保护、公益课堂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社区还在实践中逐步吸纳周边大学生志愿者加入,不断探索拓宽志愿服务领域。(周茜 周昕媛图文报遒/span>(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