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滋养中提升幸福愞/p> 今年以来,《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类综艺节目受到观众追捧。在正在举行的全国两会上,这些节目也成为了众多代表和委员的热议话题。可见,这些节目激起的文化涟漪,已经感动和影响了无数人。为何这些被誉为清流的文化类节目会被人推崇备至?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用文化的真、善、美滋养和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感、/p>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后,让文化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尤为重要。人们内心深处都渴望享受优秀的、有创新的、高质量的文化产品。然而,本该有着一定精神深度的文艺与文化活动,一度成为只是给生活增加佐料?ldquo;快消文化到处流行。这种跟着感觉走、尽情放纵的快消文化,只有情绪的释放和感官的满足,并不能使人们获得情感的沉淀和深刻的思考,反而使人们的精神生活浮躁且苍白。那种所谓的快乐都只是暂时的,并不会给人们带来真正的幸福感、/p>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曾经提到,精神幸福的标准就是要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人的幸福是立体的、多方面?mdash;有物质的幸福,也有精神的幸福。文化要承担的责任就是使人们精神幸福。真正的幸福不仅属于感性,更属于灵魂和精神的力量,如理想、心愿和期望,正如《见字如面》通过念信使历史和人性真实可见,《诗词大会》通过吟诗让传统和清雅自然流淌,《朗读者》通过读书令希望和梦想触手可及。正如此,这些文化类节目才会让我们感动,令我们幸福、/p> 今天的人们似乎已经与文化生活的真、善、美渐行渐远,内心的平衡、和谐和宁静已经成了现代人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那么,如何才能不让我们再为此而无奈和忧虑?用什么样的文化才能为我们滋养更多的幸福感?我们认为,它应该是对真、善、美的价值性、真实性、深刻性的要求,对高雅和创造的追求,是具有了历史的情感、共同的记忆、公民的参与、人文的细致、哲学的深思,以及在文明世界人与人之间用不可或缺的婉转和体贴而体现出来的生活的宁静品质和精神氛围。正如《中国诗词大会》掀起的诗词?rdquo;,唤醒了无数人对诗与远方的憧憬和期盼;《见字如面》以明星读信的方式,带着观众触摸主人公的情感世界和彼时的社会生活,重温了书信时光的温情和浪漫;没有华丽舞台和炫目灯光的《朗读者》,仅是嘉宾饱含深情地念诗、读散文、分享家书,用文字和声音,击中了人们内心的情致和对梦想的感怀 《朗读者》等节目开启了滋养幸福?rdquo;生根发芽的春天。我们相信,这类节目已经唤起了人们追求高品质幸福生活的共鸣。随着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共鸣终将会成为共识,并且,最终成为一种文化唤醒,唤醒人们内心的文化基因。那么,文化事业将如何开展呢?关键在于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吸引更多人参与和享受文化生活。这些文化服务要凸显人们的主体地位,既要扩大受益面,让更多人享受文化,更要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围绕人们生活中最关心的内容,精心策划和实施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充分调动人们参与的积极性,做到以文化人、润物无声。四年来,我市连续举?ldquo;文明社区天天?rdquo;文化100文化点亮生活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使得高质量的文化作品被引进常州,精彩纷呈的舞台被搭到社区,热爱生活的人们被请上舞台,让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尽情享受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这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有力提升了龙城百姓的幸福感、/p> 决定人生幸福的根本,是人们内在的自信与丰富。只要文化能化入内心、融入血液,就能调动人们的文化自信,增强人们的幸福感?ldquo;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rdquo;只有文化,才能把诗和远方带到我们的身旁。(车玉(/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