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水稻稻颈瘟多发年份,如果所用农药不对路,农户的损失在所难免。据了解,最严重田块生病率达40%,最少的?0%左右,其出米率每?9斤,比正常的少了24斤。如果按照金坛区农林局植保站配方药进行及时防治,上述顾虑可全部化解。钱小秋是西城街道方边村村民,在涑渎经营一家生产资料门市部,他坚定按科学配方走,拒绝偏方药上门,所管辖?000亩水稻没有一处病灾,也没有一户追上门讨说法的农户?2?5日记者在采访他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们不追求高利润,只?lsquo;良心?rsquo; 今年69岁的钱小秋是官东村的老村支书?997年调到乡农科站负责生产资料门市部经营和农技推广工作?001年,生产资料门市部改制,他与今年78岁、同在农科站工作的同事,王忠原和77岁的孙扣保,哥仨以股份制形式承包了这家门市部,他们的初衷是,退下来有事情做,不以赚多少钱为目的,以诚信为本,不卖假货?7年来,他们坚持卖金坛植保站配方农药,经营市种子公司推广的优质品种,以优质的服务和最低的价格取信农户。钱小秋告诉记者,哥仨都有退休工资,赚多赚少谁也不放在心上,只要一份乐趣就是最大的满足。据统计,在周边方边、墓盛、周庄等村没有动迁时,他们的服务面积达到两万亩,现在,总量只有4000亩,他们却包揽了3000亩的供药、供种与供肥,占?0%,另外两家门市部则有30%的辐射面积。钱小秋说,配方药可以追溯到田头、农药生产厂家,是植保站推广的,有专?ldquo;把脉,让人放心,而偏方药来路不正,虽说同价,有时剂量不足,出现问题难以讨到说法,况且,这对农户不负责,也会砸了自己的招牌,坏了名声、/p> 每袋配方药比区植保站指定的价格少1元,这就是诱惑,加之哥仨都有技术在手,可以服务到田头,赢得了市场竞争力。方边村种田大户张兵,种植面?70亩,每年水稻单产都在600~620公斤左右,小麦单产都?00公斤以上,他说,用了老哥仨的药、种、肥,年年夺高产。墓盛村种田大户彭新根,种了100亩,年年亩产量超吨,他说,配方药让他少走了不少弯路,每年纯收?6万元、/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