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我马上就能有自己的新房子了,政府和我共有产权?rdquo;市民陈昌剑本月初把申请表交到房管部门时说?ldquo;以后,我再逐步逐步向政府买下他们那一部分产权?rdquo; 陈昌剑说的政府和他共有产权,指的是常州市在住房保障上采取的又一项创新举措:转化公租房,推行个人和政府共有产权房。这项举措自上月19日推出,陈昌剑成为最早的申请者之一、/p> 常州住房保障在全国一向领先?010?月,中央政治局常委、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来常州察看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并在常州主持召开全国性座谈会,明确提?ldquo;希望在常州就这个点上所取得的经验,我们深入剖析,如何在全国来发展公共租赁住?rdquo;、/p> 从政府建设保障房,到实行货币化补贴购买经适房,再到收储社会房源用作保障房、个人和政府共有产权房,常州不但连连赢得保障对象叫好,还让不少并不需要保障性住房的市民发出感慨:政府一路聪明起来了、/p> ?ldquo;补砖?rdquo;,到补人?rdquo; 常州?004年实施经济适用房制度,直到2009年之前,都与全国各地一样,采用实物房源安置形式解决保障性住房、/p> 这样做,虽然取得明显效果,但对于只能在固定地点选择的经济适用房,还是有不少申请家庭反?ldquo;有点像鸡?rdquo;,在城南上班,给你的房子却在城北。其中,在一批提出申请也符合条件的家庭中,有24户在常州东门外戚墅堰一带上班,保障房却安排在市区,最后,只有10多户真正办理了手续。而另一方面,由于建设周期长,不少申请家庭等了两三年,也没有能够轮得上、/p> 这些情况你们知道吗?房管部门在调查走访中,听到戚墅堰的市民这样问。市民同时还直截了当提出,为什么就不能换换脑筋,把补砖?rdquo;变成补人?rdquo;呢? 发出这样反问的,还不只是戚墅堰市民、/p> 常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副局长吴玲忠说,这些话确实很尖锐,听起来也刺耳;但是,冷静下来,换个角度看,一个问号却还真的像一把钥匙,可以打开更多保障房的门、/p> 经过广泛调研和论证,2009年常州在全省第一个改革经济适用房保障方式:全面实施货币化补贴。政府通过全市媒体,同时大篇幅发布消息,对符合条件的经适房申请家庭,全部实行每?万元购房货币补贴,并公开作出应保尽保承诺、/p> 这个数额,是按照常州人均经适房补贴面积标准28平方米,原实物房源安置的经济适用房与同地段商品房差价1000元左右而确定的。为让补贴标准更加贴合实际,市房管局还特地召开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座谈会。会场气氛活跃,不少与会家庭表示,政府补?万元,自己出一点,银行贷一点,亲朋好友再借一点,而让自己寻找房源买房,可行! 当天散会时,就有市民说,率先实行货币化补贴,是要有担当的、/p> 这一点,常州一开始就考虑好了。他们依靠一系列的制度完善,确保了此举的推出。也正是这一举措,大大加速了经济适用房推进力度,当年,全市经济适用房就实现?00%应保尽保;同时,另一大方?mdash;廉租房也实现?00%应保尽保、/p> 2011年,常州又与时俱进,把货币补贴标准提高到每户10万元、/p> 从依靠政府资源解决,到租用社会闲置房溏/strong> 还有不少家庭,即使补?0万元,也买不起经济适用房,但是经济状况却又高出廉租房申请条件。市民吴女士一家就属于这样?ldquo;夹心?rdquo;,全?口挤?0多平方米的房子内,与廉租房和经适房的保障政策两头不靠、/p> 夹心?rdquo;也不能拉下、/p> 为此,常州再开全省之先启动公租房建设,重点解决夹心?rdquo;问题。但是,受建设进度制约,2011年市区有2210?ldquo;夹心?rdquo;家庭申请此类公租房,实际只保障了1131户、/p> 公租房供不应求,照此测算?012年的这类家庭要到2015年才能实现应保尽保。快速扩充公租房房源,成为亟待解决的最大难题、/p> 各相关部门一边挠头,一边想办法、/p> 干吗挠头?rdquo;家住西新桥二?6幢的黄姓市民说,老小区有那么多空房子,政府干吗还要去造公租房呢,不能利用起来么?而且,还为这些闲置房找了出路,一举多得的事,何苦再骑驴找驴!住在机械新村、丽华新村、北环新村等四面八方的市民,也都有同样看法、/p> 这一次,对于市民的反问,主管部门第一感觉已不再是刺耳,而是很快就有了共鸣、/p> 他们发现市区居民拥有多套住房已比较普遍,面积?0平方米以下的多达15.3万套,其中,中小户型房改房有5.1万套。政府只要在?.1万套中收?0%用作保障房,保障房房源一下就可增?000多套、/p> 房管局开始算账。按照保障目标,中心城区需建保障房2万套,起码要50亿元资金,向银行贷款1年利息得付好几个亿。但如果向社会租赁这些闲置房?万套每年2亿元就可以解决、/p> 常州再一次在全省首开先例,面向社会收储房源。为此,政府专门成立了保障房收储管理中心,同时,在市区不同方位设立多个收储服务网点。工作人员在这些闲置房的主人陪同下,进门入户察看房源情况。符合条件者,签订租赁协议。政府按照市场租金,在市区各处租下这些闲置房,就近安排给保障对象、/p> 这样做,对政府部门同样是要有担当的,因为整个过程中不但涉及现金支付,还要一家一家去察看。但是,既然路已在脚下,他们也就没有半点犹豫、/p> 由此,常州当年就?ldquo;人等?rdquo;变成?ldquo;房等?rdquo;,并在全省第一个全面实现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ldquo;十二?rdquo;住房保障规划整整提前?年、/p> 租用社会闲置房源作为保障房,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据本?4日统计,目前收储管理房源3468套,承租入住3465户、/p> 从解?ldquo;有房?rdquo;,到实现有住?rdquo; 人无恒产,则无恒心,特别是对一部分慢慢有了一些积蓄的公租房家庭来说,他们的体会更深。尽管公租房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一直租住下去,但他们总还是想要有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住房;而马上就自己买房,又不太现实、/p> 他们成了新的夹心?rdquo;,而且这部分居民在不断增多、/p> 房管部门没有把这当作矛盾,而是从中看到这些被保障对象的日子在一天天好起来,为他们感到高兴。吴玲忠说,这也符合保障的初衷、/p> 这一次,百姓没有向房管部门发问,而是房管部门自己先开始了反问:如果政府能有什么办法帮他们一把,不就能真正圆了他?ldquo;有住?rdquo;的心愿吗>/p> 只要用心,就会有智慧。在听取各方意见并反复论证后,常州提出:从公租房中推出一部分,让个人购买与政府共有的产权房,个人入住后,再逐年购买产权证上政府拥有的部分、/p> 在公租房解决住房保障的道路上,常州率先转型升级。经过前几次的探索创新,这一次,常州更有底气。向省住建厅提出有关做法申请后,也很快得到批准、/p> 11?9日,常州市区共有产权房工作正式启动、/p> 消息和各项实施细则一经发布,市房管局和各相关辖区的咨询电话便接连响起、/p> 市民陈昌剑说,他看中的房源在金润家园,离他父母家很近,是他熟悉的生活区域,周边各项配套也很齐全。此次共有产权房销售基准价?500?平方米,远低于市场价,陈昌剑申购的是69平方米户型,他先?0%产权份额,大约要?5万元、/p> 从常州年审数据看,目前符合共有产权房条件的中低收入家庭在7000户以上,有了新的政策支持,这些家庭有望逐步实现一个根本性的转变?ldquo;有房?rdquo;?ldquo;有住?rdquo;、/p> 住房保障一路走来,吴玲忠感慨良多。他说:有时候面对困境,未必就是我们特别聪明。而恰恰在很多时候,百姓指的路径,就是我们改革创新要走的路线。关键是,要有担当?rd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