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的下午2点半,西仓桥小学校门口,一群孩子早已排成队等候了,一看到来接他们的三堡街社区工作人员,马上兴奋地跑了过来,这个问?ldquo;今天小王姐姐没来吗?那个惦念着?ldquo;小张哥哥今天有没有在社区等我们?被孩子们惦念的,是江苏理工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四点钟课?rdquo;开办一年,孩子们已经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p> ![](//www.xiuzhiben.com/wenming/uploadfile/wmw/0911/20180911093815803.jpg)
整合资源开办免费课堁/strong> 2014?0月底,三堡街社区开办起了四点钟课堂,至今正好一年、/p> 社区书记陈颖告诉晚报记者,三堡街社区管辖范围内的西仓桥小学是一所主要面向外来务工子女的学校。工作的繁忙和辛苦,导致外来务工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的生活和教育。小学放学时间又比较早,每逢周五还会提前一点时间放学,而父母忙于生计,大多无法按时来接孩子。鉴于这种状况,去年10月,三堡街社区利用社区的一间空屋,整合了各方面的资源,开设起了免费的四点钟课?rdquo;、/p> 目前,在四点钟课?rdquo;上课的孩子将?0个,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有,老家来自四川、河南、安徽等地。就读于西仓桥小学五?)班的李梦雪来自安徽,跟随父母在常州生活多年。平时,小姑娘喜欢看书、练字,也喜欢唱歌,是学校合唱团的成员。因为父母忙于工作,每周五的四点钟课堂,她都会准时参加。在最近的一篇日记里,她这样写道?ldquo;这里有我喜欢的大哥哥大姐姐,他们会陪大家玩游戏,会一起唱歌,还会辅导我们写作业。社区里的爱心妈妈们也很热情,经常会组织我们一起做小饼干吃。这里还有我喜欢的读书角?rdquo; 课堂虽小,内涵很幾/strong> 记者了解到,四点钟课堂虽小,课程设置得却很丰富,主要涵盖了这几个内容: 爱心妈妈服务队。这支队伍刚成立时有20多名成员,现在越来越壮大了,她们带领四点钟课堂的学生开展了许多活动:参观常州市热电厂、罗墅湾机场,增长课外见识;结合常州创建文明城市,在四点钟课?rdquo;上开设出模拟餐厅,教会孩子们就餐礼仪;在节日里带领他们一起包粽子,制作手工小饼干,在衣服上绘画,学习制作绢花,还叮嘱孩子们把自己的手工成品带回家,和父母一起分享,学会感恩身边的人、/p> 大学生志愿者。由江苏理工大学化学专业和英语专业近20名志愿者组成,分为两批,在每周五下午的四点钟课堂上,轮流来社区开展志愿活动。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们带来的课堂内容丰富多彩,既有快乐阅读这样传授文化知识的课堂,也有提高大家动手能力的手工制作,还有低碳环保捡垃圾换绿植这样能够培养孩子们良好习惯的户外志愿活动、/p> 经典诵读讲堂。主要以播放国学视频的方式来给孩子们传授国学知识,并辅以国学诵读。热心居民睿睿妈妈还在四点钟课堂开办起了英语阅读角,每周日给三堡街社区的流动儿童提供英语辅导、口语练习和游戏、/p> 作为四点钟课堂的补充,社区的读书吧和电子阅览室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这个电子阅览室由港华燃气资助,社区的一些爱书热心人士也不时捐一些书过来。而辖区内?ldquo;尚德工作?rdquo;在寒暑假走进社区,组织孩子们开展各种活动、/p> 社区希望招募更多的爱心组细/strong> 陈颖说,对于相对缺乏关注和关爱的流动儿童,现在给予他们较多的关爱,才能促使他们在长大以后,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并把健康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传递出去,这也是社区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将四点钟课堂开办下去的初衷和动力、/p> 她说,一年办下来,社区现在计划将四点钟课堂扩大,让辖区内更多的流动儿童参与进来得到帮助,但仅仅依赖于社区的组织,显然力量不够,也不够专业。她希望借助晚报,招募更多的专业的社会爱心组织和机构一起加入进来,和社区一起努力,让更多的流动儿童在四点钟课堂得到爱的关注,有意加入者,欢迎与社区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