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居环境奖是国家建设部于2000年参照联合国人居奖的设立精神和评价要求,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设立的国家人居领域的最高奖项,创建要求包括了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社会和谐、公共安全、经济发展、资源节约等6大类63项指标。常州市?012年起,全面展开了中国人居环境奖的创建工作。常州不断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深入实?ldquo;清水蓝天工程,进行生态绿城建设,提升数字化城管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大力提升城市绿化品质、强力整治市容环境,扎实推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城乡统筹、生态文明、社会和谐、民生幸福六大战略工程,努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提升民生幸福指数、/p> 到今?0月,常州相继获得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多项殊荣。同时,常州市水环境治理工程、老小区综合整治工程、公园绿地建设管理体制创新和数字化城市管理等4个项目分别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p> 通过创建工作,常州将成为一座蓝天碧水、环境优美、功能齐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和全国著名的生态宜居城市、/p> ![](//www.xiuzhiben.com/wenming/uploadfile/wmw/0911/20180911093810885.jpg)
常州深入实施清水蓝天工程 河水变清澈了,城区可见垂钓耄/strong> 过去又脏又臭?lsquo;黑水?rsquo;,现在变清澈了,水质好的时候还有人钓鱼呢?rdquo;白家浜这条断头浜对清潭三社区书记王瑛来说,在7?年前是不折不扣的老大难问题。不过经过这几年的水环境整治和雨污分流工程,如今这条河的景观已经大大改观、/p> 提起清潭新村的白家浜,相信许多市民都知道这条断头浜,过去由于是死水,又缺少治理,所以河水又脏又臭,周围的居民苦不堪言,王瑛这个社区书记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ldquo;河里的水都是黑色的,上面漂满了白色垃圾,臭气熏天?rdquo;她回忆说,当时居民对这条河的意见非常大,特别是一到夏天蚊虫特别多,而臭味也更厉害了,就算不开窗,那味道也会不知道从哪儿飘进屋子、/p> 2006年开始,常州市进行了水环境整治工程,白家浜就是其中之一,综合实施控源、截污、活水、生态补水等措施,此外还对清潭三社区进行了雨污分流改造,铺设新污水管道,并废除化粪池,减少入河的污染物。经?年的整治,如今再看白家浜,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了?ldquo;现在你在窗口已经完全闻不到臭味了,河水也变清澈了,前些日子水质好的时候还有人在垂钓呢?rdquo; 晒一晒数?/strong> 近年来,常州率先在全国实行雨污分流体制,雨水、污水各成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基础设施的效益和功能,削减污染物效能位居全国前列?002年,常州市水环境治理工程项目?ldquo;中国人居环境范例?rdquo;、/p> 常州市排水管理处大力实施市河污水截流、老小区雨污分流改造、企事业单位污水限期接管等工程,多措并举截流污水?006年起,实施清水工程截污整治,先后投入资金6亿多元,完成市区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60多条河道的污水截流整治,新增污水日收集能?万多吨,实现了市?ldquo;不黑不臭,管理到?rdquo;的环境目标?012?月,获得第二批江苏城建示范工?rdquo;、/p> 此外还进行了污水处理厂优质尾水再生利用,获得省科技厅立项研究,获?010?ldquo;首届江苏省城建示范工?rdquo;。优质尾水再生回用于绿化道路冲洗、市政杂用、河道生态补水、工业低品质用水等方面,成为城市可靠的第二水源?p# 73个免费公园绿地,曾经轰动全国 今年78岁的张友忠家住朗园,每天一大早总是会从家门口悠咄咄地坐着BRT,去到红梅公园,唱唱歌、听听曲或者跳跳舞。他告诉记者,他过去是跑销售的,常年出差在外,外地公园很多也很漂亮,但像我们常州这么漂亮还免费的还真没有?rdquo;他说,常州公园免费开放,给市民带来的不仅是少了几块钱的门票,而是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的改变,能更好地享受这座城市的生活、/p> ![](//www.xiuzhiben.com/wenming/uploadfile/wmw/0911/20180911093810366.jpg)
市民在红梅公园以歌会及/p> 对于常州绿化的变化,出门就能见绿是许多市民的最直观感受?ldquo;我刚刚搬来时候这儿完全是一片狼藉,鱼塘、养鸭场、残垣断壁?rdquo;家住公园壹号的卜先生告诉记者,2012年刚搬进新居时候他很是失望,当时楼下还没有丁塘河公园,完全一片乡间萧条的景象,一个鱼塘、一个养鸭场还有几栋破败的楼房就那么杵在荒地里,还时不时有说不出的臭味飘来,一家人想找个散步的地方都难?ldquo;但去年丁塘河公园建好后就完全不一样了,从楼上往下看,完全就是一幅画啊,空气也比过去新鲜得多?rdquo;他告诉记者,现在楼下的公园成了附近居民散步拉家常的据点,他们一家每天晚饭后也都会去走一走。他说,这几年来,常州新建和改建的免费公园绿地越来越多,市民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往往一出家门没几步路就有一大片可活动的绿地,就像生活在花园绿地中一样、/p> 晒一晒数?/strong> ?002年起,常州市全面启动了公园敞开建设工程,截至目前,常州市区敞开免费公园数量达到?3座,总的面积达到?800余公顷,?002年的9座不?30公顷的规模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些敞开式公园均匀分布在城市的各个区域,已经融入到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市民每天均会到就近的公园进行游憩锻炼。常州市敞开公园工程?009年被住建部公布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rdquo;,敞开公园已成为常州城市的一张靓丽名片、/p> ![](//www.xiuzhiben.com/wenming/uploadfile/wmw/0911/20180911093810316.jpg)
常州人民公园绿地 2014年实施生态源保护与建设、郊野公园、城镇公园绿地、生态细胞、生态绿道和生态廊道等六大工程187个项目,累计增核9600亩,扩绿17000亩,联网400公里,努力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成?ldquo;百姓触手可及、亲身可?rdquo;的目标?014年常州城市绿化覆盖率?2.97%,城区人均公共绿地达13.2平方米,实现了居民出?00米有一处约3000平方米的公园绿地,居民出?000米有一处约20000平方米公园绿地的建设目标。市民在公园早迎晨曦,夕送晚霞,茶话天下,人与自然共和谐?p# 老小区换新颜?0万居民受盉/strong> 你看我们现在小区,路又好、绿化又好、治安更好,我们老百姓的活动场所也多了,哪儿有住了十几二十年的样子,城里很多商业小区都比不上我们这里呢?rdquo;提起自己住了十多年的燕兴小区这些年来的改变,市民季伯兴可是如数家珍、/p> 这个小区我是2001年搬进来的,因为是安置小区,?010年前后,从屋顶到下水道,再到外面的路面和绿化,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出现了?rdquo;季伯兴告诉记者,那时候他家住在顶楼,每到下雨家里总要漏水,雨稍微大一些小区还会淹水,小区路面到处开裂,有的路面已经跟跷跷板一样,菜边皮、塑料袋等生活垃圾满小区都是,路两边的绿地许多都被居民开发成了自家菜地,环境非常糟糕。此外,小区的路灯也大多坏的,早晨和晚上都不敢出门,生怕一不小心就摔了跟头?ldquo;更加严重的是住这里一点安全感都没有,仅仅?010年一年,整个小区就丢?00多辆电瓶车和自行车?rdquo;季伯兴回忆说,那时小区有7个进出口,进出人员混杂,小区隔三差五就会发生盗窃案、/p> 不过,从2011年起,常州市启动了老住宅区整治提升工程,投资数千万历时两年将燕兴小区从内到外都翻新了一遍?ldquo;我们老百姓住的楼,从屋顶到下水道再到楼道和外墙面,几乎除了楼的结构,其他都给我们翻新和维修了?rdquo;季伯兴高兴地告诉记者,整修后的这几年,他家再也没有漏过水,楼道也变得宽敞明亮,小区还进行了雨污分流改造,淹水的情况也很少发生了?ldquo;更重要的是小区安全了,整治后就几乎没再听说小区发生盗窃案,我们老百姓住在这里非常安心?rdquo; 季伯兴说,经过改造,这个住了十多年的老小区又跟新的一样了,甚至许多城里来的亲戚都羡慕他们小区的环境和设施呢。现如今,跟着季伯兴走在燕兴小区平整的小区道路上,路面上几乎看不到垃圾,两旁的绿化虽然简单但看着很舒适、/p> 此外,小区改造还一并扩建了小区居民的活动场所。季伯兴说,现在他每天雷打不动,5点半下楼早锻炼,晚饭后到小区的广场和邻居们拉拉家长理短?ldquo;小区的环境好了,我们也更愿意出来走走了,生活也更加丰富了?rdquo; 晒一晒数?/strong> ![](//www.xiuzhiben.com/wenming/uploadfile/wmw/0911/20180911093811528.jpg)
常州市朝阳三村老小区新貋/p> ?010年底,市区已?25个老住宅小区实施了综合整治,总建筑面?008万平方米,受益人?0多万,总投?.59亿元。与此同时,在实践中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被喻?ldquo;常州经验在全国推广?004年,常州市老小区综合整治工程被国家建设部授?ldquo;中国人居环境范例?rdquo;,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ldquo;江苏省人居环境范例奖。从2010年起开展老住宅区新一轮整治提升工程。截?013年,常州市已实施了北环新村等17个小区、总建筑面?85万平方米的老住宅区提升工程,总投?.76亿元?p# 居民反映的问题,尽量当天解决 有了12319平台后,城市管理的效率真的提高了不少,许多问题上午打电话,下午就已经修好了?rdquo;对于常州近几年来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工程后的变化,市民感触良多、/p> 市民戴先生是一位热心市民,路上看到些什么井盖破损、路灯不亮的问题,都会想办法找相关部门解决?ldquo;过去没有这个12319平台,我在路上发现了些问题,总要先想是哪个部门负责,有时候打好多个部门都没人管?rdquo;戴先生表示,那时候报修一个公共设施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而响应的时间更慢,长的一个星期都没有人过问、/p> 但现在不一样了,路上的流动摊贩基本看不到了,我们老百姓反映的问题也能很快得到解决?rdquo;他为记者举了一个最近的例子,就在这个月上旬的一个上午,他路过晋陵北路的时候发现一个供电井盖破损了,随后路过汉江东路时候又发现了一个破损的消防栓,戴先生便拨打?2319反映了情况?ldquo;当我那天下午上班再次路过这个地方的时候,井盖和消防栓都已经更换成新的了,前后不过2个多小时时间?rdquo;而到傍晚时候,12319还专门对他进行了电话回访,并告知了处理情况?ldquo;现在城市管理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效率提高了,服务也更加到位了,整个城市的环境面貌也比过去好了很多?rdquo; 晒一晒数?/strong> 十一?rdquo;期间,常州市按照部颁标准并结合常州实际,实施开展了数字化城市长效综合管理项目,并在2014年,常州数字化城市长效综合管理项目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p> ![](//www.xiuzhiben.com/wenming/uploadfile/wmw/0911/20180911093811962.jpg)
常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目前数字城管系统已经覆盖全市5个辖区?2个市职能部门?0个行业责任单位,形成了涵?7个二级平台?7个三级处置部门的数字城管大网络、/p> 全市拥有市级考评员以及上万名区、街道管理人员、环卫工人、社区工作者、城管队员、协管员,覆盖全?98条主次干道?51条背街小巷和2283个网格,及时发现和处置城市管理问题、/p> 同时,连?年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对全?30条约450公里主要道路两侧实施了市容整治?013年起,开展城中村、城郊结合部?ldquo;九整?rdquo;三规?rdquo;一提升三创?rdquo;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已实施整治项目1088个、/p> 12319城市管理热线?008年开通以来,累计接听市民来电76万个,派遣处置案?2万件,同时依托微博、QQ、微信等新媒体技术建立网上平台,打通了服务市民的又一全新渠道?p# 除了治水治污?6个项目获?ldquo;绿标 绿色环保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绿色建筑近年来也在常州这座城市生根发芽?ldquo;用电来自太阳,用水来自雨水,被绿色植物包裹的建筑还能起到保温降噪的作?hellip;在武进住建局节能科技科科长周强眼里,绿色建筑正在越来越多地闯入常州人的生活、/p> 武进影艺宫是全省唯一的绿色建筑创新奖项目,也获得了国家绿色建筑设计三星级标识,这是绿色建筑的最高荣誉?rdquo;在周强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位于延政路上的这座绿色建筑,从设计到建筑再到内部设施,也都采用的是绿色建筑技术?rdquo;周强介绍说,在能源方面利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安装多晶硅双玻组件组成的太阳能电池系统,所发的电能全部用于建筑内部用电消耗,年发电量?万余度,年节约标准煤40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14.2吨;在水资源方面使用了雨水回用系统,收集建筑屋面和道路雨水进入雨水积蓄池,经过处理后可满足绿化、景观以及道路浇洒等非饮用水,年可利用雨水量13846立方米,节约水费4.8万元;建筑还使用了中水回用系统,通过收集优质杂排水,处理达标后可用于卫生间冲厕用水、绿化灌溉补水等,年中水使用量为15695立方米,节约水费?.5万元;此外,建筑还利用了陂屋顶绿化、外墙垂直绿化技术,屋顶绿化、外墙垂直绿化增加了城市?ldquo;绿肺功能,达到了建筑节能保温和降低噪音的作用、/p> 周强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正在逐步把绿色建筑技术推广到民用住宅上,虽然可能还需要一个过程,但市民身边的绿色建筑正慢慢地多起来,而且会越来越多、/p> 晒一晒数?/strong> 近年来,常州市先后成功申报溧阳城北经济开发区、江苏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常州市金融商务区、武进区绿色建筑示范城区、新北区绿色建筑示范城区、武进区绿色建筑产业集聚区等绿色建筑示范区。武进低碳小镇是全省首批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示范区,该项目已于去年7月份通过省住建厅的验收、/p> 截至目前,常州共?6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标识,总面积达553.6万平方,十二?rdquo;期间,常州绿色建筑面积、标识数量在全省位居第四。有1个国家级绿色建筑示范区,4个省级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区,2个省级绿色建筑示范城区,示范区总量位居全省前列、/p> 全国宜居城市 常州傲居前四 ?014年底,常州城市各项指标已基本达到或超?ldquo;中国人居环境?rdquo;标准。创建工作取得了突破性成效,分别获得?ldquo;江苏人居环境?rdquo;和四?ldquo;中国人居环境范例?rdquo;,经济长期快速、稳定、协调发展,人均GDP超过10.4万元,连续多年成为全国相对富裕地区;城市建设发展迅速,科学的规划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全方位的综合交通体系带来出行便利;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着,已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生态市;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水环境和空气质量达到较好水平;市民居住条件明显提高,各类住房充分满足不同消费层次人群的居住需求;文化创新氛围浓厚,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在创新发展中相得益彰,不断丰富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社会服务发达,公共服务设施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健全和发展为居民提供便捷生活;社区生活、卫生、文化、教育等各类设施齐全,社会保障覆盖广、效率高,治安情况良好。优质的人居环境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年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将常州列为全国宜居城市第四名、/p> 今天的常州蓝天碧水、环境优美。这座经济发达、交通便捷、建筑精美、功能完善、服务优良、社会和谐的城市正日益成为人民热爱的宜居之城。随着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的深入发展,文明富裕、生态和谐的现代化新常州必将进一步成为人们投资兴业的首选福地,居家生活的理想之城、/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