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9/span>首页>>文明出行>> 内容
小小东浦村历?次大?村民自费建抗战纪念碑
发布日期?015-09-02 来源:文明网 浏览次数9span id='hits'>字号【大?/a>導/a>【/td>

  9?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在这个日子到来之前,金坛区指前镇东浦村村民自费建设?ldquo;东浦村抗日战争纪念碑隆重揭幕。凡是上了年纪的村民都知道,在东浦村?941年前后,曾经有过三次大战,有力地打击了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正是为了纪念这三次战斗,东浦村的有识之士提议,在今年抗战胜?0周年之际,立碑永记、/p>

东浦村抗战纪念碑全貌

  现场目击:东浦丝弦锣鼓,奏出欢快强音

  8?1日上??0分许,既简朴又隆重揭幕仪式开始。村民广场一边是绿油油的农田,另一边是开阔的公园式休闲场所。广场上彩旗飘扬,作为常州非遗的东浦丝弦锣鼓奏出欢快的音乐。东浦村的民间红色收藏爱好者吕怀成,也挑选出与新四军抗战相关的邮票、纪念馆门票等藏品,与村民们共赏??0岁上下的老人,端坐在纪念碑前,以过来人的身份,见证着纪念碑揭幕、/p>

  纪念碑共?块,当中一块最高,?米,左右块各高约1.8米。碑身为黑色,刻着金字。中间一块碑的正面为东浦村抗日战争纪念碑;背面为一阙词,讲述东浦村遭遇日寇侵扰和村民保家卫国的壮烈。左侧碑的正面为立碑?rdquo;,表明立碑是为了警示后人不忘国弱遭欺之悲发奋图强振兴中华才是永保民族太平之根?rdquo;;背面是西阳伏击战简介。右侧碑的正面是戴家桥阻击战简?rdquo;,背面是张茅棚围歼战简?rdquo;、/p>

  三块碑都安放在两级台阶的暗红色台座上。整个台座约30平方米、/p>

  活动中,由来自金坛区和指前镇的相关领导为纪念碑揭幕。有东浦村的村民献上了书法作品。全体村民还向纪念碑三鞠躬,这一刻,所有村民都神情肃穆、/p>

  发起者说:当年的东浦村,?0多个游击小组

  建纪念碑的发起人之一,退休前在政府做过经济发展工作的东浦村老年协会会长吕余炳说,东浦村是个不大的村子,现在全村也只?000多村民、/p>

  他说东浦村位于金坛西南方向,距金坛城?5公里,与溧阳市别桥镇毗邻。现在村?0%以上为吕姓。东浦村民世世代代奉?ldquo;忠孝节义、爱国爱家、习武御?rdquo;的理念、/p>

  当日寇沿着常金线侵入金坛,逼近东浦村时,村民们尽管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却依旧自发组成了20多个游击小组,平时务农、战时当兵,拿着长枪、长矛和简陋的步枪,配合新四军作战,给日寇以沉重打击、/p>

  因此,当他与一些村民商议立碑纪念时,大家都一致同意。年初议定后,由村民吕留芳个人捐资,到宜兴石材市场定做??6日完工,27日落成,31日揭幕、/p>

村民书法家献上书法作?/p>

  捐资者说?3岁的父亲,常提起当年的往亊/strong>

  之所以会捐资建造纪念碑,身在上海的吕留芳很是感慨。他说自己从小生长在东浦村,从小就听村里的长辈讲起村民自组抗日游击小组,支援新四军打击日寇的故事。后来他去上海创业,开公司做生意,离开家乡20多年,却从来都没有忘记过家乡的热土、/p>

  今年吕留芳已?2岁了,事业有成的他把93岁的老父亲也接到上海居住。在父子俩平时闲聊中,老父亲也会时常提起家乡东浦村,讲起发生在东浦的抗战故事,他可是那段历史的亲历者了、/p>

  我父亲时常提起,东浦村有我们的吕氏祠堂,规模非常大,里面所有的房子都是明代的,门楣上挂着皇帝御赐的牌匾。祠堂里的石柱子,都要几个人才能合抱过来。他小时候经常去祠堂里玩,记得特别清楚。后来日寇侵入金坛,金坛县政府被迫南迁到东浦村,以吕氏祠堂为府邸。金坛县中学也随迁至东浦村,驻在樊庄继续办学。县政府官员和中学的师生,都就近寄宿在村民家中。村民们都把屋子腾出来,让给更多的师生住。日寇南追过来后,对东浦村进行了洗劫。我父亲亲眼看到他们,将有数百年历史的吕氏祠堂拆毁,将文物砸坏,还用枪炮强迫村民把拆下的石材,运到玉华山修筑炮楼,不肯去的就拳打脚踢?rdquo;吕留芳说,也是在这场浩劫中,吕氏家谱大部分都散佚了、/p>

  因此,当有村民建议修抗战纪念碑以警示后人,却苦于没有资金时,吕留芳表态愿意个人出资捐建。他共捐?3500元,终于使得纪念碑在9?日前矗立在东浦村的土地上、/p>

  撰稿人说:小小东浦村,进行过三次大战

  作为碑文的主要撰稿人之一的吕怀成,已经85岁了。这三次战斗打响时,他已经是10岁了?ldquo;每次战斗打响,枪声炮声在几里外都听得清清楚楚。我父亲就跟我说打得好,这是新四军在打鬼子了。说实话,我那时候胆子特别大,还想跑去战场看,被我父亲关在屋里不准出来。只有听到枪炮声渐渐稀落,才肯拉着我在家口远眺一会?rdquo;

  长大后,吕怀成在村上工作,想方设法搜集到这三次战斗的素材,整理出来、/p>

  第一战是张茅棚围歼战?939年农??5日,中国军队63师的一个营得知日军在张茅棚村抢掳。下午两点左右火速赶来,兵分三路进行围歼。战斗持续了一个下午,共毙伤日?00多人。中国军队阵?0多人?00多人受伤、/p>

  第二战是西阳伏击战?941?1?8日,日军3000多人突袭塘马,正在当地的新四军第6?6旅旅长罗忠毅和政委廖海涛,命令政治部组织科长王直,掩护当地党政军机关转移并向东突围,至西阳集中。下?时许,两位首长迟迟不见来,日军小股却已追来,突围人员一边继续向东转移,一边分?0多名战士,在西阳东边的坡地上进行埋伏。日军追来后部队立即还击?个多小时后,剩余?0多名战士边打边撤至戴家桥、/p>

  第三战是戴家桥阻击战。当?1?8日下?时许,塘马突围人员到达戴家桥,并在村民的帮助下顺利过桥。王直等指战员决定坚守戴家桥,仅余的90余名战士组成一个连,利用地形构筑掩体,同时安排人员与村民一直破坏道路和桥梁?00多日军追来,猛攻不成被击退,随后又想绕过戴家桥渡河,也被新四军击退。到当晚9时许,增援的鬼子涌向河边准备偷渡,又被新四军用一顿手榴弹给轰了回去。戴家桥阻击战打?个多小时,日军始终没能过桥。深夜,新四军成功转移,党政机关、战地服务团、教导大队、苏南保安司令部及伤病员?000多人,成功转移、/p>

  亲历者说:看到日军俘虏垂头丧气,村民都乐坏了

  90岁的村民吕海堂,是游击小组的成员,他说,那时村上常有日寇过来,要什么直接就抢,不给就打。还会问村民新四军在哪里,说不知道的上来就打耳光。村里一个算命先生就差点被打死。所以就有村民随手一指说在那里,看着日寇追过去扑了个空,跑回家里暗爽不已、/p>

  吕海堂说,他虽然没有参加过这三次战斗,但是戴家桥战斗后,他看到桥下的河水都被血水染红了。后来他看到新四军还抓到过七八个日军俘虏,没收武器后关押在民房里。他和一群村民想去看,还被告知不让看。并且部队行军时,俘虏也是随军走的。看到俘虏一个个低着头,垂头丧气地被新四军押着走的样子,村民们全都乐坏了、/p>

  吕怀成也曾亲眼看到,新四军从东浦村经过时,因为早饭和午饭都没吃,都很饿了。得知消息,村里好多位老太,都把家里刚做好的馒头、山芋等,直往战士们手里塞,让他们边走边吃。看到有伤员下来,尽管身上还有血,村民们都毫不惧怕,合力把伤员用担架往数里外的临时后方黄金山送。有一个叫吕年伢的村民,别人是两个抬一个,他一个人背起伤员就跑。直到所有伤员都安全送走了,他才停下来、/p>

  更让人感动的是,吕年伢的母亲也掩护了一位新四军伤兵。战斗结束后,进入东浦村的日军挨家挨户搜查。老太就把伤员藏在米囤的顶上。日军来搜,老太连连摆手屋里没人,还主动抓了只鸡送上。日军走后,伤兵被很好地照顾,伤好后就去找部队了、/p>

  还有一家叫藤兰竹的村民,因老人去世在办白事,发现日军在追一名新四军伤兵,就把伤兵接入家中,让他披麻戴孝,谎称是自己家里人。日军追来当然就搜不到了?ldquo;后来听说解放后,那个伤兵还找回来过,想要感谢恩人,但是藤家人却已经都不在了?rdquo;

曾经的沙场已经成为现在的美丽新农材/p>

  实地探访:曾经的沙场,已变成最美乡?rdquo;

  转眼?0年过去了,曾经的亲历者都已垂垂老矣,他们的家乡东浦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离东浦?里远的戴家桥,早已从小木桥改建成了水泥桥。随着万顷良田整治,放眼望去,东浦村掩映在一片绿色海洋中、/p>

  现在的东浦村,古色古香的村屋民房,黛瓦白墙。墙上描绘着中华传统礼仪。村道宽敞整洁。村民们安居乐业。据了解,自2013年以来,在省市区镇各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启动了省新农村试点工程建设,东浦村的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被评?ldquo;常州市最美乡?rdquo;,现该村正积极参?ldquo;江苏省最美乡?rdquo;、/p>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文明热线?519-85680855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