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在我市作《敦煌石窟保护的70年历程》专题报告、/p> 王旭东主要从事石窟保护、古代壁画和古遗址保护、文化遗产监测预警与预防性保护等方面的研究。今年年初,王旭东接任敦煌研究院院长、/p> 昨天,王旭东通过大量珍贵的老照片,从敦煌及敦煌石窟、敦煌石窟艺术、敦煌石窟保?0年、敦煌研究院的未来四个部分,讲述了敦煌研究院几代人数十载坚守大漠,建立和发展敦煌文物保护事业的风雨历程、/p> 王旭东首先介绍了敦煌与常州的渊源。上世纪40年代,常州籍着名画家谢稚柳、邵芳先后到达敦煌,从事壁画临摹和艺术创作;新世纪以来,又有局前街小学学生捐献零花钱用于敦煌文物修复的善举、/p>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敦煌保护也进入新阶段,保护理念和手段也更加先进。目前,敦煌研究院已启动实施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敦煌石窟文物永久保存?ldquo;数字敦煌项目,并初步建立起全面综合的敦煌石窟数字化工作体系。据了解,莫高窟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415尊,通过数字化处理, 可以使壁画彩塑得到永久保存,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p> 同时,通过和美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专业机构合作,敦煌研究院逐渐建立起一套成熟的壁画保护修复工艺和规范,并培养出一批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壁画修复人才,防治壁画的起甲、变色、脱落等不同病害?009年,国家古代壁画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敦煌研究院正式成立、/p> 而在未来,莫高窟保护将以预防性保护为主,通过轮换制,逐步加强洞窟开放的科学性,通过对二氧化碳等的检测,分析洞窟的接待能力,逐步减少外界对壁画的人为干预,从而延长壁画等历史遗产的寿命。同时,敦煌研究院还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为共同保护好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而努力、/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