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巧珍虽然走了,但她做过的那桩桩件件的好事,说过的那些话,仍不断被东头村的居民们谈起、/p> 20年拥军情不变,让战士感受家的温暖 20年来,驻东头村社区地段的武警中队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连驻地也更换了,但许巧珍拥军情一直没变。每逢元旦、春节、八一、中秋、新兵入伍、老兵退伍等重要时节,她总会来到警营,看望官兵们,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爱兵奶奶 南大街街道双拥办干事边晋兰告诉记者,20载的拥军情,要从许巧珍初任东头村居委会主任那时说起、/p> 那一年,常州市正在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地处市中心边缘的东头村是老小区,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光卫生死角就有好几十处。许巧珍带头做起,又发动社区居民一起来做,由于大部分居民年纪都大了,拖不动这些垃圾,大家都很急,许巧珍想到了与东头村一墙之隔的武警常州第十二中队,就去找中队指导员请求支援、/p> 没想到,第二天,武警第十二中队就派出70多名战士来到东头村,不仅清扫了几十车垃圾,打扫干净和清理了楼道,还把小区花坛里的杂草除尽,连屋顶上的垃圾也打扫得干干净净。短短两天时间,东头村面貌一新。当时,小区里还没有路灯,到晚上就黑乎乎的一片,不少下夜班的居民都提心吊胆。武警中队指导员知道这一情况后,主动每天晚上都派战士到社区执勤,增加了居民的安全感。搞卫生、执勤,一个个年轻战士的身影,深深地印在了许巧珍的心里、/p> 从此以后,每年逢年过节,许巧珍总会带着东头村的居民们去军营,或请战士到社区来一起联欢,与战士一起包饺子,聊家常,让战士们感受家的温暖、/p> 她的关心,让他重拾生活的信心 采访时,一?0多岁的男人,一直默默无语,到最后他才开了口。他是社区工作人员找来帮忙负责供应茶水的,他说,他也想说说心中的许书记、/p> 他叫纪祥洪,曾是一名缺乏生活信念的无业居民。纪祥洪8岁就随全家下放溧水乡村。回城后无工作,一直在广化菜场做点小生意维持生活。儿子念小学时,他生意陷入困境,生活日渐艰难。许巧珍了解到掌握情况后,送来衣服,为他争取到低保,才使他的生活未陷绝境。发生房屋纠纷后,许巧珍又忙前忙后,帮他申请到了廉租房、/p> 渐渐地,纪祥洪只要可能,就会主动在社区活动中出点力。如帮着做做门卫、帮着修理损坏的大门。他想用自己的行动,让许巧珍感觉到自己的精力没白花,好人也该有好报。看他做得这么起劲,有时,许巧珍要塞给他钱,他都会婉拒。他说,我也想像您这样,为其他人做点事?rdquo; 更令他感动的是,许巧珍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还没忘记对他的关照,托人给他送上一件御寒的羽绒服?p# 身边人眼中的许巧珌/p> 从她的同事、亲人、朋友和社区居民的口中,我们得以了解这个全国最年长?ldquo;小巷总理许巧珍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点点滴滴、/p> 何娟,吊桥路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她是我入行的导帇/strong> 刚入行,许书记就坦白跟我说,社区工作担子重、责任大,而且收入较低,让我再考虑下、/p> 我决定留下后,许书记带我在社区里转转,走在社区的路上,许书记的眼睛好像自带扫描仪,路边的一棵杂草、一块碎砖都逃不出她的眼睛,她会立即蹲下身清理干净,身手比我这个年轻人还敏捷;走进居民家里,无论是老居民还是租房客,她都和人家像亲戚一样打招呼、聊家常,甚至连哪家小孩前几天生病挂水、哪家的下水道不通畅都知道、/p> 居民什么事都和她讲,夫妻吵架都要找她评评理。那段时间我天天都在琢磨,都说百姓百姓百条心,为什么一个千把号人的社区却如此高度一致地接纳她、认可她、信赖她。后来我终于明白了,她真心、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居民,遇到事从不推诿、/p> 胡建刚,许巧珍的小女婿:她非常地爱家人,但她太忙亅/strong> 妈妈?3岁进纺纱厂当童工?994年退休到社区工作,到今年为止,已经整整工作了69个年头。如果按工龄算的话,已接近平常人的两倍、/p> 妈妈对自己很苛刻,但对居民却很大方。她当社区干?0多年来的工资奖金都用在了贫困居民身上和社会公益事业上。住院期间,亲戚、朋友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送给她的礼品,她也转送给社区困难居民、/p> 在社区工作二十多年来,妈妈每天七点半准时到社区上班,下班的时间却从没准点。她是个慈祥的老人,非常非常地爱家人,但她实在是太忙了。我老丈人中风几次,行走不便。妈妈为了不影响社区的工作,每天早晨五点半就起床,做好家务活,安排好我老丈人、/p> 有一次我老丈人发病,妈妈好不容易把老爷子挪到轮椅上打电话给我哥哥。还没等哥哥赶到家,妈妈接到电话说社区的孤老已经处于弥留之际,妈妈留下一张纸条给哥哥,就匆忙赶到社区,为孤老张罗后事、/p> 景晓黎,记者:她像一个巨大的能量溏/strong> 2003年,我作为一名跑钟楼区的记者,认识了许巧珍书记、/p> 十多年来,每年大年初一上午,我都会到东头村给许书记拜年,陪她给社区的贫困居民,积极分子发慰问品。她为社区贫困户准备的礼物总是特别实在、非常丰富:猪腿肉、大青鱼、咸鸭、水果、米油面,还有鸡蛋。慰问金,从十多年前的每户两三百元,到这两年的每户一两千元、/p> 许巧珍的慈善征募工作,从最初的主动寻求社会赞助,到很多单位个人深受感动,纷纷主动参与其中。其中包括属地企业、钟楼的一些机关单位、领导个人,连那个她经常去买玩具的九洲服装城摊主、下岗女工黄玉凤,知道许巧珍的善举后,再也不肯收钱了、/p> 许巧珍就像一个巨大的能量源,把周围人吸引过来,和她一起发光发热、/p> 汤杰,钟楼区南大街街道党工委书记:她的精神,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旵/strong> 有时我也会听到有社区干部嘀咕,小区环境我们也在管,居民活动我们也组织,生活困难的,我们也帮着申请低保,逢年过节我们也上门慰问,可为什么同样的事许巧珍做起来就特别让居民认可?我跟他们说,因为你们把这些事当作是工作,是在完成任务,而许巧珍却把这些事当作是自己的本分,是自觉做、用心做,不做好不停手、/p> 有人说,许巧珍是老一?rdquo;的人了,固然可敬,可现实没法学。但从我的接触中,她的责任担当和奉献精神精神,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p> 祁红,社区居民:几十年一心为民造福,将个人利益置于身外 她几十年如一日在社区书记位置上,一心只为民造福,将个人利益置于身外、/p> 许书记有一件伴随着多年的宝贝,就是民情日记。日记上记载着社区党员情况、贫困户家庭帮扶情况以及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社区服务当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走访时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等,还有各相关单位的联络电话。可以说,她?ldquo;民情日记就是一部社区发展史、是她服务居民群众的点滴记录和倾心为民、辛勤工作的真实写照?p# 许巧珍说过的诜/strong> 1.到社区工作,每天打交道的多是困难居民,服务他们一定要将心比心,做到真心、热心、细心、耐心、/p> 2.在工作面前不讲年龄,只要自己肯努力,年轻人能做的事我一样做得好、/p> 3.一个人的能力就这么多,只要自己尽心尽力了,每天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在工作上,用到居民身上,就会感到这一天没白过、/p> 4.自己也是老人了,为社区老年人服务,有点苦有点吃力,但能让社区老人享受到晚年的快乐,我心里特别开心、/p> 5.常州福利院的小朋友生下来就很不幸,我们要像对自己的小孩一样关爱他们,让他们小小年纪就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p> 6.常州武警第十二中队的战士不容易,为了常州的平安,他们离开了父母,我们要像亲人一样常去望望他们,送去家的温暖、/p> 7.这么多年了,我与社区居民有了很深的感情,自己苦点、累点没关系,我留下来就是想多帮他们一点、/p> 8.你们不要老坐在办公室,要经常到居民家里去,你们不去怎么知道他们想什么、要什么?(许巧珍经常把工作人?ldquo;赶到小区,让他们去了解民情) 9.居民到社区都是遇到急事、难事和烦事,我们一定要把他们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不能嫌烦,更不能推和拖,能办的立即办,一时办不了的说明原因、/p> 10.要带?0?0后社工,让他们快快成长、/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