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9/span>首页>>文明出行>> 内容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 瞻仰者突?00万人欠/td>
发布日期?015-07-07 来源:文明网 浏览次数9span id='hits'>字号【大?/a>導/a>【/td>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是依托纪念新四军江南指挥部这一重大历史史实而建立的革命纪念馆,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江苏省廉政教育示范基地、江苏省校外德育基地,馆区内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该纪念馆坐落于溧阳竹箦镇水西村,占地40000平方米,其中展厅8000平方米。现有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司令部旧址、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史料展览馆、纪念广场、陈毅元帅诗词将军法书碑廊、毛泽东像章陈列馆、新四军廉洁思想教育馆等景点供参观、/p>

  1938年夏,粟裕、陈毅、张鼎丞分别率新四军先遣支队和第一、第二支队,相继从皖南挺进苏南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次年秋,陈毅率第一支队司令部进驻水西村。同?1?日,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领导机关合并,在水西村成立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陈毅任指挥,粟裕任副指挥,罗忠毅任参谋长,刘炎任政治部主任,钟期光任政治部副主任,统一领导第一、第二支队和苏南地方抗日武装、/p>

  在敌顽夹击极为复杂、险恶、艰苦的环境中,陈毅、粟裕等在这里坚决遵照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并从苏南抗日斗争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rdquo;三大法宝,完成了党中央赋予的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rdquo;的战略任务,创建、巩固和发展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并为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形成奠定了基础、/p>

  由于新四军江南指挥部贯彻了党中央放手发动群众,独立自主地发展抗日力量的方针,从初入苏南时?000余人发展?4000余人,并改善了装备,大大提高了战斗力,后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劲旅,同时也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从事党政军群工作的干部和人才、/p>

  1940年六七月间,陈毅、粟裕率领其主力渡江北上,投入了开辟苏中、发展华中的斗争,留下第二支队在茅山地区坚持抗日反顽斗争,对外仍以江南指挥部的名义活动,直至抗战取得最后胜利。因此,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的成立,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上的一件大事,在党史、军史上占有重要一页、/p>

  新四军用鲜血染红过溧阳这片土地,经历了安中里战役、清水塘战役、水西保卫战、塘马战役等。至今,许多新四军老战士仍十分怀念水西时期的峥嵘岁月,并予以高度评价,新四军第二团团长、开国中将王必成说:没有水西村,就没有茅山根据地,就没有东进,就没有苏北根据地,也就没有黄桥战役的胜利!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自1979年开馆以来,每年都有大批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前来瞻仰、接受教育,截至目前已接?00多万人次、/p>

  最悲壮的一次战?mdash;

  3000日军突袭塘马

  塘马战斗,发生在溧阳别桥镇塘马村,是新四军在苏南与日军作战中最为悲壮的一次战斗、/p>

  1941?1?8日凌晨,日军步、骑、炮?000余人,分3路合击新四军?师第16旅旅部、苏南党政机关驻地塘马村、/p>

  新四军第6师参谋长兼第16旅旅长罗忠毅和政治委员廖海涛,指挥部队阻击敌人,掩护旅部及党政机?000余人转移。第48团第2营和旅部特务连与敌人浴血奋战。敌人凭借猛烈炮火作掩护,数次发起冲锋,均被新四军击退、/p>

  领导机关撤出塘马后,罗旅长、廖政委迅速率特务连及48?营两个连转移到塘马东南王家庄,继续抗击敌人,掩护机关转移。敌人跟踪追击,罗忠毅和廖海涛身先士卒、坚守阵地,与敌人展开血战,终因寡不敌众,陷入重围、/p>

  战斗持续了一整天、/p>

  到天黑时,罗忠毅被子弹击中头部牺牲。廖海涛负伤后肠子流了出来也顾不上包扎,捂着腹部继续与敌人作战,最终壮烈牺牲、/p>

  塘马之战,粉碎了敌人企图消灭?6旅旅部和苏皖区党政机关的阴谋,毙伤敌?00余人。罗忠毅、廖海涛?70位英烈殊死抗日、浴血奋战的光辉范例,为抗日斗争奏响了一曲壮烈的凯歌、/p>

  最艰难的岁?mdash;

  粟裕教女战士搭草棙/strong>

  1939年初冬,新四军第二期速记班结束了、/p>

  陈模、罗伊、楚?人被分配到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工作、/p>

  当时,人多住房少,房子不够住,粟裕亲自教女战士搭建草房子。他告诉她们,利用祠堂前面宽阔的走廊和粗大的圆形木柱子当骨架,先用竹竿、稻草编成一块块约三尺长、二尺多宽的长方形草块,再把这些草块编搭起来,作为房子的墙壁,中间再开一个小窗子、/p>

  女战士心灵手巧,编得整整齐齐、/p>

  草房搭好后,大家都很高兴,都夸草房温暖、舒适又别致。粟裕说,这是他在三年游击战争中学到的本领,那时,他们在深山密林中就是自己搭草棚子住的、/p>

  在敌伪顽我四方错综复杂的苏南斗争形势下,新四军指战员在水西村充分发扬红军精神,紧密依靠群众,与群众同甘共苦,度过了物资匮乏的艰难岁月,走向了战斗的胜利、/p>

  军民关系最密切的故事之一

  开明士绅的拥戴

  对于溧阳的地方士绅,陈毅亲自与他们广泛接触,以礼相待,宣讲党的统战策略,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p>

  金坛社头张村(抗战时该地属溧阳县管辖)的陈湘甫,是前清秀才,也是一位声望较高的开明士绅。他看到新四军抗日爱民的义举,加上结识了陈毅,一改观望态度,热忱拥护新四军、/p>

  陈湘甫的儿子陈练生,也经陈毅的教育和帮助,改正了嫖女人、抽大烟的恶习,参加了新四军,还入了党,后担任溧阳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为此,陈湘甫十分感激,更加积极地帮助新四军、/p>

  皖南事变后,国民党顽军和溧阳县常备队侵入张村一带,杀害了在当地休养的10多位新四军伤病员,烧毁了陈湘甫家的房子,并威逼陈湘甫写下声明反对共产党,陈湘甫不顾个人安危,予以严词驳斥、/p>

  最甜蜜的情感故?mdash;

  陈毅磊落气度打动张茜

  陈毅认识张茜,是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期间、/p>

  当时,张茜是新四军服务团的演员,陈毅对其一见钟情,但张茜觉得不合适。然而,在长期的战斗生活中,张茜对陈毅的战绩、政绩、人缘和个性逐渐了解,特别是她诵读陈毅的梅岭诗章后,心中充满了对英雄的倾慕、/p>

  于是,一对抗日志士在战斗间隙倾心而谈,陈毅敞开心扉讲起了自己的战斗经历和历经磨难的情怀,他光明磊落的气度深深打动了张茜的心,两人之间的距离逐渐拉近、/p>

  不久,张茜接到陈毅写给她的一首情诗《赞春兰》:

  小箭含胎初出岗,

  似是欲绽蕊露黄,

  娇艳高雅世难觅,

  万紫千红妒幽香、/p>

  张茜看完,感到无限幸福。她庆幸经过交织着血与火的考验,终于找到了忘年知己。她决心与陈毅结为生死之交、/p>

  1940?月的一个夜晚,陈毅与张茜在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驻地溧阳水西村举行了简朴的婚礼,结为革命伉俪、/p>

  如今,在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司令部旧址内,还原样保留着陈毅与张茜的婚房、/p>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文明热线?519-85680855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