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9/span>首页>>文明出行>> 内容
一个人一支笔,七年时光,描绘“笔尖上的常州“/td>
发布日期?015-06-04 来源:文明网 浏览次数9span id='hits'>字号【大?/a>導/a>【/td>

孟鹤群正在创作钢笔画《半山亭《/p>

  远处,群山叠翠,迤逶起伏;近处,流水淙淙,渔舟唱晚;山谷间,云雾缭绕,如梦如幻。一幅《溪山烟云》,把你的思绪带入了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中。再来看这幅,街角一株茂密的法桐,街边一排白墙黑瓦的老式店铺,三三两两的小贩在青石路面缓步而行,提篮叫卖。这幅《双桂坊》,又把你带回了那久远的老常州。看意境,仿似中国画,再看笔触,却又层次递进,纤毫分明,比中国画多了一些硬朗、/p>

  它叫钢笔画,起源于欧洲,?9世纪中叶已开始形成独立画种,梵高、马蒂斯、伦勃朗都有钢笔画佳作。在常州,有一位叫孟鹤群的老人,用钢笔画特有的线条,画说常州,记录下一个老常州人眼里的家乡变化、/p>

  七年前开始,专注描绘笔尖上的常州

  孟鹤群出生于1949年,退休前,在企业的工会工作。从小,他就喜欢写写画画?0岁那年,他到苏北大丰的一家农场当知青,一待就?0年。有位朋友送了他一本钢笔画的书,让他和钢笔画结了缘。除了劳动,只要一有空闲,他就会翻看这本书,并且开始尝试画钢笔画。小河、田间、村民,还有知青生活,都是他的创作灵感的源泉、/p>

  1973年,孟鹤群有机会到盐城师范进修了近一年,毕业后,到农场学校做了一名美术老师?979年,他回到常州,进入企业的工会工作。这期间,对于钢笔画,拿老孟自己的话来说?ldquo;扔扔拣拣,拣拣扔?rdquo;,但始终没有真正放弃、/p>

  2005年,全国举办了第一届钢笔画邀请展,老孟送去?张小作品,全部入选?008年,他开始创作大型的钢笔画作,一幅《龙城风韵》,?3645厘米,伏案画了两个多月,入选了全国第二届钢笔画展、/p>

  这一年,红梅公园面向市民免费开放,老孟经常去转转,觉得拓建后的红梅公园打破了原来的格局,变得更美了,这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他觉得,常州的城市发展很快,应该用画笔把它记录下来;而逐渐消失的老常州风情,又让人如此怀念,也要用画笔记录下来,要不然就太遗憾了。从此,老孟的画笔,开?ldquo;聚焦于常州的道路、桥梁、绿化,以及记忆中的街巷、民?hellip;

  笔锋浓淡间,画出传统国画的韵呲/strong>

  为了让笔下的画作真实而有韵味,老孟常常跑到现场去拍照、采风,回来再根据照片写生构图,比如新运河上的大桥,他要分别跑到桥上、桥侧,还有桥的两头观察,找不同的角度构思。他笑着说,前几年刚到新北区采风的时候,骑上电瓶车从清潭的家里出发,奥体中心、大剧院、恐龙园一家一家跑过来?ldquo;新北区的变化太大?rdquo;,有好几次迷了路,不知道怎样回家了,只好把车推到路边问警察、/p>

孟鹤群钢笔画作品《常州大剧院《/p>

  而对于渐渐消失的老常州景物,除了查找资料,很多还需要靠回忆。最近,老孟正在创作一幅《半山亭》,手头能找到的素材只有半山亭的局部画面,老孟加入了自己的回忆,尽量还原半山亭全貌、/p>

  老孟的作画工具很简单,一支美工钢笔、几瓶墨汁。他说,每瓶墨汁调成不同的深浅,便于画面表现,而将墨水改成墨汁,画作不易褪色,便于保存。老孟还对钢笔进行了改良,坚硬的笔尖加粗、弯曲,给作品带来了柔情。在创作手法上,老孟的钢笔画艺术又有新的突破,他尝试着在生宣纸上创作钢笔画,并把中国画的散点透视和留白技法引入其中,点线运用果断肯定,黑白灰块面处理合理,他的作品,既有钢笔画特有的线条、笔触之感,远看又有中国画的韵味、/p>

  将近10年心血,老孟的《常州如画,画说常州》已经有?20幅钢笔画作,他的笔下,大到常州城区全景图,小到恐龙园的雨林,文化宫教堂的尖顶,淹城的龙珠龙翼,文亨桥的斑驳青?hellip;每幅画都清新、雅致,而又意趣盎然。他的画作近几年相继入选全国钢笔画展,其中巨作《武夷溪峰》(21680厘米)获银奖;《水乡古镇》获优秀奖,入编《中国钢笔画精品》、《钢笔画优秀作品集》;《泰山天街》入选首?ldquo;华程?rdquo;中韩美术作品交流展;宣纸钢笔画《庐山风光之一》由刘海粟美术馆收藏

  老孟说,钢笔画是个非常小众的画种,但是,爱上了,就再也分不开了?rdquo;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文明热线?519-85680855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