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9/span>首页>>文明出行>> 内容
与时间赛跑,?0位常州抗战老兵故事永存
发布日期?015-05-19 来源:文明网 浏览次数9span id='hits'>字号【大?/a>導/a>【/td>

  59岁的毕桦?2岁的孔匡建最近很忙,毕桦说,他们在和时间赛跑。今?月,毕桦开始寻?0位常州地区的抗战老兵,分别为他们每人拍摄一?0分钟左右的纪录片,至今,两人已拍摄到21位黄埔老兵的视频资料,初步制作完成16部纪录短片。下一步,两人将着手为14位新四军抗战老兵拍摄短片,最终将30部纪录片上传至国内视频网站,他们希望通过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警示世人勿忘国耻、/p>

毕桦(右)和孔匡建(左)与茶山抗战老兵合影

  抗战情结

  2013年是抗战胜利68周年,当?0月,毕桦在媒体上看到了金坛老兵周玉云的报道,被这位90多岁的黄埔女兵的精神所感染,加上从小就喜欢看《地道战》等抗战影片,有浓厚抗战情结的他有了一种冲动:去看看周玉云,为老人拍一部小型纪录片。当?1月,毕桦一个人带着摄像设备四赴金坛,拍摄了老人的日常生活、自述等场景,最终在2014?月制作完成了题为黄埔女兵黄埔?rdquo;的短片,上传到搜狐网,引来网?ldquo;围观、/p>

  2014??日,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仪式上,习近平主席与常州籍新四军老战士焦润坤、少年儿童代表一起,?ldquo;独立自由勋章雕塑揭幕。当??0日,焦润坤返常寻根,毕桦全程跟拍并制?ldquo;抗战老兵焦润?rdquo;专题片。短片播出后,他接到亲朋打来的褒扬电话,由此更坚定了他为抗战老兵拍片的想法、/p>

  今年3月初,毕桦从抗战历史研究会、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获取了筛选过?0位抗战老兵的名单,开始一一寻访?p#

  六赴嘉泽

  105岁的赵增熊是黄埔抗战老兵,武进嘉泽人,飞行教官。今?月,毕桦和孔匡建从常州驱车赶到嘉泽寻访、/p>

图为105岁的赵增熊老人

  老人孤身住在一间老屋,妻子早年在台湾去世,唯一的女儿在台湾生活,老人由保姆照料。说明来意后,赵老很高兴,拉着他们长聊。原来,解放前老人送妻女去了台湾,自己却选择弃暗投明,解放后还为新中国培养过第一代女飞行员。每每说到家庭,赵老都会情绪失控,老泪纵横,这时,保姆会示意他们中断拍摄,为此,毕桦和孔匡建先?次到嘉泽,才完成了视频拍摄。目前,这部短片仍在制作中,估计时长30分钟左右、/p>

  赵老是给毕桦印象最深刻的一位抗战老兵,他几十年孤身生活在故里,每天坚持写书法养身,虽105岁高龄,身子骨还很硬朗,最让毕桦感动的是,老屋二楼还保留着赵增熊妻子去台湾前的模样,每一件家什几乎都没动过位置,每天,保姆都会擦拭,足见老人与妻子的感情至深、/p>

  毕桦说,很多老兵因为年事已高,拍摄都要分34次完成,?月至今,金坛、溧阳他们就分别去过不下20次?p#

  寻访不停

  孔匡建是市心理卫生协会秘书长,今?月,他听说毕桦在寻访老兵后主动加入、/p>

  毕桦说,孔匡建没加入前,他去武进、金坛、溧阳都是乘公交车或大巴,每次都要拖一?0多公斤重的摄影箱。从3月至今,两人为做这件事累计已投入?万元,但他们觉得很值?ldquo;有一天,我忙到晚?1点才到家,妻子埋怨,我就跟她讲为老兵拍片的意义,她才没作声?rdquo;毕桦觉得,老兵越来越少,留下这些老人对抗日战争的真实回忆也是一种对历史的尊重,对后人很具教育意义、/p>

  2013年,为了拍摄周玉云,毕桦自学了视频后期制作技术?月至今,两人已累计拍摄了21位抗战老兵,形成的视频数据资料?0多个G,毕桦说,拍摄时,不少老兵因为年事高耳朵背,经常会回答错位,问一个问题,回答3遍,有时还和第二个问题混在一起,后期制作就很麻烦?rdquo;后来,毕桦每次去拍摄都会专门带个录音笔,对音频单独采集,后期再用软件拼接,解决了这一难题、/p>

  毕桦说,现在两人又有了一个新想法,希望找到抗日战争时期目睹日军在我市暴行的老人,拍摄一些视频资料。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可以直接与毕桦(18912329756)联系、/p>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文明热线?519-85680855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