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9/span>首页>>文明出行>> 内容
带着扎肝、雁来覃赴浙江椒江陵园探?2位烈?/td>
发布日期?015-04-15 来源:文明网 浏览次数9span id='hits'>字号【大?/a>導/a>【/td>

  清明时节祭英灵,烈士后人见精神?955??8日,解放一江山岛的战斗打响,这是我军海陆空三军首次联合作战,战斗中?2位溧阳籍战士英勇献身。为纪念烈士牺牲60周年,近日,史荣喜、陈和平两位老人带领烈士后人组成的亲属团,共赴浙江台州椒江烈士陵园,祭奠先烈、/p>

  31年寻亲路

  1951?0月,为动员村上的青年参军?2岁的溧阳市竹箦区濑阳乡团委书记史鼎带头报名应征?0月下旬,史鼎告别父母和新?8天的妻子随部队入朝作战,保家卫国。次?月,伴随着女儿出生,史鼎光荣立功的喜报也寄到了家中,爷爷灵机一动,给小孙女取名荣喜?955 7 月,史鼎的妻子沈秀华从乡干部手中接过了革命军人烈士证书。史鼎是在解放一江山岛的战斗中牺牲的,可他的遗骸埋在何处,沈秀华和她的家人却无从知晓。每年清明节,沈秀华和家人就在村口,面向东方,焚烧纸钱,祭拜亲人。这样的情形持续了几十年、/p>

  1970年,溧阳余桥乡的陈锁庆应征入伍来到了浙江,进入了史鼎生前的老部?0军。在一次解放一江山岛战斗的纪念活动上,陈锁庆忽然发现椒江烈士陵园中的一块墓碑上刻着烈士史鼎的名字,?ldquo;溧阳濑阳史家?rdquo;这几个字。史家村离余桥乡不远,陈锁庆在回家探亲时,把在浙江看到史鼎墓碑的事告诉了沈秀华一家人、/p>

  1982年清明节前夕,在陈锁庆的带领下,史荣喜陪同母亲前往浙江扫墓。在史鼎牺牲27年后,沈秀华母女俩首次踏上了远赴浙江的祭奠之路。祭拜时,烈士陵园管理处的同志告诉她们,陵园里共?2位溧阳籍烈士,多年来一直没有亲人前来祭扫。听了他的话,母女俩找到其他11位烈士的墓碑,并记下了每一位烈士的姓名和地址、/p>

  从浙江回到溧阳后,史荣喜便开始了她的寻亲工作。上世纪80年代,联系大都靠写信,史荣喜只得根据记下来的地址,一家一家地写信寻找烈士亲人,可除了退信,没有一点收获?002年以后,在溧阳市民政局、公安局、乡镇、企业一些好心人的大力帮助下,越来越多的烈士亲属被找到?012??6日,随着最后一位烈士王学成的亲属被找到,史荣喜终于走完?1年寻亲路、/p>

  60周年祭奠惄/strong>

  为了纪念解放一江山岛战?0周年,年过六旬的史荣喜早在今年春节过后,就早早地忙碌开了。她不仅和每家每户联系,共同商量清明节扫墓事宜。在史荣喜的精心组织下,一辆开往春天的大巴车,在潇潇春雨中从溧阳向浙江出发了、/p>

  在祭奠烈士的亲属团中,有3位可爱的小女孩,她们都是烈士的第四代亲属?2岁的小王琛这是第二次跟着家人来浙江给其太公公扫墓了,她说太公公陈文浦是自己心目中的大英雄,一定要来看看他。来自革命老区竹箦镇后周村的小女孩叶冰茹对太爷爷叶成林、叶福伢兄弟俩争着参军的故事特别感动。据悉,长眠在椒江烈士陵园的12位溧阳籍烈士分别叫王法其、王学成、叶福伢、史鼎、沈金保、陈文浦、周茂生、郑锁海、龚宜成、潘家才、薛洪生、马同德。他们牺牲时的平均年龄只?6岁,最大的32岁,最小的薛洪生,牺牲时刚?8岁?2个人中,8位未婚,已婚?人中,有3人留下了子女、/p>

  苍松翠柏中,缠绵春雨里,12位溧阳籍烈士的墓前,祭奠团成员用各自的方式祭拜先烈、寄托哀思。有的拿出了带来的全家福照片,有的摆上了家乡美食溧阳扎肝?ldquo;雁来?rdquo;,有的在墓前的松柏上洒上了从家乡带去的泥土和家门口河塘里的水,有的则拿出塑料袋,装上从墓前抓的泥土,准备带回溧阳、/p>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文明热线?519-85680855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