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9/span>首页>>文明出行>> 内容
府东社区居民自建微信群“刷”回20年前邻里惄/td>
发布日期?015-01-26 来源:文明网 浏览次数9span id='hits'>字号【大?/a>導/a>【/td>

  20年前,邻居谁家包了馄饨、煮了团子,热情的主人会端着热腾腾的食物挨家挨户送上一碗;而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一层层的高楼似乎隔断了曾经温暖的邻里关系、/p>

  现在,湖塘镇府东社区新城公馆509幢的居民,自发建起了一个微信群509邻里一家亲,重?ldquo;?rdquo;回了20年前的邻里情、/p>

  谁家做菜少块姜,微信群里喊一?/strong>

  我先后住?个小区,还是第一次感受到这么亲密的邻里关系?rdquo;来自北方的胡红兰是位全职妈妈,家里有3个孩子。之前,这个家庭的夜晚一般是一家五口,可现在,每到周五、周六的晚上,总有五六个孩子聚在她家玩耍、/p>

  胡红兰的爱人好茶道,微信群里发一?ldquo;今天来我家喝?rdquo;,晚饭过后总有不少人敲开家里的大门。大人围坐一起聊天品茗,孩子们在一旁嬉戏玩闹,已经是很久没有的热闹了?rdquo;

  2014?1月初,楼道微信群的发起人之一陈晓丽将一张印有微信号的纸贴在了电梯里,陆续有楼里的居民加入进来?ldquo;谁家做饭时少块姜,微信群里发句话,马上就有人回你?rdquo;胡红兰说、/p>

  截至目前,这个微信群里已经有?6名成员,有上班族,也有经商族,还有不少家庭主妇。群里的求助信息越来越多,帮忙收个快递,给孩子借本课外书,推荐好吃的餐?hellip;互通有无间,邻里之间的感情迅速升温,大家还聚了几次餐、/p>

  资深妈妈和新妈妈,开?ldquo;拼养新模弎/strong>

  陈晓丽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最担心的是孩子会觉得孤单,我小时候住在乡下,孩子们都在一起玩,玩累了随便走到哪家坐下就能吃饭,那种感觉真的很好?rdquo;后来住到城里,大家同住一幢楼却互不相识,连见面打声招呼都难、/p>

  这个微信群建立后,我给孩子找了好多伴儿?rdquo;陈晓丽说,群里的妈妈们会相约带孩子们到户外一起活动,平时带着宝宝串串门,互相到对方家?ldquo;蹭饭。分享育儿经、互换零食玩具、交换食谱、帮忙带宝宝、聊聊家庭琐?hellip;微信群建立起来后,妈妈们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开启了拼养模式、/p>

  带孩子其实挺寂寞的?rdquo;作为过来人的胡红兰说?ldquo;楼里一些家庭的孩子还小,全靠新妈妈一个人打点,大家一起带、一起聊天会开心一点,而且还能学到一些育儿经?rdquo;

  爱心捐助有了第一次就一发不可收

  2014?1月,凌青女儿所在的星韵小学组织了一次为白血病孩子献爱心的募捐活动?ldquo;患病的孩子就在我女儿隔壁班,我从老师的朋友圈里得知情况后,立刻在微信群里转发了求助信息?rdquo;凌青说,没想到大家如此踊跃,一周的时间里,群友们募捐了近万元、/p>

  献爱心有了第一次,就一发不可收?1?9日,群里又有信息传来,为庙桥初中一位贫困家庭的孩子募捐冬衣;最近,大家又在商量着为一个淹城中学的贫困学子募捐。所有求助信息均是群友们所见所闻,确保真实性、/p>

  事实上,早在数年前,府东社区就建有QQ群,但是活跃程度远远不够。凌青坦言,自己从来没有在QQ群里冒过?rdquo;、/p>

  自从509幢自发建立微信群后,社区不少活动都通过这个平台发布给这幢楼的居民,像上周举办的亲子阅读会,就是通过微信群通知的,结果他们楼来了不少人?rdquo;府东社区主任徐小琴说,社区正在鼓励其他楼的居民建立这样的微信群,一方面增进邻里感情,另一方面,这种符合年轻群体的沟通方式也让居民更多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ldquo;社区也会渐渐将一些工作搬到微信上,尝?lsquo;?rsquo;服务?rdquo;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文明热线?519-85680855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