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薛埠镇罗村村,大家只要说起吴志明,都会不由得伸出大拇指,说他是一位精明的新一代农民、/p> 上世?0年代,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逐步外出务工经商,土地出现抛荒现象,?974年出生的吴志明却没有随大流,始终坚持留守,因为在他的心中,这些祖祖辈辈耕耘的黄土地那可是金土?rdquo;。于是,这些年中,他相继在村里承包了土地160余亩,购买了拖拉机等农机开始了辛勤的耕耘,他的金土地也给他带来了丰厚的收益,让他初步完成了农机资本的积累。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入,农村务农人员进入老龄化,农业生产进入服务时代。武志明又审时度势,成立了罗村农机专业合作社。吸引股?2人,社员68名,注册资金达到35万元。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已投入资?20万元,合作社有中?台;插秧?2台;小麦条播?台(套);油菜移栽机2台;旋耕机12台;植保?台。有育秧生产?条,育秧面积18亩,秧盘45000张,提供服务面积2000亩。有3台粮食烘干机?0吨地?座,有每30小时提供45000公斤烘干服务的能力。有仓储、烘干、农产品展示,添置输送、装卸、包装、检验检测等设备,开展粮食加工、农产品销售及农资等服务;除了原承包的耕地外,又流转耕地450亩,并且明年计划再流?50亩,扩大生产经营规模、/p> 武志明在种田过程中,勇于实践农业新技术,他对农作物秸秆全量还田很感兴趣,他说:秸秆那可是宝,土地可喜欢了,一把火烧掉还污染环境,如果还田不但肥沃了土地,增加了土地有机质,能生产出优质农产品,而且还降低生产成本。武志明算了一本帐?014年水稻生产,由于秸秆还田,每亩少用化肥约90元,除去秸秆还田每亩增加成本25元,合作?80亩耕地一季就减少支出31000元以上、/p> 随着农机合作社的成立,武志明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依靠农业机械的强大优势,在黄土地的耕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不仅提升了农机化发展水平。而且通过开展机种、机收、植保等农机社会化服务,方便了农户,富了自己,促进了农机共同利用,有效地提高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各种新技术通过合作社提供的农机作业服务,得到示范、辐射和推广应用;另外农机合作社通过开展农机社会化作业服务,缓解了季节性劳动力紧张状况,解除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有效地支持和推动了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p> 20多年来,武志明在辛勤耕耘自己金土地的同时,没有忘记周围的众乡亲,他常说自己作为一名新一代的农民,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对那些贫困户、无劳力户,他都积极伸出热情之手,努力帮助他们,为他们排忧解难。他每年帮助他们义务耕地、收割,累计免除服务费用一万多元。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13年,武志明当选为农机科技示范户,由于成绩突出,当年就评为优秀示范户、/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