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9/span>首页>>文明出行>> 内容
戚区创新社会治理:用好社会组织有生力野/td>
发布日期?015-01-08 来源:文明网 浏览次数9span id='hits'>字号【大?/a>導/a>【/td>

  记者昨天获悉,戚墅堰区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积极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结出硕果,2014年成为全省法治创建工作先进区、/p>

  不仅如此,该区还连续6年获得江苏省社会治安安全区称号,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年零记录,公众安全感和法治建设满意度连续多年保持全市前列、/p>

  近年来,外来人员逐年增加,如何让他们融入地区,并共同参与社会治理,是必须面对的问题。戚区把社区群众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主体,大力拓展了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有效渠道、/p>

  潞城街道东升村委成立?个新市民自治示范区。新市民自己能解决的公共事务,由群众自我管理解决;超出新市民能力范围之外的事务,由政府、村委协助共同解决。新市民们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很快融入当地社区和村委,大量问题得到顺利解决,其中,40余名新市民子女实现就近入学,百余名新市民获得免费技能培训并实现就业、/p>

  丁堰街道?300余名水族来常务工人员,绝大部分来自贵州省三都县。他们不会说普通话,沟通有困难,街道建立水族联络员队伍,请有文化、有威望、愿沟通的水族人担当联络员;水族群众的居住环境不好,街道投?50余万元,对少数民族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实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由于大部分水族妇女没有正式工作,丁堰街道投?5万元设立创业基地常州市金凤凰水族马尾绣品有限公司,目前,马尾绣坊一个月能收集上百幅绣品,大大增加了水族妇女的收入。丁堰街道常丰村委潘永贤水族人民调解室由水族新市民潘永贤自发担任调解员,无偿为水族群众调解矛盾纠纷、提供法律咨询,每年调解20余起、/p>

  戚区还率先建成了网格化管理、信息化运作、集约化服务集于一体的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中心,为全区社区矫正对象、刑释解教人员、戒毒人员、问题青少年等特殊人群,提供管理稳控、矫正教育、技能培训、公益劳动、临时救助等一系列服务。该中心成立以来,已?100余人次特殊人群提供了排查、帮教、矫治、管控等服务管理,并且把1094名特殊人员纳入统一的服务管理体系,成功化解涉及特殊群体的矛盾纠?5起,协调帮助92名特殊人员踏上了工作岗位,实现了特殊人群管理零失?rdquo;和服?ldquo;零距?rdquo;、/p>

  通过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创新,解放和增强了社会活力,戚墅堰区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创成率达到100%,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创成率达?3%,省级和谐社?00%达标、/p>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文明热线?519-85680855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