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社区?个商业小区,今年一年收到的信访信件只有3封,要求进行调解的居民矛盾只?起。这个数?年来最低!戚墅堰区潞城街道公园壹号社区调解主任张翰昨天说,这其中最大的功劳,是今年起实行的一村一律师、一社(区)一律师制度、/p> 近年来,随着戚墅堰区建设加快,经济社会活动频繁,下属村委、社区的矛盾纠纷日益增多,调解人员逐渐感到力不从心。为此,该区于今?月启动了一村一律师、一社(区)一律师社会治理现代化探索工程,尧典、恒韵、求?家律师事务所?8名律师与辖区18个村和社区结对挂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业的法律服务。每个村和社区都与律师事务所签订合作协议,由律师事务所向其派驻律师,确保每一个村和社区都?名、/p> 张翰今年52岁,从事社区调解工作15年,是出了名?ldquo;老娘?rdquo;,但有时也会碰钉子。今?月,一居民找到社区,说自己的奔驰车被高空坠物砸坏了,他认为社区未尽到管理职责,所以应该由社区赔偿损失。张翰几次劝说,都被对方挡了回去。与该社区结对的律师黄芝伟介入后,与当事居民先后联系?次,告知其社区居委会是基层自治组织,没有看管车辆的职责,如能确认侵权责任人,则由侵权人赔付;如无法确定,可按照物业合同,由物业公司承担责任。当事人服气了,终于找到物业公司协商解决、/p> 张翰说,虽然自己是个老调?rdquo;,但一直只是做和事佬。实行一村一律师后,她经常找黄律师取经,碰到问题往往迎刃而解。她说:这么多年来,我从来没有感到自己说话像现在这样有说服力,用专业的法律知识调解,是真正管用?rdquo; 驻村和社区的律师每月定期半天到村和社?ldquo;坐堂问诊,而平时接到法律服务需求,3个工作日内予以受理并提出法律意见。半年来,全区律师接受居民来电来访法律咨?2件,协助调解纠纷29件,举办专题服务活动15场,解答法律咨询、发放法律资料和便民服务卡、无偿服务群?400多人次。全区村和社区今年信访总量比去年下降了50%,未调解矛盾下降?0%、/p> 黄芝伟律师表示,作为基层自治组织,村委和社区承担着大量的社会管理任务,但往往缺乏法律方面的专业人才,我们介入后,弥补了他们的不足,不但依法化解矛盾纠纷,还要为全区群众开展法律知识普及,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精神,随着时间的延长,它的效果还将会更加明显、/p> 据了解,各村和社区全年的律师服务,由区政府统一购买、/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