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个集装箱车队满载着草木香味的地板,从我市洛基木业公司浩浩荡荡开出?ldquo;这批秸秆复合地板全部出口加拿大,虽然价格比实木地板高?成,但订单不断,今年销量猛?0%?rdquo;公司董事长沈鸣生兴奋地告诉记者,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稻麦秸秆人造板制造技术与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甲醛零释放?rdquo; 在常州,动秸秆脑筋的远不止洛基一家。方圆再生能源公司采用新技术,用秸秆生产固体燃料,热值与煤炭相当,产品供不应求,日前通过本报发布信息向全市及无锡、镇江收购秸秆。林泉建材厂上月投产新项目,在湖底清出的淤泥中掺入秸秆粉作内燃,生产环保墙砖,全年需用秸?万吨以上。还有更多企业则用秸秆生产有机肥和蘑菇等、/p> 不仅是秸秆,市经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市一年消化各种废物已超过1000万吨,它们都转化成了各类新型产品?rdquo;转型升级,不仅要瞄准高大?rdquo;,也要眼睛向下,盯住物资再生利用经济。常州不但用足用好国家在这方面的各项鼓励政策,还作出更多引导,连?年由市委书记带队,每年组织百余家企业开展产学研科技长征大型活动,将此列入重要课题,遍访各地高校和科研院所,不少企业掌握科技金钥?rdquo;后,走上再生经济之路。目前,仅申报享受国家层面政策的企业就有110家、/p> 如今在常州,再生经济已经全方位展开,并且一箭双雕解决了现代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三大环保难题 首先是堆积如山的建筑垃圾成为资源,有了最佳去处。记者在我国第一个建筑垃圾综合再利用项目常州绿和环保建材厂看到,5条大型生产线高速运转,建筑垃圾100%转化生产出再生建材骨料,已消化武进城区所有建筑垃圾。该公司二期工程即将上马,年处理能力将达250万吨。而全市还有更多建材厂,则把这类废料转化生产成其他新型环保建材、/p> 其次是餐厨垃圾。在我市卡特新能源公司,依靠自主开发的新技术,向全国收?ldquo;地沟?rdquo;,制作生产生物柴油,今年在大连再生资源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我国生物柴油领域第一只金融产品。今年该公司消化地沟?rdquo;高达12万吨,生产生物柴?0万吨,利?亿多元、/p> 城市绿化管理中产生的大量残枝败叶何处去,同样令人头疼。我市绿化部门在全省首开先河,与上海交大合作研发绿化垃圾再生利用新技术,新北?000吨绿化垃圾已全部转化成优质绿肥。目前,常州正在制定规划和技术标准,让全市每?万吨绿化垃圾也都这样再生利用、/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