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xiuzhiben.com/wenming/uploadfile/wmw/0911/20180911092828855.jpg)
主城区慢行系统结构图 板块1:新藻江河以西、京杭大运河以北区域 板块2:新藻江河以东、北塘河以北区域 板块3:横塘河、北塘河、关河围合区埞/p> 板块4:横塘河以东、京杭大运河以北区域(城东片区) 板块5:南运河以西、京杭大运河以南区域(城西片区) 板块6:老城厢区域,即关河古运河围合区域(老城区) 板块7:南运河以东、老运河以南、采菱港以西、新运河以北(茶山、兰陵街道区域) 板块8:采菱港、老运河、新运河围合区域(雕庄片区) 板块9:南运河以东、新运河以南、采菱港以西区域(武进城区) 板块10:新运河以南、采菱港以东区域(遥观镇区域(/p> ![](//www.xiuzhiben.com/wenming/uploadfile/wmw/0911/20180911092828517.jpg)
龙江路高架与中吴大道交叉口的绿道,属于已建成的社区慢行系统的一部分、/p> 家住新北区薛家镇怡景名园的余先生是位健身爱好者。每天吃过晚饭,他都要走出家门溜上一圈。最近,余先生的散步习惯被上门做调研的规划编制项目组的规划人员认真详细地记录了下来,一并记录在册的还有余先生的建议?ldquo;颜塘河北段无法通行,每次都要绕道?rdquo; 据市规划局规划编研管理处处长蒋丙南介绍,全市慢行系统的规划工作如今已渗透到了社区层面,在不久的将来,这一绿色系统将来到每个常州市民的家门口,步行5分钟内,总能找到一条生态绿道,沿着这条专供步行、骑行的绿色之路,可以直通附近的学校、超市、菜场、医?hellip; 搭建城市慢行框架?大线路串联城市文化和特色,这些去年已经完戏/strong> 慢行系统是城市中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活动的路径,包括慢行自行车道、慢行步道、交通接驳等,一般沿道路、河流、绿地而建,它是常州建设生态绿城的一项重要内容、/p> 为顺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把握区域绿道建设的新机遇?012年,市规划局牵头组织下,市规划设计院成立?0人项目团队,负责《常州市慢行系统规划项目》的编制,并?013年底通过评审。规划从区域、城市两个层面梳理了城市慢行系统的框架:区域层面主要考虑与省级环太湖绿道、沿长江绿道、沿京杭大运河绿道的衔接,城市层面形?大精品线路,通过主要河流水系和风景路将常州市主要的历史文化、山水景观资源等串联起来,集中展示常州市的城市文化和特色(内容详见本报去??3日,可查电子版)、/p> 慢行延展到社区,出门步行5分钟就能进入就近的慢行系统,这一规划刚刚完成 对于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以及上了年纪的人,他们闲暇时光的活动半径,多是在生活的社区。今年初,市规划局启动编制《常州市主城区社区慢行系统建设规划》(主城区指沪蓉高速、沿江高速、常泰高速围合而成的高速环以内的范围),该规划近日基本完成,这标志着常州城市慢行系统的规划布局由区域、城市,正式推进到主城区的社区层面、/p> 根据该规划,主城区社区慢行系统的构建遵循慢生活、精规划、微改造、细实施的总体原则,通过完善市域-市区-社区三级慢行体系,让城市慢行系统更加网络化、纵深和精细化,更加贴近社区、/p> 规划结合《常州市慢行系统规划》的8大精品线路的划定,以区级和城市级慢行线路作为板块的边界,以童子河-柴之?丁塘?潞横?革新?宋剑?长虹路、龙城大?青洋?新运?龙江路这些慢行主线骨架,规划将主城区划分?0个慢行板块,并在?0个慢行板块内部,再考虑高等级的河道公路等天然屏障、传统居住社区的边界、控规全覆盖单元的边界、街道的边界、生活及商业配套用地的边界、慢行出行的合理半径?个因素,合理划分慢行单元,将主城区共划分?3个慢行单元,单元平均规模?平方公里、/p> 这些社区级的慢行线路,共规划?00公里。按照线路辐射全覆盖的目标,社区级路线在城市的每个角角落落延展分叉,确保居民出门步行5分钟,就能到达就近的生态绿道,即可享受家门口的城市慢行系统、/p> 规划项目组慢行系统小组的负责人单军锋介绍,区级线路选择时尽可能合理利用现有道路和景观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同时线路尽可能选择人口密集的区域,并将沿线各类堵点一一打通,使慢行线路在社区内部形成微循环体系,系统沿线还将会增加科普教育、运动健身、休闲游憩、信息服务等功能,提升线路的整体品质。根据规划要求,依托道路的慢行线路,分为两种建设模式,绿化带宽度不足10米的,对现有人行道进行划线加增加标识的手段明确慢行路权;绿化带宽度大?0米的,在绿化带内新建独立的慢行步道、/p> 实地探访飞龙社区板块,慢行系统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行遒/strong> 该规划编制过程贯穿了以人为本、尊重民意的工作理念,加强了公众参与环节,注重前期踏勘和现场调研,并选取典型社区发放调查问卷,征求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居民出行的习惯和需求。今年夏天,单军锋带领团队中的其他工程师一起,在主城区范围内进行了两个多月的实地调研。他们选取人口较为密集的典型居住社区,如薛家、河海、翠竹、青龙、锦绣、红梅、北环、机械、南大街、桃园、勤业、清潭等地,选取18?0点至20?0慢行出行的高峰期,随机选择慢行锻炼人群,就慢行出行的目的地、频率、路径、时长以及慢行出行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等相关话题进行沟通。规划在构建整体系统网络的基础上,建议选择在北港、飞龙等若干社区建设社区慢行系统试点、/p> 以飞龙社区板块为例,目前,飞龙居住片区的城市慢行系统已具备近期实施的基础,局部慢行道路已经建成。在绿都万和城小区,记者看到这里的慢行系统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人行道,它围绕居住区内飞龙北路-华山?玉龙湾路(北童子河)特色社区功能环,结合内侧20米绿化带新建慢行步道,将飞龙体育公园、飞龙小学、幼儿园、菜场,以及其它社区服务设施和休闲资源点等串联起来,既能做到快行-慢行分离,又能保证慢行出行的舒适。居民陈大妈每天早晨从小区五区南门出发,全程利用慢行步道,大约步?分钟就可将小孙子送至飞龙小学,再步行5分钟至飞龙社区商业中心购物,最后步?分钟从商业中心回家。根据规划要求,在未来的一两年内,飞龙片区的慢行绿道建设还将逐步在更大的区域内拓展、/p> 学生上下学,可以选择绿化带内的步行道前往,或者选择单独自行车道骑行?rdquo;单军锋解释说,无论是绿化带内的步行道,或是绿化带旁的自行车道,都是与机动车道分离,能够大大保证出行安全。其中,将距离机动车道最近的自行车道路面抬高,并在车道进出口设立拦截柱,避免机动车辆占道行驶。现在,该片区的居住人口?万,预计未来将辐射近10万居民、/p> 链接9/strong> 首条社区慢行道已经建成,就在朝阳花园社区 今年9月初,我市首条社区慢行道建成。这条环绕朝阳花园社区的青红石小道,总长800多米,沿途一步一景,一路设置了30多处休息点。朝阳花园是个安置小区,常住人口?千人,其中老人占到15%,老人独居现象普遍?ldquo;走两步路,就可能有一辆汽车在后面按喇叭?rdquo;社区主任程建新说,小区内机动车辆较多,老人们散步很不方便,这条慢行道的建设对老人们意义重大,尤其方便了独居老人和身体不好的老人、/p> 延伸阅读 它们也在为社区慢行系统提供技术支撐/strong> 今年4-5月份,市规划部门同时开展了《常州市公共自行车站点布点专项规划》和《常州市生态绿道系统建设导则》的编制工作,为社区慢行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撑、/p> 《常州市公共自行车站点布点专项规划》结合我市城市结构框架,根据各功能片区建设情况和人口密度,在市区范围内设置自行车租赁点形成公共自行车站点网络,提高市民出行的便捷度。租赁点分为公交点、公建点、居住点、游憩点、学校点?大类,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同时,充分利用轨道交通站、BRT站点、公交首末站及枢纽站的资源条件,使公共自行车与公共交通无缝衔接,满足市民长、短距离出行需求、/p> 《常州市生态绿城建?mdash;生态绿道系统建设导则》重点对生态绿道中的慢行自行车道、慢行步道、标识系统和附属设施等内容加以规范,为生态绿道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与引导,助推生态绿道系统合理有序的建设实施、/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