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一社区有个律师工作室,4年调解了百余起矛盽/p> 风雨无阻,从不迟到,律师每月到社区坐免费门诊 见多了律师调节纠纷,习惯说情?rdquo;的社工们也学会了说法?rdquo; 
左为盛律帇/p> 财产纠纷、赡养问题、遗产问?hellip;老龄化社会,社区工作者们接到的难题,不再是传统的家长里短,更多是要诉诸于法律?年前,常州工一社区成立律师服务?rdquo;,每月请律师到社区,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已调解百余矛盾纠纷、/p> 风雨无阻,从不迟到,律师到社区坐??ldquo;免费门诊 像我们这样的老小区,老年人的法律需求特别多?008年,社区接待、调解了192起居民矛盾?rdquo;社区书记张建新告诉记者,但是社区工作者毕竟不是法律工作者,合情理,不一定合法理,有时候不了解相关法律,反而可能误导居民?rdquo; 2009年,兰陵街道牵头,常州市张林芳律师事务所几位知名律师走进6个社区。工一社区律师服务室成立于当年2月份。彼时,律师进社区服务的模式,也在遍地开花。每?0日,是社区的固定服务日,其他时间,居民也可以电话咨询。固定服务日,是工一社区最热闹的日子,其他社区的居民也会跑来咨询、/p> 我老头子星期天被通知加班,期间脑溢血突发,可以算工伤待遇吗?我有一儿一女,女儿能干,儿子能力差,我想把遗产全给儿子可以吗?我女儿女婿婚前一起买房的,现在要离婚了,财产怎么分割?rdquo;张林芳律师事务所的盛丽芳律师近几年固定到工一社区坐诊,每次总是被居民团团围住、/p> 如今?年过去了,当时一同尝试律师坐诊的社区有不少都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坚持下来,工一社区律师服务室却依然是居民交口称赞的对象。凭?ldquo;律师服务?rdquo;这块王牌,工一社区获得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社?rdquo;?ldquo;常州市五五普法先进单?rdquo;等荣誉、/p> 一件事能持续地做下去,真的不容易?rdquo;在居民徐荷菊看来,社区做了很?ldquo;幕后工作。徐荷菊来咨询过律师几次了,每次10日前,社区会把来咨询的居民的问题分分类,提醒律师做好法律法规准备工作。?年来,律师从不迟到,风雨无阻,也得到了居民的信任、/p> 八旬老人提前立好遗嘱却无效,多亏律师上门看一眊/strong> 2009年,工一社区律师服务室共接受财产咨询19起、邻里纠?4起、家庭矛?起、合同纠?起。七八十岁的老人,到了工作室,都是咨询遗产问题的多。而对于其中高龄、失能或半失能的老人,律师盛丽芳都会上门,听取老人最后的心愿、/p> 在工人新村这样的老小区里,老人留下的一套房子,对子女们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财产。为了避免子女们为了财产不睦,老人们想尽了办法、/p> 80岁的华老先生,摔了一跤后,身体大不如前。老先生有4个儿?个女儿,恐怕身后子女间因此生了嫌隙,他立下一份遗嘱,但还是有些不放心,想请律师上门看看,这遗嘱有没有法律效果。盛丽芳上门后注意到,老先生的老伴患有老年痴呆,已经没有民事行为能力,因此,老先生只能处理财产中属于自己的一部分、/p> 87岁的王老先生,早年去了台湾,自己没有子女,传统的他回到常州想靠靠侄子,早年便以侄子的名义买了一套房子。可渐渐地,他对侄子有些失望,两人关系也不好了。王老先生每年都要回台湾一趟,领退休工资。但现在身体不好了,要么留在常州,要么回台湾。无奈的王老先生向盛丽芳求助:我想卖掉房子,回台湾了,可房产证上写的侄子的名字,这可怎么办? 经过调查,盛丽芳发现,老人取证非常困难,便建议他与侄子协商解决?ldquo;再说,这是他唯一的亲人了,闹翻了,谁来照顾他呢?一番纠结,老人最后同意了她的意见、/p> 听多了律师调节邻里纠纷,社工们也学会?ldquo;说法?rdquo; 楼上人家漏水?ldquo;邻居家音乐太大声?ldquo;邻居家油烟太?rdquo;盛丽芳接到的投诉中,邻里问题是最多的、/p> 这不,住楼上楼下的包老先生和刘女士(化名)已经相互看不顺眼很久了。楼上的水冲下来打湿了楼下的被子,香烟盒子掉到下面阳台上。刘女士对包先生多有怨言,一次两人生了口角,怒气腾腾的刘女士冲上楼把老先生打了一顿。包老因此视力模糊,社区多次调解不成,因为两人坐到一块就要吵。最后盛律师出马,才把两人稳住?ldquo;我跟他们约法三章,这事情想解决的花,大家就都心平气和的,不想解决都回去?rdquo; 邻里问题,特别是老小区,不少都是由于积怨产生的。平时许多鸡毛蒜皮的小事,慢慢累计,最后引爆了当事人的愤怒?rdquo;盛丽芳说、/p> 有意思的是,盛律师平时给居民说法时,社区工作人员都在旁边听好了。时间长了,自己也会应用了。采访时,社区工作人员跟记者介绍问题,用的可都是专业词汇,一口一?ldquo;民事纠纷?ldquo;民事行为能力?ldquo;赡养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