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
华人诗界泰斗余光中先甞span>1972年发表的诗作《乡愁》,表达了他对故乡、对祖国恋恋不舍的情怀,更体现了诗人期待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脍炙人口的《乡愁》饮誉海内外,“乡愁”网页也猛增臲span>3200多万,《乡愁四韵》被谱成歌曲在海峡两岸广为传唱。余光中先生在诗歌、散文、评论、翻译等“四度空间”都有建树,一生发表各类专著、译著、诗文集等出版物60余种,其部分诗作被收入大陆的教科书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贡献卓著
余光中(1928.10.21 -2017.12.14),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避难于巴山蜀水,求学于美国,任教于香港和台湾,终老于高雄。余光中先生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位女性——母亲和妻子——都是常州人,也因此,他对常州有着特殊的情感。本世纪初,余光中先生曾多次回到常州,与亲友聚首,祭拜先人,先生浓浓的桑梓情怀,让在场的乡亲们无不为之动容
今年3朇span>30日,首届“运河·乡愁主题研讨会”在我市举办,来自内地和香港的专家、学者汇聚市中心的钟楼区追思缅怀余光中先生。大家准备充分,情感真挚,发言热烈,论文立意高远,研讨会成果丰硕
我受研讨会筹备组委派曾于3月下旬专程前往台湾高雄拜访余光中先生遗孀范我存女士。高雄市位于宝岛南部偏西,从常州乘飞机到台北再转乘高铁,当天即到。稍作休息后,我与史球生、蒋伟衷一衋span>3人应约从下榻的酒店搭的士去光兴街159号左岸大厦的余先生家。这里的位置是高雄市中心的北部,有一条河流经此地,名叫“爱河”,当地人又称“高雄运河”。余家的寓所在河西,大门右侧有一将军红花岗岩碑,上面镌刻余光中手书“左岸”两个大字,红底金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余先生对“左岸”情有独钟,个中缘由,耐人寻味。“左岸”因地处高雄运河之左而名,“左岸”很容易与“江之左岸”作联想。“江左”是一个地理名词,即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其大致范围包括今苏南、皖南、浙北、赣东北。古人从北方中原去吴地多在此段渡江,习惯了将吴地称为“江东”,又称“江左”,此地域概念盛行于唐以前,尤其是魏晋时期
2015年,这一中国历史上的地理名词随着影视剧《琅琊榜》的热播而重回人们视线。余光中生前最后一年还追剧《琅琊榜》,曾表示这是他喜欢看的电视剧,来回看了三四遍。江左也是以金陵(今南京)为都城的六朝时代的政治与经济中心。余先生在高雄择居运河之畔约30年,栖身左岸,枕水而眠,如此美妙的邂逅,体现了诗人对江南、对运河的深深眷恋
范我存女士已年届耄耋,近来因患腰疾行动不便,由长女珊珊、次女幼珊陪伴会见来自大陆的同乡。端坐在椅子上的余太太看上去优雅恬静,和颜悦色,讲述了几次回常州所留下的愉快记忆。她感谢常州举办余光中作品研讨会,还就常州钟楼区筹建余光中纪念馆及乡愁文化碑、园提出建议并表示尽力协助。余家还为我们联系参观台湾中山大学余光中特藏室的相关事宜
次日,我们在西子湾畔的台湾中山大学参访,行政大楼前高大的圆柱上,从右至左依次贴有余光中先生手写体《高雄吟》四首:《西湾早潮》《让春天从高雄出发》《西子湾在等你》《西湾黄昏》。观赏诗作和墨宝,可以感受到诗人文思的奔腾与萦绕,犹如西子湾的海风扑面而来。余光中生前的办公室在文学院大楼四层,以海为邻,高楼观海,这带给诗人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余光中先生自1985年起在台湾中山大学任敘span>32年,校方为了保存余先生丰富多元的作品和研究资料,亍span>2011年在校图书馆专门设立了“余光中特藏室”。我们走进位于图书馆三楼的“余光中特藏室”,室外走廊墙上皃span>6幅诗与画一下子映入眼帘。这是由余光中先生配诗刘国松先生创作的版画,名曰“画意诗情”,画作部分由法国卡赛版画工作室以锌版平版印刷,诗作部分由台湾丰喜堂版画工作室以绢版印刷。诗人与版画家的完美组合,用艺术思维与材料技术的表达方式,为特藏室平添了一份别样的情趣
特藏室大门两侧刻有一诗一文:《望海》和《诗与散文》。隔断分别用不锈钢镂空刻字,独具匠心。据特藏室负责人介绍,室内展出的是余先生的求学经历文件、书信、手稿、翻译作品、诗与散文著作以及个人藏品等1000多件,展品的摆放都是余先生生前亲自设计,精心布置,甚至每一盏灯光的亮度和角度也都由他审定
展室内陈列的手稿格外引人注目。余先生生前坚持用钢笔书写文稿,常用蓝色笔写作,红色笔修改,字迹工整,方正挺拔。常言道“字如其人”,余先生严谨治学的性格跃然纸上
展室内正面立柜里安放有一尊苏东坡塑像,余先生曾说过苏东坡乃自己的偶像。余光中先生有一年来常州参访东坡公园时说:“生命中,最好有一个苏东坡这样的朋友。”“如果我出去旅行,不会找李白同行,李白不负责任,也不会找杜甫,杜甫太苦。我会找苏东坡,他会是一个好朋友,也是个能让一切变得有趣的人。“span>2012年余光中先生在常州一次讲课时说:“苏东坡是中国人非常喜欢的一位诗人,他与常州的关系也很深,他曾被放逐到海南岛,从岭南回来后,他选择终老在常州。”“苏东坡是一位全才,他是一位大诗人,他还会写词,是豪放词派的宗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书法也很了得,‘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以他为首;他的绘画也很有地位,他是一个像达·芬奇一样的通才、全才。”余先生对苏东坡的敬慕之情溢于言表
特藏室进门右侧第一幅展板是余光中先生简介,第一行文字写了三句话:福建永春人,一九二八年生于南京,母亲与妻子均常州人,故亦自命江南人。“唯桑与梓,必恭敬止。”余先生展示自己的简历也与众不同,拳拳赤子心,殷殷桑梓念,令人感动、span>2003年余先生应邀回常州参加“余光中作品朗诵音乐会”之后,亲书并电传“回乡感言”:“常州给我的安慰与影响,从小就充满女性的娴雅与柔美。这一切,加上江南的水乡,历史与传说,莺飞草长,桥影橹声,妩媚了、充盈了我的艺术感性。我的江南是以常州为典型,更以漕桥为焦点的。我的《乡愁》一诗里,邮票与船票的另一端,袅袅牵动我年轻心灵的,正是永恒的常州母亲、常州新娘……”简短而深情的表述,诠释了余先生“母乡”加“妻乡”的情感永远是最亲近的存在
高雄3日参访感受颇深。回常州后不久便收到余先生长女珊珊从美国发来的邮件:“兴建父亲纪念馆及诗碑一事,一切听来很合适、恰当,感谢常州的一番心意,我提起诗碑上的诗由我们来选,兹寄上父亲写江南的《春天,遂想起》一诗。
诵读《春天,遂想起》,仿佛进入了“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的江南春景画卷之中。诗人回忆当平span>9岁随母亲回常州,天真烂漫,与表妹们采莲剥菱捉蜻蜓,杏花春雨,遍地杨柳,色彩缤纷,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欢声笑语,如梦、如幻、如影。余先生当年站在台湾北端的基隆港,遥望大陆,故土难归,悲从中来,无限乡愁由内心喷涌而出
据常州钟楼区负责人介绍,余光中先生的诗碑,拟立于常州市区运河段“卧龙湾”。余光中生于1928年重阳节,属龙。冥冥之中,这是偶然的巧合,还是上苍的安排?
我们期待着《春天,遂想起》诗碑早日如愿落成,让更多人分享美丽江南的诗和远方。(作者:王荣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