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网记者:姚市长,您好!我们注意到,您在龙年新春致辞中说,新的一年,常州将突出创新驱动,深入推进一核八?rdquo;头号工程,加快实?ldquo;510行动计划,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积蓄强大后劲。请姚市长为我们解释一?ldquo;一核八?rdquo; 510行动计划这两个关键词>br /> 姚晓东:一核八?rdquo;是常州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重要载体?ldquo;一?rdquo;是指常州科教城;八园是指创意、光伏、生物医药、新能源车辆、风电、半导体照明、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功能新材料八大新兴产业专题园区、br /> 2011年,常州市委、市政府把推?ldquo;一核八?rdquo;建设列为全市头号重点工程加以推进。一年来,在全市上下的通力配合下,一核八?rdquo;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下面,我先向大家公布一组数据:一核八?rdquo;全年共完成营业收?90.8亿元,同比增?9%;企业研发总投?8.2亿元,增?13.9%;新增各级科技项目264项,其中省级以上123项;在建重点项目88个,总投?43.2亿元;新增上市企?家,累计17家;新签约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项目73个。中组部部长李源潮、省委书记罗志军等领导都对常?ldquo;一核八?rdquo;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科教城还被中组部授予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rdquo; 2012年是常州创新驱动加速年,也是常州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中期考核的关键之年。今年,我们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一核八?rdquo;)建设主要目标任务包括9br /> 产出指标:全年实现园区营业收?000亿元、br /> 创新指标:新申请发明专利1000件;新增高新技术企?7家、br /> 投入指标:园区内企业研发总投入超39亿元。全年在建项?8项,年内完成投资169.2亿元;新开工建设项?4项,年内完成投资97.3亿元、br /> 围绕这些目标任务,我们将深入做好以下五项工作9br /> 一是培育大企业。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加快发展,支持他们加大研发投入,建设研发平台,吸引研发人才;支持他们承担科技项目特别是重大成果转化项目;支持他们深化产学研合作。鼓励创新型企业加快成长,鼓励他?ldquo;破茧而出?ldquo;化蛹为蝶。年内确?ldquo;一核八?rdquo;新增直接上市企业6家,当年完成股改、备案上市培育企?家、br /> 二是引进好项目?ldquo;一核八?rdquo;要实现今年销?000亿,2015年销?000亿的目标,光靠现有企业的增长是不能实现的,必须加大引资引智的力度。一方面,我们将围绕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延伸,滚动开展专题性的招商引资活动;另一方面,我们将围绕高端产业开展招才引智活动,引进一批占领产业和技术制高点的企业、项目和人才,年内确保新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团队超过80个,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超?00项,确保创新平台?00个,企业两站三中?rdquo;?20家、br /> 三是破解要素制约。目?ldquo;一核八?rdquo;存在最多的问题是有项目但没有土地指标。为此,除了积极对上争取外,我们将花大力气提高集聚集约节约发展的水平,提高投入的强度和产出的水平,千方百计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益。对于多年闲置的土地、产出低下的土地,制订相关的政策措施,把土地收回来或提高土地使用成本;对于孵化、成长期,销售几千万?个亿的项目,可以租用标准厂房、br /> 四是用好政策资源。在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大团队等方面争取国家和省组合?rdquo;支持,年内确保向上争取资?.85亿元,申报各类科技项目663项。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把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相结合,扩大企业贷款,促进股权投资、br /> 五是寻求重点突破。根据不同产业园区的发展情况,实行分类指导、一园一策。比如在高新区,光伏产业园要塑造成常州的产业特色和产业品牌,实现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1-2个世界级产业集群的目标、br /> 如果?ldquo;一核八?rdquo;是常州创新驱动的头号工程,那?ldquo;510 行动则是常州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常州市推出510行动计划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做强一批大企业,形成一批新亮点,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产业水平,提高创新能力,带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它涉及现代服务业、旅游业、工业、做强工业企业和创新企业五大?8个项目,其中服务业类10个,旅游业类11个,工业?2个,做强工业企业?2个,创新成长企业?3个。凡是入?ldquo;510 行动计划的项目,必须发挥引领性、导向性、示范性作用,以重点带动全局,实现企业规模快速壮大、产业层次快速提升、创新能力快速提高、服务资源快速集聚 对于入选企业,我们也会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比如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对入选企业需要办理的各项手续提高效率、限时办结;优先安排和调剂土地利用指标,争取土地点供,保证项目建设的必需用地;加强融资推介,支持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多种途径进行融资;全面落实现有各项扶持政策,将现有各类扶持资金重点用于扶?ldquo;510 行动计划项目;按?ldquo;一项目一思路、一企业一对策的要求,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切实解决企业的发展难题 我们将通过几年的努力,?ldquo;510 行动计划的项目做大做强,为全市经济转型和跨越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是建成长三角知名的服务业集群。通过服务业重点项目的实施,大力集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建成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科技、信息、商务、物流等服务,成为常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集聚区、新兴产业的示范区。到2015年,入选服务业项目力争实现营业收入1700亿元,上市企?0家左右。二是形成国内一流的旅游产品。通过建设一批辐射力强、影响力大、功能完善的高等级旅游景区景点,推动常州从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转变,把常州建成长三角地区休闲度假中心城市之一,成为华东一流、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到2015年,入选旅游业项目力争年接待游客数?700万人次,建成3家国?A 级旅游区?家国?A 级旅游区。三是建设高端制造产业基地。通过工业重点项目的实施,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端制造产业基地,带动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到2015年,入选项目实现年销?50亿元。四是打造国内行业龙头企业。通过培育发展一批大企业、大集团,促进我市产业结构升级。到2015年,入选行业龙头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4000亿元。五是壮大高科技企业规模。通过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壮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带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到2015年,入选创新成长企业全部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全部建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争取全部上市,实现年销?50亿元 中江网记者:推进民生幸福工程将是常州明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内容达五页之多,并且每一条都非常的细致、实在。常州明年的民生重点是什么?在惠民的理念和举措上有哪些创新? 姚晓东: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扩大内需的基本前提。通过前几年的不懈努力,常州的民生事业得到了较大发展,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我们也要看到,社会事业发展、群众收入水平与经济发展还不是很协调。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民本、民生、民富的发展理念,积极而为、量力而行,在发展中更加注重民生优先、利益调整和公平正义,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使经济发展与惠民利民更加协调,富民与强市更加统一。围绕这一原则和要求,2012年,常州的民生工作重点是在巩固提升上下大力气,以实现共同富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导向,进一步完善提升终身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养老服务六大体系功能,统筹推进各项民生事业协调发展,大力提升民生保障力。具体来说,我们将通过实施富民工程、推进幼儿教育、推进社会保障提标扩面、提升卫生惠民水平、改善居住条件、实施敬老帮困、推进全民健身、提升交通管理水平、改善生态环境以及实施和谐安民惠民工程等十件实事,来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每件实事我们都有具体的考核指标和相应的工作举措。比如,在富民工程方面,我们将大力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突出农民、企业职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四个群体增收,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具体来说,我们推出了四大举措:(1)就业富民。全年计划新增就业岗?2万个,新增就?万人;援助困难群体就?000人,即时援助城乡零就业家庭?2)创业富民。营造全民创业的社会氛围,落实小微企业扶持政策,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年内计划净增私营企?万家,新增个体工商户2万家;扶持创?500人,创业带动就业3.5万人?3)改革富民。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集体经济股份制等途径提高农民收入。农户入社率提高10个百分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提高6个百分点?4)强村富民。我们将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力争全面消除集体经营性收?0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br /> 在改善居住条件方面,我们将加大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力度,完善多渠道、多形式解决群众住房困难的住房保障体系?012年,我们除了要新?500套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外,各辖市区和工业园区还将新开?万套(?新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公共租赁住房,此外,我们还将完成60万平方米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工程和105万平方米的老住宅区整治提升工程。另外,在推进幼儿教育方面,我们将学前教育纳入了国民教育体系,公办幼儿园占比要达75%以上;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我们将结?ldquo;花博?rdquo;建设,推进重点地区、重要节点绿化,大力整治全市41条黑臭河道,不断提升城乡环境质量,营造更加宜居和谐的环境、br /> 主持人:常州继去?2?0日创?ldquo;全国文明城市成功后,今年又提出要扎实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创建,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跨越发展。请问姚市长,常州将如何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br /> 姚晓东:常州是一座具?500多年文字记载历史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吴文化重要的发源地之一,是齐梁文化的主发源地,悠久的建城史,传统的城市格局,使常州享有中吴要辅,八邑名?rdquo;之美称;自古人杰地灵、文化灿烂、英才辈出,被大诗人陆游称道儒风蔚然,为东南?rdquo;,因?ldquo;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rdquo;之美誉。这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常州精神文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是进一步提升常州城市发展的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提升常州竞争力、软实力的重要支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号角,提出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常州将紧跟国家的发展战略要求,争?ldquo;两个率先发展的排头兵,以文化为先导,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为抓手,全面提升常州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改善环境质量。对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标准和要求,我们全市上下拿出了志在必得、只争朝夕的干劲,成立了?ldquo;市领导牵头,多部门参与,重大项目为抓?rdquo;?ldquo;申名工作委员会和办公室,明确?ldquo;三个目标工作,争取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成功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br /> 第一个目标: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切实保护、传承、发扬常州历史悠乄/strong>
常州地区是人类最早生活的区域之一。考古发现在溧阳上黄水母山出土?ldquo;中华曙猿化石,距?500?mdash;4000万年;金坛薛埠和尚墩遗址、旧石器遗址距今4020万年。常州城区圩墩遗址?000多年历史。公元前547年,季札受封于延陵,常州始有文字记载。自西晋以来,常州一直是郡、州、路、府治所,是江南地区重要的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br /> 常州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常州古?ldquo;城中有河、河抱古城、城河相依、水路并?rdquo;的整体格局依然存在。大运河常州段因三水交汇(太湖滆湖水系、皖南水系和长江水系)、通江达湖的独特地理优势,素有三吴襟带之都、百越舟车之?rdquo;之称,目前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全市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控制单?76?其中国家?处,省级27?,通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70处;拥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17家,馆藏文物35000多件,其中一级文?8??。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23项,其中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0项、br /> 常州文化底蕴深厚。是吴文化和齐梁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是人文之都,历史上曾出?2名状元?946名进士。且文化也是自成体系,形成以文脉、画脉、学脉、医脉等特色文化脉络体系。常州还是红色文化根据地,近现代工业孕育的摇篮,涌现出革命先驱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 中国近代工业之父盛宣怀等。常州的民间艺术也很繁荣,民间戏曲表演、手工艺制作、节庆假日习俗、生活习俗、餐饮小食等独具地方特色,其中金坛刻纸名列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我们将不遗余力地传承和发扬好这些宝贵的资源、br /> 一方面,还真历史环境,传承传统文脉。一是全面挖掘和梳理常州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增加常州历史文化资源数量,提升保护等级;二是加大普查力度,推进创建市、省、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进度;三是推进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的扩容、升级和修缮工作,推进各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工程实施,改善并提高历史文化环境品质;四是出台法规制度,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br /> 另一方面,在继承中发展,弘扬名城历史文化。一是延续传统文化和城市文脉,以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研究其过程中文化文脉的连续变化和有机增长。二是加强常州历史文化宣传影响与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常州历史文化保护与展示体系,塑造地方文化氛围,使常州市民感受到文化的延续,产生文化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和自豪感。三是拓展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思路,融合地方特色,文化符号、建筑符号、文化习俗等等,将发展和保护统一起来、br /> 第二个目标:准确定位文化主题,展现名城特色、塑造城市个?br /> 一是突出历史文化优势,准确定位城市文化主题 我们将从地域性的历史人文价值和常州在中华文明史上的贡献与地位中,突出重点、把握优势,定位出城市的历史文化主题。我们已请清华大学名城研究中心编制了《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在编制保护规划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常州历史文化名城六方面的特色。下一步我们将向社会征集意见,听取专家意见,定准我市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主题、br /> 二是充分展现历史文化特色,塑造城市文化个?br /> 首先,要加强对常州历史文化的深度和广度研究,重点对常州历史、中吴文化、齐梁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以及文化体系脉络等特色文化进行再挖掘和研究。其次,要充分考虑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保存和永续利用,营造独具地方特色的城市文化氛围,建设文化宣传与展示的平台。第三,要从历史的高度、文化的角度,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科学规划、精心实施,从而达到塑造个性的目的、br /> 第三目标: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城市文化的全面发屔br /> 一是古为今用、兼收并蓄,坚守历史传统基础上利用好 常州历史文化资源,并努力做到再积累、突破、创新;二是创新文化品牌,不但要继承传统,同时也要开阔思路,放宽视野,适应时代,立足长远发展;三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树立历史文化知名品牌,扶持与其相关的产业和企业。我们将充分利用历史名城文化遗产资源,形成文化产业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突出历史文化品牌在旅游、文化、艺术类产业及其相关特色服务业的发展优势,研究并规划建设成一大批具有形态、文态、业态、景态、神?rdquo;的文化产业项目,挖掘和吸引经济增长要素,提升城市活力、竞争力和综合实力、br /> 主持人:我们也注意到,常州一直在信息化、网络化的建设中走在全省前列。在常州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明年将启动实?ldquo;智慧常州三年行动纲要,加快把常州打造成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智慧城市。那?ldquo;智慧常州的定义是什么?十二?rdquo;期间将如何推进? 姚晓东:智慧常州是在城市化与信息化融合等背景下,围绕改善民生、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关注点,综合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城市现有信息化基础,融合先进的城市运营服务理念,建立广泛覆盖和深度互联的城市信息网络,对城市的资源、环境、基础设施、产业等多方面要素进行全面感知,并整合构建协同共享的城市信息平台,对信息进行智能处理利用,从而为城市运行和资源配置提供智能响应控制,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智能决策依据及手段,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智能信息资源及开放式信息应用平台的综合性区域信息化发展过程、br /> 根据智慧常州三年行动纲要?ldquo;十二?rdquo;期间,我市将重点推进四大战略举措,把我市建设成政府服务协同化、城市管理智能化、公共服务网络化、新兴产业融合化的智慧之城、br /> 措施一: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快基础网络建设。抢抓物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等新技术带来的机遇,大力提升城市网络带宽,加快农村光纤化改造步伐。推进小区、商用楼、工业园区通信基础设施的集约化建设,加强运营商到终端用户的驻地网整合力度。二是推动无线城市建设。打造无线网络城市,建设无处不在的无线网络,为数字城市运营提供随时随地随需的服务。推?G 、WiFi、WLAN等网络在热点区域的应用,实现各类无线网络的无缝切换。三是推进三?电信、广电、互联网)融合。推进网络的升级改造,大力发展交互式网络电?IPTV)、手机电视、有线互联网、视频点播、网络教育等三网融合业务,普及数字视频广播、数字音频广播、数字点播、信息服务、互联网接入等数据传输业务。四是推动云计算应用建设。加快完善常州市云计算应用服务中心建设,推动政府部门应用云计算技术实现电子政务资源整合共享与业务协同,创新电子政务投资建设模式。鼓励云计算中心与各行业合作,建设节能、环保、低碳的云计算基础设施,提高基础设施资源的使用效率,推动传统信息基础设施向云计算模式转型 措施二:加快统筹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一是建成全市统一标准的人口基础数据库。以电子政务网和公安网为依托,以公安机关现有的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基础信息为基础,整合计生、社保、教育、民政、卫生、税务、统计等政府部门中与人相关的基础信息,初步建成标准统一的人口基础数据库。二是建成全市统一标准的法人基础数据库。建成以工商、税务、质监的法人信息为基础,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唯一标识的完整、准确、动态更新的法人基础信息数据库,初步形成法人信息采集、处理、存储、更新、交换、服务为一体的规范化的运行、管理、共享体系。三是推进全市统一标准的地理空间基础数据库建设。以构建城乡一张图为总体目标,按照统一标准、规范整合现有的土地、耕地、矿产、水、森林、环境等数据资源,建设一个全面准确系统的城乡地理空间基础数据库。四是推进全市统一标准的经济与社会基础数据库建设。在整合共建人口、法人和地理空间数据库的基础上,结合综合统计、社会保障、教育科研、医疗卫生、金融财税、土地、住房、交通等专业数据,构建我市经济与社会基础数据库、br /> 措施三:加快智慧常州应用体系建设。一是提升社会管理。聚焦城市安全、交通管理、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全面推广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和产品,逐步形成全面感知、广泛互联、高度智能的立体化城市管理体系。二是优化公共服务。聚焦教育、文化、卫生和社区等社会发展领域,逐步形成新型的全方位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应用体系,为居民提供更为安全、便捷、健康、愉快、高效、绿色的智慧化生活环境。三是促进数字三农。加快优化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农业信息化应用的意识和水平,提高农民信息化综合素质。完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加强对农业精准生产、技术推广、疫病防控、质量监控、产品追溯、物流配送、信息发布、产品销售等环节的精准控制和配套服务。四是深化两化融合。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的融合,推进信息技术在企业研发、生产、管理、营销等环节的创新应用,以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全面提升产业和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br /> 措施囚扎实推进智慧产业。一是培育物联网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引进具有功能带动作用的国家级和省级物联网核心机构、产业链关键环节的龙头企业等落户常州。重点发展微机电传感器MEMS、RFID射频识别装置等传感器;大力发展物联网无线通信系统、高智能化音视频传感网、实时在线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等。二是发展信息制造业。优化集成电路、光电子产业、网络和通信设备新型制造业发展,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转型升级,扩大在国内的核心产业优势。三是壮大软件和服务外包。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大载体建设力度,形成创意产业基地、常州信息产业园南北呼应的发展格局。重点发展嵌入式软件、专业管理软件、网络游戏软件、大型数字动画软件、动画引擎、游戏开发工具软件等。重点发展日韩外包业务,积极开拓欧美市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