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最近成了网络热词,如何从单纯的签约数字到真正的实际效果?成了广大市民关注的焦点。在今年的区两会上,钟楼区政协常委、市肿瘤医院副院长徐亮春写了个提案,就是针对家庭医生签约后怎样“实打实”的问题、br /> 徐亮春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其实就是要让老百姓看病更加方便、br /> 他认为,医改的目标在于实现“基层首诊、急慢分治、双向转诊、上下联动”,实现这一愿景的枢纽在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的慢病管理工作,而最关键的在于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只有首先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才能逐步将居民的因病治病,转化为健康管理,从而实现良性的工作机制、br /> 徐亮春认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重签约、轻服务”现象较突出;百姓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与百姓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已不相匹配;家庭医生签约应为多部门配合的综合工程,以卫生为主力、多系统的合作配合还欠完善,新工作缺乏工作经验;辖区居民观念陈旧,对家庭医生认可度不高,时常发生拒签现象、br /> 徐亮春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进一步磨合和完善“卫生牵头、多部门通力合作”工作机制。他建议9br /> 一是政府应当加大宣传力度,分层次进行全员动员和培训,并提升家庭医生在百姓中的影响力,增强家庭医生获得感、br /> 二是多部门联动,家庭医生是一项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需要财政、人社、民政、卫计等部门的协作,切实维护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就医秩序、br /> 三是发动当地有影响力的人员带头签约家庭医生,用自己的行动配合医生给老百姓做示范,以此增加这项工作的可信度,增强人民群众的自觉参与度、br /> 四是完善签约平台服务信息系统,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从纸质化步入信息化,确保签约信息真实可用,也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内部考核提供依据、br /> 五是进一步完善家庭医生签约工作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全面的家庭医生绩效考核体系。要让其成为医生职称晋升、酬劳的主要参照指标,让其真正成为政府指令性的刚性工作。建立由医联体内专家领衔的专业团队,用现代化信息系统工作平台,实现精准服务、br /> 六是利用多点执业与预约诊疗平台,将医联体内的专家和家庭医生服务有机结合起来,让百姓明白家庭医生是一个专业精准的团队,并且得到更专业的诊疗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顴/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