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日,《新华日报》以《原创广场舞刮起“常州风”——“陌邻”变“睦邻”,小区更有人情味》一文详细介绍了常州“结对子、种文化”弘扬社会文明新风尚的丰硕成果。常州依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引导广场舞规范、文明、有序开展的经验做法继《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广泛报道后,再次引起广泛关注 (一)挖掘城市特色,创排三季20套广场舞?016年,常州市文化馆牵头,精心创作了“常州风”原创广场舞第一季——“我是常州人”,以运河两岸生活场景和传统民俗活动为题材,编创?套反映江南风情和地域民俗特色的原创舞蹈,在全市刮起一股浓郁的“常州风”;2017年,常州创作推出“常州笑脸”,把踢毽子、跳绳、丢手绢、抓雀子等常州人最熟悉的童年游戏作为舞蹈元素,让人仿佛一下子回到了童年的美好时光;今年,常州精心制作“声动常州”,以走街串巷的吆喝声为线索,表现常州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快速发展的城市之声和蓬勃朝气。连续三年,20套广场舞,原创分越来越重,乡土味越来越浓,一经推出,广场舞爱好者们兴致勃勃 (二)构建培训梯队,三年培训?万人次。为了“常州风”原创广场舞走进千家万户,让广场舞爱好者拥有展示自我展示常州文明的平台,常州市文化馆在精心组织创作的同时,以中老年舞蹈团成员为核心,对群文舞蹈骨干、文化志愿者、广场舞团队骨干等分期进行培训,再推广到社区和各个团队,从而培训更多的基层广场舞爱好者。此外,特别拍摄制作了教学视频,以光盘、U盘的形式发放到市民手中。利用微信公众号、网站等数字媒体,向市民提供在线视频教学及音乐与视频的下载。截至目前,“常州风”原创广场舞项目累计完成培训骨干和文化志愿?万余人次?00余支基层广场舞团队 (三)广泛宣传引导,开展城乡巡?00余场。通过常州道德讲堂创新开设百姓视角,原创情景剧《广场舞跳还是不跳》,结合每年举办广场舞比赛、社区天天乐活动,走进城乡社区进?00余场巡演,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看可听、易学易行。一方面协调各乡村社区的广场舞队伍错峰跳舞,增加了场地的使用率;另一方面将广场舞纳入公共文化服务范畴,进一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范管理,统一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顴/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