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日,谷雨,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br /> 雨生百谷,万物生长。希望与力量从未远离、br /> 就在昨天,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武汉城区整体降至低风险。但截至4?7日,仍有27例重症患者在医院治疗?br /> 不放弃每一个生命。当全国315支驰援武汉医疗队和军队医疗队已全部撤离,国家卫健委仍然留下了一支由20人组成的国家专家督导组留守武汉。可想而知,最后的“重症攻坚”时刻勇挑重担的,必定是最精锐的“大牛”、br /> 值得注意的是,这?0人的留守天团中,来自江苏专家就有10位,占据了半壁江山、br /> 就在4?4日,圆满指导完成江苏省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任务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杨毅又被抽调,奔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指导当地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br /> 10+1=坚守到底!江苏这11位专家,无愧?813位援鄂白衣战士的代表、br /> 最早的出征,最久的坚守。为什么又是江苏? 01 让最精锐的尖兵、“最硬的鳞”坚守重症攻坚一线,这彰显了国家对江苏医疗实力和担当的充分信任,也体现了对江苏在疫情防控中突出表现的充分肯定、br /> 相信很多网友都好奇,留守武汉的江苏“大牛”,到底是哪10位? “瞭望君”从权威渠道了解到,20人留守天团中有国家专家组8人,北京协和医院5人,江苏省人民医?人。其中,国家组专家组8位成员中?位来自江苏,分别是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的邱海波、潘纯,苏北人民医院的郑瑞强;来自江苏省人民医院7名专家,分别是齐栩、左祥荣、张萍、陈旭锋、李金海、褚敏娟、刘辉、br /> “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致敬战‘疫’的勇士们!“br /> “龙鳞留下给武汉,武汉会早日清零,中国会越来越好!“br /> “苏大强不是一般的强,加油!“br /> …?br /> 网友们用“队列一致”的评论,表达着对于他们的敬意、br /> 4月初,还有一张被网友命名为“重症八仙”的图片在网上热传。无疑,这是网友们对于这些大医的致敬与尊重。“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说的应该就是他们吧、br /> 10位来自江苏的“压舱石”,如何坚守最后的阵地?笔者探寻到了他们在前线的工作任务、br /> 邱海波、郑瑞强、潘纯、左祥荣坚守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陈旭锋、张萍、李金海、刘辉驻守在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齐栩、褚敏娟驻守在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br /> 目前的主要攻坚点是什么?邱海波说,主要是对三类重症病人进行分类治疗,同时加强多学科的诊疗:一类是目前核酸检测呈阳性的新冠病人,一类是因新冠病毒对肺功能造成极大损伤的病人,一类是有基础疾病的病人、br /> 作为中央指导组专家,邱海波已经在武汉持续作战92天。在一个个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在与死神一次次的较量中,找寻突破口和诊疗路径。此前,邱海波和专家组成员曾多次当面向孙春兰副总理汇报工作,向国家提供最专业的研判建议和应对良策,一些建议获得当场拍板,高效落实后成为改善战“疫”局面的关键举措、br /> 大年初二抵达武汉后,潘纯与来自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的战友,共同负责金银潭医院重症患者的救治指导工作。为重症患者做气管插管,潘纯几?秒钟就能利索地完成插管,有效缓解病人呼吸危急情况,除此之外,他更是竭力在前线推广邱海波团队对重症规范化的管理理念和模式、br /> 眼下的主要工作,是要尽可能挽救更多的重症危重患者。潘纯说,“我们救治的大部分新冠肺炎病人基本已处于康复期,但对于很多本身就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来说,新冠肺炎所遗留或引发的一些疾病可能还比较严重,如何处理这些后续问题,让病人能够生存下去,也成为我们现阶段的工作重点。“br /> 当可能面临的感染风险较大时,这些大医们总是冲在前面。郑瑞强说,ECMO、气管镜、气管插管等都是高危操作,极易近距离与病人的气道分泌物接触,而病人喷射的气溶胶携带病毒的可能性非常大。从保护年轻医生的角度考虑,郑瑞强自己上、br /> 医生们会经常交流吗?答案是肯定的、br /> 4?7日晚,江苏省人民医院7名专家在百忙之中进行了一次“行进时会议”,交流探讨病例情况,与“家人”的交流也有助于缓解压力、br /> 脱下防护服、离开隔离病区后,他们可以缓一缓吗>br /> 笔者发现,就在4?8日晚,几位专家们都在进行着网络会议,探讨病例。他们也会时常连线意大利、英国、美国、希腊、巴基斯坦等多国的重症医学专家,分享彼此在临床中遇到的新情况、棘手的难题以及交流应对措施,抗疫全球同心、br /> 如果说最重要的是什么,笔者认为,一定是邱海波曾说过的这句话,“团队作战!”团队包含国家专家督导组和武汉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他们有着共同的理念、行动和水平,携手共同战胜病魔、br /> 作为江苏人,笔者很自豪,全国一盘棋,援鄂抗“疫”,自始至终都有江苏担当、江苏力量、江苏方案和江苏温暖?br /> 02 在笔者看来,“苏式”医疗援鄂,实而又实、低调温暖、br /> 说担当,江苏真是低调务实。江苏省委省政府贯彻中央部署要求,迅速行动,倾情倾力,先后派出共?813名医务人员支援湖北,在武汉、黄石两地多点开展救治工作。江苏,是各省区中派出医务人员最多的省份;江苏援湖北医疗队,是最早到达、最晚一批离开湖北的医疗队、br /> 说能耐,江苏真是硬仗硬核。在抗疫一线,江苏医疗队有力降低了病亡率,发挥了尖兵作用。截??2日,江苏省援鄂医疗队中有1800余名医务人员从事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累计收治重症、危重症患?381人,转轻及出?237人。中央指导组专家组对援黄石医疗队重症救治工作给予充分肯定、br /> 说创新,江苏真是智慧连连。在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区创下1小时收治40多名患者的“江苏速度”;首创患者俯卧位机械通气“糖果翻身法”等操作流程,被国家卫生健康委总结推广。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院长刘继红高度评价:“江苏队”是“精锐之师”! 说真情,江苏真是难舍难分。在武汉,在黄石,治愈者致谢:“感谢美丽的江苏医疗队天使踏着祥云飞来武汉,感谢你们为我们拼过命!”有一种温暖叫“江”“湖”情深,有一种温暖叫后方关爱、br /> “最硬的麟”精锐驰援湖北前方,身后是江苏的硬核保障和温暖支持。支持湖北的防护物资、生活必需品、前线保障用品,包机送送,源源不断、br /> 最早的出征,最晚的坚守,英雄难舍“风暴眼”,休戚同枝“袍泽情”! 江苏,靠得住?br /> 03 南征北战,车轮滚滚。什么是坚守,不仅体现在“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前线,也不仅在抗疫的江苏战场,更体现在一声召令、子夜出征的东北远征、br /> 这里,笔者要说的是杨毅、br /> 这位“车轮上的战疫英雄”,美丽的“女汉子”,是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也是邱海波“重症航母”中的一员大将! 重症甲型H1N1流感、H7N9禽流感、南??28事件、昆??2爆燃事件、盐城特大风灾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每一次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杨毅都参与其中、br /> 作为江苏省卫健委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重症医学组的组长,??3日开始,杨毅留守在江苏,到各设区市指导重症病人的救治。每天两到三个城市,平均700公里路程。车轮上的奔驰,13个设区市重症病人的会诊,是她工作的常态。最终,杨毅和江苏同道齐力奋战,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实现了江苏省本土新冠肺炎患者零死亡、br /> 3?8日,欧洲著名重症期刊《Annals of Intensive Care》在线发表了论文《重症关口前移是降低新冠肺炎患者病死率的关键:江苏经验》,通讯作者是杨毅和黄茂,他们都是此次江苏本土战疫的重要专家、br /> 黄茂是江苏省卫健委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江苏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br /> 此次,江苏省人民医院两百多名白衣战士奔赴湖北,把挽救患者生命当作头等大事,把降低病亡率作为首要任务,以精锐尽出的王牌之师、精准诊疗的特色路径和温暖人心的人文关怀,不断打出医疗救治的一个个“王炸”,一次次在疫情风暴中心,带领患者穿越生死之线、br /> 笔者注意到,此次驻守武汉的人民医院7人专家组成员们不仅有着专业的优势,也有着丰富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br /> 以陈旭锋为例,他是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医师,技术全面,是江苏省医疗卫生先进人物,曾被评为感动江苏十大人物,参加过汶川地震救援,也是ECMO(体外膜肺氧合)救治方面的专家、br /> 2?日起,陈旭锋就带领国家(江苏)紧急医学救援队37人参与到武汉客厅舱医院的筹建,之后筹建并进驻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方舱医院“关门大吉”后,他又带领队员加入了武汉市第一医院及武汉金银潭医院重症、危重症救治任务,直到这一次来到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从轻症到重症、危重症,陈旭锋经验可谓丰富、br /> 04 这几天,笔者和坚守抗疫一线的11位江苏专家逐个“对话”,坚守者的话语质朴而感人、br /> 今天是江苏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左祥荣在武汉奋战的?5天、br /> 他对笔者分享真实感受:??9日我送走第一批队友,4?2日告别第二批队友。这两次送别感触很深。出征之时,雨雪交加,天寒地冻;凯旋之日,疫除魔灭,春暖花开;春风卸白甲,英雄归故里,金陵万人迎。同事们回去了,我也很安心。“br /> 他说,送别时感慨,送别之后转身继续忙碌,和来的时候一样,争分夺秒,不放弃、尽全力挽救每一个生命、br /> 经此战“疫”,谈及最深感受,左祥荣说:“党和国家关爱生命,热爱人民,不放弃每一条生命,我们应担当起这个重任,这是我最大最深的感受。国泰民安是每一个人的愿望,愿望背后是无数人默默无闻的奉献,所有人都在向着一个目标付出,对他人的付出,我们从未有如此深刻的切身体会。“br /> 说得特别好,这也是江苏和全国逆行医护的心声,是无数在抗疫中尽过一份力的人的心声,笔者反复体会,也由衷认同、br /> 谷雨,春雨浸润心田,冬日远行,东风犹记,夏季在望。绿树阴浓夏日长,满树蔷薇一院香。日常祥和的生活,在奉献者的托举下显得珍贵、令人心怀感恩、br /> 让我们致敬江苏:最早的出征、最硬的担当、最智的贡献、最久的坚守。江?1位专家,?813位援鄂白衣战士的代表,是8000万家乡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无惧风雨、自强不息、砥砺前行、守望相助精神的久久传承和时代体现! 让我们祝福他们早日平安凯旋。那一天,一定有最美的笑容和最深的拥抱?br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顴/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