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奖励激励制度,助推生活垃圾分类
发布日期 2019-01-24 来源9span id="source_text">常州日报字号:〕a href="javascript:fontZoom(16)">?/a>?/a>導/a>〖/td>
  问题提出
  民革常州市委提出,家庭垃圾分类是生活垃圾分类整个系统的“最?00米”,也是制约全市生活垃圾分类能否实现减量的关键点。如何调动广大居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制定并严格执行奖励激励制度无疑是最好最有效的办法、br />   建议
  1、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建议借助大数据技术,以居民身份证或社保号为基础,建立家庭生活垃圾分类“绿色账户”,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积分制,制定具有操作性的分类兑换积分细则、br />   2、配套规范约束措施。着重加强法律规范的强制性与可操作性,如修订我市物业管理条例,将垃圾分类强制纳入物业企业服务协议内容,加大分类工作法律保障、br />   3、理顺管理体制。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尽可能由环卫部门总负责,并对收运处置的市场准入、运作模式统一口径监管,保证各部门数据可以综合运用。可设立“垃圾回收日历”,同时,明确居委、物业、业委会以及政府采购服务的第三方的配合协调责任,签署责任书等共同协调推进、br />   4、试点推广智慧分类模式。试点投放垃圾智慧分类系统,通过技术实现垃圾自动识别和称重、生成居民专用二维码或条形码、扫码投放居民绿色账户标签的垃圾袋等,同时借助智慧系统优化垃圾收集功能,如“餐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独立分类且做到“日产日清”、回收垃圾可定点定期集中清运等、br />   5、加强宣传和监督。进一步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的意识教育和宣传引导,构建全方位监督体系,如设置垃圾分类督导员随机检查建立绿色账户的垃圾袋是否粘贴二维识别码等、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margin-top: 30px;'>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顴/p>

主办单位: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常州市大数据管理局
版权所?nbsp;www.xiuzhiben.com E-mail:czwgzx@changzhou.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