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日获悉,《常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3-2020)》近期获省政府批准实施,3?0日,省政府将包括该规划在内的我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相关材料转报至国务院。至此,我市“申名”进入新的工作阶段、br /> 紧接着的好消息,继去年9月我市杨桥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之后,新北区孟河镇、武进区焦溪村,近日分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在各自的类目中,它们都是常州第一个成为国家级的单位,这为常州“申名”充实并奠定了坚实基础、br /> 2013?月,常州成立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领导小组,“申名”工作正式启动。据介绍,常州“申名”分?个阶段工作,分别为动员准备阶段、具体实施阶段和迎接检查阶段、br /> 据市规划部门介绍,该申报材料包括“一套规划、七项制度、五套材料”。“一套规划”即《常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3-2020)》;“七项制度”是指《常州市市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办法》、《常州市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办法》、《常州市文物保护办法》、《常州市地下文物保护办法》、《常州市大运河遗产保护办法》、《常州市博物馆公益事业捐赠办法》、《常州市不可移动文物认养管理办法》等七项与名城保护相关的管理办法;“五套材料”即申报材料系列、多媒体材料系列、历史文化街区材料系列、其他相关保护规划系列以及特色材料系列。申报材料共6册,包含?0万字和近1500张图片、br /> 保护规划:专家引领,公众参与,确保科学性和前瞻?br /> 为保证该保护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这一年多里,市规划部门会同市相关部门赴北京、上海、苏州、无锡、泰州等城市学习考察,征询国家文物局、清华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和机构的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为规划的修改和完善一次又一次地添砖加瓦,市民规划师和普通市民的积极参与,为规划更好地接上地气、服务于民提供了支撑和保障。据了解,申报材料中的近1500张图片,是从10万多张现场拍摄和资料图片中筛选出的?013?2月,该规划通过省级专家论证。今??9日,该规划经省政府批准、br /> 保护体系:科学完整,市区全覆盖,分为两个部分、四个层欠br /> 保护规划总体上建立两个部分、四个层次的保护体系,覆盖全市区范围。两个部分是指市区范围内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四个层次包括市区、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历史文化遗存(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历史环境要素)、br /> 市区保护结构为“一带串一城,众河育群星”。“一带”是指中国大运河(常州段)遗产;“一城”是指历史城区;“众河”包括市区范围内体现历史文化价值的水系 “群星”是指市区历史村镇及各级各类历史文化资源、br /> 历史城区的保护结构为“三河四城、两轴七片”。“三河”为古运河、明运河及关河;“四城”为“内子城-外子?罗城-新城”的四圈层城垣轮廓;“两轴”为沿延陵路(原子城?顾塘河)展开的城市传统文化展示轴,以及沿北大街(原府直街?南大街展开的城市传统商业轴;“七片”是指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南市河历史文化街区、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天宁寺-舣舟亭历史地段、锁桥湾历史地段、南河沿历史地段、三堡街-西直街历史地段、br /> 保护规划确定了常州历史城区保护范围以五代罗城为核心,东至舣舟亭公园,南至大运河,西至锁桥湾河,北至关河,用地面积5.51平方公里。并明确了该范围内的功能定位、传统空间格局和风貌的保护、历史街巷的保护、建筑高度控制、用地布局调整和人口容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道路交通、市政配套设施、综合防灾等规划要求,形成多领域、多层次、网络化、全覆盖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br /> 保护方法:推出创新举措,集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多方筹资于一佒br /> 该保护规划确定了科学保护、依法保护,合理利用、永续利用,特色传承、统筹协调的保护原则、br /> 在保护方法方面,规划明确提出,设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和建设的专项资金,并列入市财政预算;鼓励社会力量捐助或通过其他多种形式筹集保护资金。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专家领衔、公众参与、部门协同的名城保护机制和途径;积极探索名城保护工作中的资金多元化筹措方式、土地置换政策、户籍制度改革措施、保护修缮利用模式等创新举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顴/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