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优质养老工程,提升民生福祉 全市9万余老年亹/strong> 2017年,市民政局积极推动优质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形成基本养老全面、高端养老优质、相关业态繁荣的良好局面、br /> 2017年,全市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实现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城乡覆盖率分别达60%?6%;建成助浴点18个,助餐服务城市社区覆盖率达50%;护理型床位占比?6%,千名老人床位数达48.5张。养老服务供给进一步扩大,享受政府购买服务的老年人达10%以上。养老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是江苏唯一的国家康复辅具产业综合试点地区,6家养老服务单位获?017年度省级养老服务业综合发展示范基地、省级养老服务创新示范企业和省级示范性养老服务机构?家单位获全国养老机构标准化试点 
释放政策红利,为养老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2017年以来,通过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健全养老服务领导机制,我市形成《常州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常州市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规划》和《常州市“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三位一体”的规划体系,在土地供应、税费优惠、购买服务、项目扶持、队伍建设等方面作出约束性规定,为保障养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基础、br /> 9万余老年人享受政府购买的养老服加/strong> 据了解,市级福彩公益金每年安?000余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对各级地方和部门实施的政府购买养老服务项目进行补助。约?万余老年人享受政府购买服务,占老年人总数?0%以上。积极培育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大力引进连锁化有实力的社会服务组织和成熟养老管理模式开展为老服务、br /> 此外,通过创新举措,先行先试,打造优质养老服务体系。为700名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发放补?2万元;拓展社区养老服务,整合资源,发展嵌入式养老模式;提升机构养老服务,积极推动公建民营、公办民助等运营模式,直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机构的建设、运营、管理;创新医养融合,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市政府关于加快医养融合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推动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居民家庭、城乡社区和养老机构。明确护理型床位补贴标准和申报程序,推动护理型机构建设、br /> 在全省率先开通?2349”便民为老服务热线,建成覆盖全市的虚拟养老服务中心。探索政府向电商购买公共服务模式;通过政府采购璟云老年人远程康复指导服务平台,为全市老年人提供远程康复指导服务、br /> 通过职业培训,提升待遇,培育养老服务人才队伍、br /> 养老产业招商会,推介优质养老项?0?/strong> 常州养老产业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形成具有常州特色的养老产业发展模式、br /> 通过建设园区,引导养老产业集聚发展。全市规划建?大特色康养产业发展板块,整合园区资源要素,全方位提供各板块规划需求。通过搭建招商平台,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市政府连续举办四届养老产业招商会,有效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养老产业,推介优质养老项?0个、签?0个,涉及养老机构建设、服务管理、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去?月,市民政局在南京举办以“康?”为主题的产业推介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在江苏省尚属首次,是康养产业新理念、新业态、新技术的全新路演、br /> 此外,市民政局还强化制度建设,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大力推进养老院服务质量提升;确保养老服务设施运营安全,加强养老知识宣传普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顴/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