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提出: 常州市工商业联合会认为,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方面的竞争合作,是我市经济国际化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当前,我市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建议 一、深化对民企国际竞争力的认识 二、着力提升优势产业国际竞争力。一是引导智能装备、新材料及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特色产业,立足国际市场实现裂变扩张,获取境外优质资产、高端品牌和先进技术;推动机械、电子、服装、建材等具有优势的传统产业到境外拓展发展空间,推动制造业从成本优势向核心竞争优势全面转型。二是加快工业集中区、特色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主动融入跨国采购体系。三是采取银行贷款支持、地方税收减免、政府出资、引进人才等手段,大力支持电子商务、动漫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检验检测、云计算、跨国公司共享服务中心等服务外包行业培育步伐 三、加快培育本土跨国公司。有针对性地支持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空间、突破贸易保护壁垒,从资金、技术、财税、金融、人才、信息服务等方面,加大支持和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投资设厂、承包工程、建立自主营销和服务网络;引导企业通过做强做优,巩固扩大美国、欧盟、日本等传统市场,利用自贸区协定重点拓展东盟、南美、南亚等新兴市场,鼓励“抱团出海,借船出海,接力出海” 四、推进国际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是研究出台地方性激励政策,打造政策高地;二是建好公共服务平台;三是推进海外中介平台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