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上午在常州市十五届人大会二次会议上,市长姚晓东作《政府工作报告》、br /> 姚晓东在报告中指出,过去?012年,我市经济实现平衡增长,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城乡建设扎实推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发展环境更趋优化?013年,我们将紧密结合常州发展实际和百姓新期盼,全力推进事关常州长远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重点工作,以重点工作的大突破带动全局工作的大提升,不断提高城市发展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br /> 姚晓东表示,百姓的新期盼也是政府工作的目标和重点、br /> 常州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2013年目标(请用柱状图表示,结合2013年对应数据) 2012年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950亿元,按可比价增?1%左右?013年目标增?0%左右、br />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8.99亿元,增?%?013年目标增?0%左右、br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33706元?6766元,均增?3%左右?013年目标分别增?2%以上、br /> 单位GDP能耗下?.2%?013年目标完成省标、br /> 2013年发展目标确宙br /> 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 重点工作重点突破 围绕201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结合常州发展实际和百姓新期盼,我市将全力推进事关常州长远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重点工作,以重点工作的大突破带动全局工作的大提升,实施重点突破,形成竞争新优势、br /> 1. 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br /> 全面实施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意见,推进金坛、溧阳争先进位。大力推动产业西进、科技西进、项目西进和基础设施西进,促进武进和金坛、新北和溧阳挂钩合作,推进常金一体化发展,加快把溧阳建成苏浙皖边界的重要门户城市、br /> 2. 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br /> 重点发展智能装备制造和以碳材料为引领的新材料产业,加快把我市建成国内一流的智能装备制造名城和新材料产业基地、br /> 3. 大力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br /> 围绕?015年成功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实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等八大工程,加快推进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修缮保护利用、前后北岸业态调整、大运河申遗、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等39个重点项目、br /> 4. 加快建设智慧城市、br /> 充分利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机遇,启动“智慧常州”三年行动纲要,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水平。新?00个智慧社区,实现家庭电视高清化和互动化;在公园、公交等公共场所开展WIFI信号免费上网试点、br /> 5. 积极打造民生事业新亮点、br /> 培育一批常州民生事业新品牌:开展惠民医疗;推行贴心养老;对中心城区危旧房、城中村、低洼地加快改造步伐;广泛开展“社区天天乐”群众文化活动;发展慢行系统、br /> 身处常州?013年你将领略家乡再受br /> ·加快城市新片区建设步伐,有序推进南部新城、北部新城、钟楼新城、凤凰新城等新城建设,提升东大门建设水平、br /> ·完成常州机场4E级改造并实现机场口岸对外开攽br /> ·全面推进常溧高速公路?04国道等一批高等级道路工程,启动武进至金坛间快速通道建设和路网联這br /> ·建成龙城大道隧道、玉龙路等城市道?br /> ·开工建设青洋路高架北延与沪宁高速青龙互通工稊br /> ·积极做好城市轨道交通前期工作、br /> ·实施32项旧城改造计划。加强城乡水利建设,实施藻港河、丁塘港等城市引排河道整治工稊br /> ·开工建设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加快圩堤达标和中小河流治理进度 2012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3950亾br /> 单位GDP能耗下?.2%,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均增?3% 每年两会,也是一年一度向全市人民交成绩单的时候?012年,在世界经济形势更加严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的大背景下,常州克难奋进,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950亿元、br /> 2012年,我市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950亿元 地区生产总值,也就是地方的GDP。虽然不能以GDP论英雄,但它作为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综合指标,多少反映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br /> 2012年,我市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950亿元,离跨入4000亿城市俱乐部仅一步之遥。据2012年初的数字,2011年GDP超过4000亿的全国?8个城市,包括4个直辖市?2个省会城市、br /> 回顾?0年来我市GDP的发展历程:2004年,我市GDP首次超过1000亿元。到2008年,我市GDP超过2000亿达2200多亿元,?000亿到2000亿,用了4年时间。而到2010年超3000亿元,这1000亿的增长只用?年多的时间?011年达?580.99亿元?012年预计达3950亿元、br /> GDP的增长更注重绿色环保,去年我市单位GDP能耗下?.2%、br /> GDP的增长的同时,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也不断增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378.99亿元,增?%;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06元,农民人均纯收?6766元,均增?3%左右。前者增加城市财力提高发展后劲,后者则直接让百姓增收、br />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 一方面要确保GDP增长,另一方面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转型促增长增优势强后劲?012年,我市积极顺应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大力实施转型创新?10”行动计划,通过?10”行动计划和工业转型千企升级计划深入实施,全市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达12家,入库税收超亿元企业达30家、br /> 2012年,我市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预计2012年将增加?3.9%,比2011年提?.5个百分点。特别是在金融服务、文化服务和旅游服务等方面,常州优势明显;我市创意产业、文化传媒、旅游消费等新兴服务业,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文化消费、知识消费、体验消费等消费热点将催生新的服务业行业和需求,有助于推动常州服务业向高级化和纵深化发展,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br />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12年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炸br />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012年我市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012年预计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700亿元,增?6%,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1%,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左右、br /> 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航空航天、电子计算机、电子和通讯设备、生物医药、仪器仪表、电气设备、新材料、新能源?个行业。在电气设备、新材料和新能源行业?个行业中,常州市的产业优势比较明显。像新材料产业,近年来呈现强劲发展态势,在稀土材料、反光材料、新型涂料、新型建材、玻璃钢制品等方面,形成了常州市的产业特色和优势、/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