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提
孙燕云等两位委员提出,目前,我市农村垃圾分类不到位,终端处置成本较高;处置设施能力不足,处置方式单一;处置科技含量低,资源化利用水平不高;相关政策机制不健全,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这些都对全市生态环境建设造成了不利影响
建议
一、加强政策引导与资金扶持,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激励机制。对实行垃圾分类的家庭补贴垃圾袋,并在月底或年终根据垃圾分类实施效果再次予以物质奖励;对将有机垃圾送往有资质处理厂进行资源化利用的,按量给予补贴,调动收运单位的积极性;通过财政补贴、产品认证等政策调动处置单位的积极性,提升处置技术;对垃圾分类实施较好的地区和单位给予一定政策与资金支持
二、完善建设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立完善垃圾收集分类、回收、运送、处理的系统
三、优先发展资源化利用处理方式,最大限度利用资源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倡节俭、文明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