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发展,产业兴旺是基础。怎样让产城融合里的“产”发挥出最大的能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今,常州正以创新驱动的产、转型升级的产,和集聚集约的产,探索出一条“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宜居宜业、融合发展”的新路、br /> 这台外形萌萌的服务机器人,是常州智宝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第二代产品。机器人的眼睛是视觉摄像头,耳朵是喇叭,身体上还安装了超声波和红外传感器,只要对机器人发出指令,它就能完成儿童看护和早教等一系列工作,目前这台机器人已经接到?00多台订单、br /> 作为一家小型的初创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怎样缓解日益增加的科研和生产负担?智宝公司在铭赛机器人协同创新产业园里找到了答案。常州智宝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李志立说:“单打独斗的话我们需要寻找合作的机会,但是常常找不到人,但是在一个集团里,所有的资源我们都可以互相利用。“br /> 在常州科教城里的铭赛机器人协同创新产业园里,像智宝公司这样的初创企业有十多家,他们在机器人产业链上各有专长。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李长峰介绍:“可能我们未来会形成15?0支团队,一旦遇到一个大的市场需求,一起朝一个方向努力的话,这种成功的概率会比我们一个团队成功的概率要大。“br /> 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常州依托产城融合、加速新型产业裂变扩张的一个小小缩影。今年上半年,常州全市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8%,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43%,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87家、科技型上市培育企?93家、br /> 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以常州科教城和常州、武进两个国家级高新区为主战场,一批具有高附加值、高资源配置能力和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现代产业正在不断完善、br /> 在当前日趋激烈的区域发展竞争格局当中,常州面临着标兵渐远和追兵将至的逼人态势。怎样让传统产业迸发出全新的活力,是常州在产城融合中着力破解的另一个难题、br /> 最近,常州东风农机集团有限公司的产品库里,增添了不少新成员。这台沾满泥土的高速插秧机,是东风农机正在研发的新品种,有望打破国外企业的垄断,预计明年就可以上市。与此同时,公司还在研制无级变速器的核心关键技术。作为一家上世纪50年代成立的传统企业,近年来,东风农机技改投入连续多年超过亿元,企业产品含金量正在不断提升、br />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旺则城市旺。近年来,常州先后出台了“双百”传统产业升级计划、“十百千”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现代服务业和金融业三年行动计划,按照“建链、强链、补链”的要求,狠抓十大产业链建设,推动全市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br /> 上半年,全市十大产业链发展势头良好,新增产值超20亿元企业4家,?0亿元企业9家。同时,投资结构不断改善,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7.8%、br /> 通过将城市规划与产业规划相结合,下一步,常州将从加速产业创新、增强产业质效和推动产业集聚三者入手,发展一批低碳、节能、高效的产业,形成“产城相融、互相促进”的发展路径、br /> 常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管志杰说:“产城融合的过程当中,第一个产业规划和城市规划要相结合,要发挥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来推动产业发展;另外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需要靠城市的吸引力,这就表现在生态、宜居、招商引资以及技术、资本等一系列环境方面;还有第三个,表现在环境方面,这个环境就叫制度环境,产业发展之后,国家、常州相关的制度政策,也做出相应的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