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外文版 繁體中文
登录个人中心
走进常州 ޵VSƵط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VSԤ 数据发布
当前位置:
唱响新经济 放歌新城市 创造新生活
——专访经发区党工委书记陆秋明
发布日期:2010-11-17  浏览次数:  字号:〖

  这里曾经被称为“武进的北大荒”,这里又曾是武进“最后的处女地”,春华秋实十三载,如今,这里已变成“都市的后花园”。
  从1997年武进农发区的设立到2006年武进经发区的正式更名,一路走来,经发区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跨越期。特别是今年以来,以“新经济、新城市、新生活”为主题的构想,奏响了经发区打造滨湖新城的号角。
  这个既充满诗情画意又颇具时代特征的构想究竟拥有怎样的壮美蓝图?对话陆秋明,勾勒这张徐徐展开的迷人画卷——
  记者:这里曾经是武进“最后的处女地”,后又经历数次区域调整和更名,从历史发展的轨迹来看,您觉得现在的经发区正处于怎样一种发展状态?又面临着怎样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陆秋明:江苏武进经济开发区傍水而建,位于美丽的西太湖畔,其前身是著名的滆湖农场。1971年,8万大军围湖筑堤,滆湖农场宣告诞生,主要负责当地的开垦。
  此后,滆湖地区发展农业几乎成为定势。直到1997年,武进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成立,这片土地又进入了一个“以农引外”的新时代。
  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区域间的竞争越发激烈,如何让“小区”变“强区”?拉长工业经济这条短腿是必由之路。2006年7月,当时的武进农发区由国家发改委审核通过并批准更名为“江苏武进经济开发区”。从此,这里吹响了“二次创业”的嘹亮号角。
  不同时期,不同的牌子,也有着不同的定位。但是,多年来,全体经发区人在白纸上作画的决心从未改变。历经多次变更后,经发区经济社会发展也驶上了快车道。辖区内道路通畅,沿江高速穿境而过,南北高架直插园区;环境清新优美,毗邻“花木之乡”嘉泽;各类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明都国际会议中心、花鸟园等一批功能性服务业全部到位,一座现代化的生态新城正强势崛起。
  近年来,随着“挺进西太湖,建设滨湖城”战略的启动,经发区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近城临湖”的独特地理位置,也赋予了经发区新的建设使命。放眼全区,高新区正引领全区工业再攀新高。放眼全省,太湖新城的模本令人震撼。放眼全国,天津滨海新区依靠临海的战略地理优势,大力推进创新型经济发展,为武进经发区指明了方向——全力打造集智慧经济、休闲居住、度假娱乐于一体的城市新区。
  记者:作为建设滨湖新城的主战场,经发区在这方面有怎样的规划与行动?又将如何带动武进西部的整体发展?
  陆秋明: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作为苏南板块的省级开发区,经发区也肩负着争当转型升级排头兵的重大使命。如何转型?我们适时提出了以“美丽西太湖、投资新乐土、梦圆经发区”为总体形象,以“新经济、新城市、新生活”为发展主旋律,全力打造一座现代化的滨湖新城。
  “新经济”的目标是建设一个新经济的集聚区、新兴产业的发展区和现代服务业的创新区。具体将以西太湖国际智慧园为龙头发展智慧产业、创意产业;依托亚邦生命科技园全面推进西太湖国际健康城建设。此外,随着网上购物的兴起,这里将建起一个服务于整个常武地区的电子商务配送中心。
  如果将正在建设中的武进中心城区比作一件西服,那么,经发区就是一件休闲装。“新城市”的构想将摒弃传统城区高楼林立的模式,大力推进生态城市和低碳城市建设,体现东方文明的天人合一。
  宁静致远的城市环境有利于创造更多的智慧经济。“新生活”将以新的生活方式、健康清洁的世界、低碳的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
  记者:虽是省级开发区,但经济总量并不大,这一度成为经发区最大的短板。面对日趋激烈的园区竞争,经发区是否找到了突破口?面对即将到来的“十二五”,又有怎样的目标设想和工作打算?
  陆秋明:“小区”也要变“强区”。作为全区八大板块之一,经发区不与高新区比大,不与科教城比高,不与西太湖比美,坚持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
  面对即将到来的“十二五”,经发区排定了“五个一”目标,即到2015年实现GDP100亿元,业务总收入1000亿元,财政一般收入10亿元,引进高端人才1000人,区域净增加人口10万。具体将实行“两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从2010年到2012年,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功能配套比较完善,业务总收入不低于300亿元,财政收入6亿元,人口超过5万;第二步从2013年到2015年,城市核心区形成,并与武进中心城区、常州市区连成一片,功能互补,辐射武进西部片区,形成一体化;与嘉泽农博园、邹区、牛塘、西太湖生态休闲区、高新区无缝对接,基本具备一个小城市的规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访问统计 | 网站纠错
主办: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常州市大数据管理局 版权所有:常州市人民政府 电子邮箱:czwgzx@changzhou.gov.cn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02 苏ICP备05003616号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