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觇/a>外文 繁體中文
登录个人中心
走进常州 ޵VSƵط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VSԤ 数据发布
新闻发布会首顴/a> | 最新发市/a> | 发布实录
正文
“奋进新常州 建功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产业发展专场新闻发布会发布实录
发布日期?022-10-10 浏览次数9span id="hits">字体:〕a href="javascript:fontZoom(16)">?/a>?/a>導/a>〖/td>

发布时间?022?0?0?0:30

发布地点:常州市行政中心惠风

发布主题:“奋进新常州 建功新时代”新闻发布会—产业发展专

发布人员:沈 ?nbsp; 常州市发改委副主

许程?nbsp; 常州市工信局副局

?nbsp; ?nbsp; 常州市财政局副局

?nbsp; ?nbsp; 常州市商务局副局

?nbsp; ?nbsp;人:?nbsp; ?nbsp; 常州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

新闻发布会主席台

新闻发布会记者席

?nbsp; ?nbsp; 常州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

【薛 静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为大力营造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浓厚氛围,市政府新闻办从今天起组织举办“奋斗新常州 建功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通过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民生活、城市建设等主题以及辖区板块专题?场新闻发布会,展示常?0年来的巨大发展和非凡成就,现在召开系列发布会的首场—产业发展专场新闻发布会,下面我向大家介绍出席新闻发布会的领导,他们是:市发改委副主任沈莉女士,市工信局副局长许程伟先生,市财政局副局长徐磊先生,市商务局副局长朱惠先生。首先请市发改委沈莉副主任介绍常州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和相关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的实践和成就

?nbsp; ?nbsp; 常州市发改委副主

【沈 莉

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上午好!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绍常州统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相关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刻把握发展的阶段性新特征新要求,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十年寒耕暑耘,春华秋实,常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提升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全市上下围绕“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大力实施?32”发展战略,始终坚持产业立市,砥砺创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实现“苏南模式”在新时代的转型升级

一、抓规划强引领,稳步推进战新产业沿链聚合、集群发

?013年起,常州把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主抓手,制定并推出《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科学调整产业结构,精准引导产业集聚,持续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相互贯通,加快新技术、新管理、新模式的创新运用,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纵深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从“三车四新三智能”到“五新三高两智能”,再到“八大高成长性产业链”,以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地标性产业链为抓手,开展差异化“建链、补链、强链、长链”建设,不仅重构了常州的生产力布局,擦亮了“产业中轴”的名片,而且成为苏南产业高地上的一道独特“常州风景”

一是规模总量不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速度、产出效益明显好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截至202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增?5.7%,产值由2013年的2960亿元增长?021年的6180.1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013年的29.3%增长?021年的46.5%。晶硅光伏、动力电池、轨道交通、智能电网、工业机器人等产业国内市场份额领先。其中,今年1-8月常州整车产销量突?8.5万辆;在动力电池产业领域,常州动力电池产业产值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三,常州集聚?家全球TOP10动力电池企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游企业数量超?400家,居全国首位?022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完成产?456.1亿元,同比增?7.58%

二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截?021年,全市集聚创新孵化服务机构135家,其中国家?9个、省?6个,总孵化面?0.4万平方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018?021年获国务院督查激励。累计创建国家级创新研发平台16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0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6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45家,产业创新中心3家。截?022?月底,全市拥有有效发明专?7855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2.76件,分别?011年底?2.71倍和11.20倍。近十年来,我市共入选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项?2个,争取资金支持11.46亿元,近四年连续蝉联全省第一

三是链式体系不断完善。围绕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先后引进理想、比亚迪、北汽等整车项目,以及江苏时代、中创新航等关键零部件项目。常州已形成了包括整车制造、动力电池、电机、电控、传感器、充电桩等完整的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千亿级产业链?022年上半年,常州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超?100亿元,同比增?0%以上。围绕智能数控和机器人产业,布局了安川、金石、铭赛等一批整机企业,吸引了纳博特斯克、易尔泰等一批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产业链加快完善健全

四是集聚程度不断提高。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019年入选国家级战新产业集群,“发储送用”一体化发展的万亿新能源产业集群已集聚成势,正在积极争创国家级战新集群;西太湖科技产业园集聚石墨烯材料及下游应用企业,率先在全国形成集设备研发、原料制备与应用研究、产品生产的完整产业链,成为全国石墨烯产业发展“领头雁”。新北区和金坛区晶硅光伏、溧阳市和钟楼区输变电、常州经开区轨道交通、武进区和新北区工程机械、天宁区检验检测已然成为区域产业名片和新增长极

二、抓项目谋发展,加速推进重大项目乘势而上、聚势而强

?014年开始,常州市已连续九年开展重大项目主题年活动,从突破到深化,从推进到提升,从增效到攻坚,再到强化攻坚、攻坚突破,重大项目主题年内涵持续刷新,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省重大产业项目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市重大产业项目数量、体量、质量连年提升,为常州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而有力的支撑

一是高位推动,健全机制促项目。建立“全方位、全流程、全周期”项目管理模式和“日巡查、月调度、季督查”项目推进机制,依托重大项目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全面打通“信息环”和“要素链”,不断提升项目选择科学性、落地可行性和服务高效性,以真实可靠的项目投入赋能高质量发展

二是扭住关键、创新突破推项目。聚焦审批制度改革,创新推行“标准地+承诺制”新模式,“交地即发证”“拿地即开工”成为常态。搭建重大项目融资服务平台,出台重大项目“政策礼包”,基础设施配套费实行“先缴后奖”,竣工产业项目给予设备补贴,近两年共落实奖补资金超5亿元,企业获得感持续提升

三是发挥优势、多措并举引项目。精心编制并向全球发布常州市产业地图,通过“一键搜索”即可查询符合要求的项目用地、上下游配套和用工信息,为精准招商提供指引。组织举办世界工业与能源互联网博览会、科技经贸洽谈会等招商活动,组织开展名城名校对接,做强项目储备、积蓄发展动能

三、抓数智促转型,全面推进数字经济赋能升级、换道领

常州市坚持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加快打造常州特色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模式

一是优布局。制定“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我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布局,以武进区、新北区、金坛区等为核心承载区,加快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区;以新北区、天宁经开区、钟楼经开区为核心承载区,重点培育软件业、大数据、区块链、网络视听游戏等数字服务业。全市已初步形成数字经济“布局优化”、“软硬兼顾”的良好发展局面

二是强基础。筑牢“数字基建”硬核底座,加快5G基站、千兆光网等设施部署。常州是国家首批“千兆城市”,今年全市新增5G基站3304个,累计开?G基站?.3万个,市?G网络覆盖率达99%;常州华东云计算基地被列入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江苏区域重点项目。全市数据中心设计折算标准机架数?.5kW?6911架,已建成标准机架数12841架,在用标准机架?541架(均按2.5kW折算)

三是深融合。出台制造业“智改数转”行动计划,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制造业数字化水平处于全省第一梯队,拥有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试验?个、省?个,通过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近500家;省级星级上云企业1127家,累计上云企业数超1.3万家;省级智能工?5家、智能车?65个

四是育骨干。加快培育数字行业领军企业。目前,我市已创成省级互联网平台经济“百千万工程”重点企?家,省级智能农业示范单位10家,20家单位入选全省首批“两业”深度融合试点。中国移动长三角(常州)钟楼云计算中心建成投运,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东部)中心获批“长三角一体化联盟智慧城市应用示范基地”,星星充电入选“中国数字经济产业示范样?0”

下一步,我市将围绕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以数据为关键要素,聚焦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治理服务和数字安全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着力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完善数字治理体系,着力营造数字经济生态圈,加快打造数字经济新引擎,激发数字时代新动能,为推进?32”发展战略、奋进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强力支撑?nbsp;

【薛 静【/span>

感谢沈莉副主任的详细介绍,下面请市工信局许程伟副局长介绍常州在制造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实践和成就

许程?nbsp; 常州市工信局副局

【许程伟

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上午好!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绍常州制造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关情况

多年以来,常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制造立市、产业强市、质量兴市不动摇,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已成为常州最厚实的家底和最鲜明的底色。常州拥有国内同类城市中最完备的产业体系,国家工业41个大类中常州?3个,207个中类中?89个,666个小类中?98个。十年来,常州工业经济规模总量跨上新台阶,工业企业开票销售收入实现翻番;工业用电量增幅超60%?021年,常州市全部工业开票销售收入达1.7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5%,位列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16位,连续三年入选江苏省制造业创新转型成效明显地区。今年促进工业稳增长、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等方面工作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表彰

常州作为近代工业的发祥地、苏南模式的创立者之一,产业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无数荣光和骄傲。改革开放初期,常州就构建了以“九条龙”为特色的工业体系,成为“第一个崛起的工业明星城市”,备受国内外关注。进入新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常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发展“时与势”,瞄准“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产业发展取得瞩目成绩

一、聚焦集群培育,打造特色优势产

精准定位自身资源禀赋和优势,从实施“工业经济三位一体转型战略”、“推进高质量工业智造明星城建设”到“深入实施?32’发展战略”,常州持续加速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以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新材料为核心的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已成为“常州智造”产业名片,截至2021年底,装备制造业占工业经济的比重?2.6%。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型碳材料产业入围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当前,常州正通过产业链的创新、升级、重构,围绕“发储送用”加快打造“新能源之都”,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动力电池、光伏、智能电网等产业崛起成为全国产业高地。今?-8月,这四个行业规上工业产值分别增?91.9%?08.9%?6.2%?.4%,对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0%。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省二分之一,动力电池产销量占全国五分之一、全省二分之一。动力电池产业从“无中生有”到“有中变优”,已拥有动力电池及配套生产企业100余家,形成电池材料(正极、负极、隔膜等)、电池单体、电池系统、技术研发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链完整度达94%,居全国首位

二、持续结构优化,推进传统产业转型

践行绿色低碳安全发展,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注重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转变。开展“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和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目前,全市存量化工生产企?11家,相比2016年末减少了四分之三。指导化工园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慧应用为支撑,建立完善园区应急指挥和综合信息监管智慧平台,全面提升安全环保、应急救援和公共服务等综合管理水平。加快企业节能减排绿色发展。超额完成“十二五”、“十三五”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大力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全市拥有国家级绿色工?7家、省?5家,国家级绿色园?家、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3家、绿色设计示范产?2个。推进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工作。确立?+X”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综合评价信息系统,完成工业企业综合评价数据归集核对,推进部分地区先行先试,探索评价结果差别化运用,坚持以“亩产论英雄”为导向,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引导企业提质增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三、突出企业主体,夯实产业发展基底

注重建强“雁阵”型企业梯队,为产业能级提升提供有力支撑。目前常州共有各类工业企业超6万家,截?021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140家,?012年增加了1477家。着力做强优势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实施兼并重组,形成一批贡献份额大、带动力强的领军企业。截?021年底,全市拥有营业收入百亿元以上企业(集团)14家,今年预计还将增加5家以上,目前上市公司累计?5家。聚力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立“发现、培育、认定、扶持、监测”工作体系,打造一批专注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优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市场占有率高的“单项冠军”。拥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4家,数量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一;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81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72家,数量居全省前列。切实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总数?915家,独角兽(含潜在)企业31家、瞪羚企?01家。试点建设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家;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3家、省?90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家;2018年以来,全市企业共参与省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0项,攻克了一批“卡脖子”技术。努力打造示范标杆企业。自2016年取得中国工业大奖零的突破以来,我市?家企?次荣获工业大奖和提名奖,获奖数领跑全国地级市,今年又?家企业?个项目进入候选公示名单;拥有国家质量标杆企业3家、省质量标杆企业13家

四、加快数字化转型,赋能产业智能化升级

以数字赋能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产业智能化水平和发展韧性。推进智能制造体系化发展。常州智能制造的经验做法,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区域发展战略研究”重大软科学课题,成为我国区域智能制造十大推进路径之一。人民日报以“制造变智造、企业加速跑”为题,专题解读了常州“龙头企业为主导,上下游协同创新”的智能制造发展模式。全面推进智能制造示范区建设,率先发布《常州市智能制造示范区培育实施方案》,加快拟创建示范区的智能制造诊断和智能化场景落地工作。目前已争创国家级智能制造专项及标准化试点示范项?项,建成省级智能工厂15个、省级智能车?65个,获评省级首台(套)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项目160个。全力建设工业互联网新高地。连续举办三届世界工业与能源互联网博览会,打造以智能制造和智慧能源为代表的常州高质量发展产业名片。拥有省“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基?个,国家级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1个、省?3个。超1.3万家企业使用云服务,1127家企业获评江苏省星级上云企业,其中五星级58家。央视焦点访谈聚焦“共享平台为企业护航”专题,介绍了常州“超级虚拟工厂”助力中小企业转化闲置产能的相关案例

展望未来,常州将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奋力推进?32”发展战略,坚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力,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全面提升产业能级,放大领先优势、巩固比较优势,持续领跑产业赛道。力争到2025年,全市工业规模总量超过3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定?3%左右

一是打造硬核产业集群。坚持“链式”发展,在打造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基础上,崛起一批领跑全国乃至全球的产业标杆。到2025年,高端装备集群突破6000亿元、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集群突破5000亿元、新能源和新材料集群分别突破1500亿元。着重壮大风口产业,推动理想、比亚迪等后续产能快速落地,助推中创新航、蜂巢能源、万帮新能源加快发展、抢占市场制高点,打造“新能源之都”和“全球动力电池中心”,争创国家新能源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二是抓好项目积蓄后劲。坚持重大项目招引推进不动摇,引进一批旗舰型、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布局一批强链、补链、延链的产业化项目,落地一批“小而优”“小而美”“小而强”的优质项目。加快推进?32”战略产业现代化项目,全面量化细化工作目标及举措,强化项目跟踪调度和协调服务,充分发挥重大项目促投资、稳增长的支撑引领作用,支持集群和产业链技术改造,增强投资发展后劲。三是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以在全市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中推进“十百千工程”为总抓手,推动“十链突破”,重点支持40家链主企业提升本地化配套率和数字化协同能力;开启“百企领航”,依托离散型制造、单项冠军、专精特新、重大项目库企业,支?20家重点企业定向创建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实施“千景应用”,开展“人工智?”“机器人+”专项行动,面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形?000个场景推广案例

我们将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坚决扛起“勇挑大梁”的责任担当,奋力推进?32”发展战略,不断放大常州产业发展优势,全力冲刺“万亿之城”,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薛 静

感谢许程伟副局长的发布,请媒体朋友就关心的问题提问,提问前请举手示意

新华网记者现场提

【新华网

常州是智造名城,“十四五”以来,我市也坚持制造立市、产业强市、质量兴市不动摇,加快打造长三角产业中轴,请问财政局徐磊副局长,财政部门在赋能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是如何精准发力的

?nbsp;?nbsp; 常州市财政局副局

【徐 磊

财政部门聚焦产业强市,围绕打造“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八大高成长性产业链”,以最优政策、最大力度、最强措施支持高质量打造长三角产业中轴

一是支持力度大。据统计,“十四五”期间,全市计划安排500亿元以上政策性资金,拟撬?000亿元以上社会资本投入产业高质量发展,政府和社会投入达到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强度

二是政策定位准。重点分为三个突出。一是突出“智改数转”为牵引。统筹各类资?000万元,为全市3000余家工业企业免费开展数字化应用定制诊断服务,借助政府采购相关政策红利的全面释放,推动形成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可快速落地应用的智能化标杆项目。二是突出“专精特新”为支撑。锚定“专精特新”关键市场主体,构建从创新型企业孵化培育、成长扶持、成为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的梯度培育格局。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认定奖励分别提高至最?00万元?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企业给予最?000万元的技改投入奖励,以及最?0万元专利权质押贷款贴息补助。三是突出“人才引领”为先导。围绕制造业“高精尖缺”和“卡脖子”领域,创新实施新一轮龙城英才计划,精准引进智能制造领域海内外精英人才、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和紧缺型实用型人才等,对顶尖人才和团队最高奖?亿元;实施“青春留常”计划和青年人才居住生活“双资助”政策,已累计兑付资?191万元,惠及青年人才超10万人次

三是扶持手段新。重点是改变以往单纯的财政拨款,利用资本+金融手段充分释放财政资金“乘数效应”。首先是在设立龙城科创发展基金、天使投资基金后,统筹设立市场化并购基金,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并购重组补链强链。其次是全力扶持企业股改上市,对企业实施股改、签订上市工作协议、挂牌上市、上市后再融资等各个阶段予以补贴奖励,推动形成“创新资本集?产业转型升级-企业上市挂牌-良好资本回报”的正向循环。最后是扩充信保基金规模?0亿元,政府与银行、担保公司共同构建“政银担”风险共担机制,已形成了“智改数转贷”“创新贷”“小微贷”等一系列信保基金产品,通过政府为企业增信的方式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截止8月信保基金信贷投放余?32亿元,同比增?8%

新华日报记者现场提

【新华日报

请问商务局朱惠副局长,近年来,常州外资工作亮点颇多,请介绍常州利用外资方面的有关情况?

?nbsp;?nbsp; 常州市商务局副局

【朱 惠

过去的十年,是我市利用外资发展最快、产业贡献最大、发展成效最明显的十年。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外商投资法》,大力实施全方位开放战略,聚焦稳外资,全力做大产业群、做强产业链、做优企业端,大力推进高质量利用外资,切实发挥好外资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重要作用。重点抓了四个方面:

一是坚持不懈抓重大项目。我市连续多年开展重大项目主题年活动,每年组织开展科技经贸洽谈会、上海、深圳经贸活动周及国内外各类专题招商活动?021年启动实施“云联五洲”活动,做强云招商,全力突破重大外资项目。十年来,全市新增蒂森克虏伯、太阳诱电、赛得利、牛创、瑞声、爱思开、诺贝丽斯等25个总投资超3亿美元的重大外资制造业项目。今年以来,我市外资大项目招引取得新进展,美敦力康辉医疗、贝特瑞新材料、圣戈班等一批世?00强投资项目纷纷落户我市

二是坚持不懈抓产业引资。十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产业招商定位,推出常州市产业招商地图,聚焦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医药、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全力主攻欧美、日韩等地区,大力招引创新技术优、亩均税收高、发展后劲足的外资产业项目,持续推进建链、补链、强链、长链,积极培育新动能,引进了桑尼尼、大众、贝内克、罗森伯格、森萨塔、安川、阿朗新科、贝特瑞、科泰思、健亚、合全等一批优质产业项目?021年,重点产业链贡献了全市七成的制造业协议外资和到账外资

三是坚持不懈抓平台建设。近些年,我市将国际合作园区作为利用外资的新阵地抓推进。中以、中德、中欧、中瑞、中日获批省国际合作园区,数量全省第1,中以常州创新园成为唯一一个由中以两国政府签约共建的标志性项目,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作为我市对标德国的重要平台,正全力打造中德产业创新合作示范区,积极推动项目引进和产业合作,目前已落户德语区企?2家,涵盖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医疗器械等产业,总投资超14亿欧元

四是坚持不懈抓优质企业。近些年,我市推出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意见、进一步支持外贸外资稳定发展的政策意见、加快推进我市总部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外资企业增资扩股、集成研发、财务、物流等功能,在我市规模化、基地化、总部化发展。十年来,我市新增省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6家,数量列全省第4;新增市级外资区域性总部20家,新增27家世?00强投资企业

积极利用外资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夯实外资工作基础,保持利用外资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全力推动利用外资总量质量“双提升”

常州广播电视台记者提

【常州广播电视台

今年,全省大力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提出要以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制造强省和网络强省建设。请问工信局许程伟副局长,除了前面提到的相关工作和成效,常州在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方面还开展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下一步有何打算?

许程?nbsp; 常州市工信局副局

【许程伟

今年以来,常州认真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落实《江苏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以产业强市为支撑,以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为主方向,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优化升级

一是树标杆,分类培育示范样板。聚焦“离散制造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后备)企业等五大领域,定向支持打造标杆,通过“以点带面”夯实企业“智改数转”的基本面。今年,各级标杆示范打造成果丰硕,新增数量均在全省前列;分行业推动3000家参与免费诊断,印发《常州市企业“智改数转”诊断服务实施方案(试行)》,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量体裁衣”

二是强支撑,夯实数字设施底座。加快布局工业互联网平台、标识解析、大数据中心?G基站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G虚拟专网、混合专网等成熟模式在重点行业、企业加速部署,制订《业务系统云化迁移实施指南》。今年,全市新增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家,新建5G基站3304座,新接入二级节点企?490家

三是建生态,强化各类要素供给。市区两级财政安排超6亿元专项资金,对产业数字化转型项目提供贷款贴息、投入补助等,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创新大数据征信。整合全市转型服务资源,认定60家“智改数转”服务商。促进科技自立自强,完善智能制造领域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推广、应用体系,聚力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

下一步,常州将立足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优势,以“十百千”为抓手,加快链主企业带动产业链协同转型,推动标杆示范加快技术、服务向外部发散辐射,持续壮大优质服务商队伍和机器人产业规模,优化“智改数转”生态,促进典型场景向千企百业渗透覆盖,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走深向实,将常州打造成为智造技术创新策源地、示范应用集聚区、关键装备和解决方案输出地

【薛 静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关心的问题,请与市政府新闻办联系,同时请各位媒体朋友对本场新闻发布会和接下来的系列新闻发布会给予大力支持和深入报道,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顴/p>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访问统计 | 网站纠错
主办: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常州市大数据管理局 版权所有:常州市人民政府 电子邮箱:czwgzx@changzhou.gov.cn
苏公网安?2041102000483叶/a> 网站标识码:3204000002 苏ICP?5003616叶/a>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