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财政局聚焦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求,瞄准兜底性保障对夯牢民生底线、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作用,优化保障服务机制,推进救助扩围增效,全力兜住、兜准、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动态调标保障可持续。全面落实低保标准与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按照上年度常州市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0%?0%制定低保标准,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临时救助标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等均与低保标准挂钩,提升对困难群体的保障性。其中,城乡低保标准??日起提高至每人每?000元,涨幅?%。今年全年预计支?.2亿元,保障低保金足额发放 取消门槛保障再提力。优化临时救助保障机制,打破“急难型”临时救助户籍限制,更大范围给予困难群众帮扶。对低收入人口医疗救助后个人自付医疗费用进行再救助,上不封顶,其中本年度内个人实际自付医疗费用在2000元至1万元(含)以内的,按40%救助;在1万元?万元(含)以内的,按50%救助?万元以上的,?0%救助 优化联动保障更精准。加强低保救助与促进就业政策的有机衔接,通过就业成本抵扣政策激发低保救助对象自强自立、缓解对帮扶政策的依赖。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将SCPI纳入启动条件,当CPI 或SCPI当月同比涨幅达到3%时,即启动价格补贴联动机制,最大限度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不受价格波动影响。考虑疫情对困难群众的生活影响,今年在物价指数未达价格补贴启动条件情况下,我市增发一次临时价格补?588.3万元,惠?.94万人(户) 瞄准重点保障更完善。全面推开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全年预计为2万名中、重度失能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服务保障,有效缓解失能人员护理难题。调整残疾学生和低保残疾人家庭学生教育助学补贴标准,细化全日制义务教育、全日制高中教育(含中专、中职、职高)、全日制高等教育、非全日制教育四个类型共11种补贴档次,符合条件的残疾学生每人每学年最高可享受5000元助学补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顴/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