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在家打开电视,恰好播放电视剧《海棠依旧》,耳畔又响起了周总理那亲切温和的声音。剧中看到西花厅的海棠花竞相绽放,一朵朵、一簇簇、一棵棵,汇成一支牵神动魄的交响曲,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周总理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举轻若重、鞠躬尽瘁、顾全大局的伟人形象。丹心一片忆从前,豪情惊世界,革命闹翻天。回想起来在淮安、天津走过的总理故居,感慨良多,情不自禁地在音像与历史的穿梭回荡中生发感动、净化和思考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新中国成立后,看到中南海西花厅院子里有许多海棠花,总理决定选取这个地方作为他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场所。总理到来后,西花厅始终保持着庄严、幽静、朴素的风格,每逢阳春时节,周恩来和邓颖超居住的西花厅都能看到院中含苞待放的海棠花。这些海棠一直陪伴着周总理。这份陪伴,不仅是总理与夫人之间的爱情与革命陪伴,还是他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终生陪伴。周总理的一生真正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然而,总理何以能够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表现出如此高贵的品质,并成为一代伟人呢?我想就是那种自青年时期就融入生命的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人生观。早在青少年时期,周恩来就立下“吾将公之天下,使四万万人共得而仆之”的远大志向。正是在与无数仁人志士风雨同舟、救亡图存的实践中,他才能够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带领大家探索出为人民服务的正确道路,在革命中锤炼出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品格和实践能力。一句“我们的人民多么可爱”,就是周总理将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渗透到内心,成为一种精神力量。看看那西花厅那灿若繁星的海棠,不就是人民群众的象征吗?总理心系海棠,正是他心系人民的诗意升华
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正因为有这样的精神支撑,周总理晚年患上癌症后依然坚毅:“我配合你们,你们也得配合我。”在他病重时期,吃饭已经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身体健康的人也就两三分钟的几口饭,他足足要忍痛吃上半个小时,他是依靠强大的精神意志才能完成这项“艰巨任务”。在周总理看来,为了党和人民的前途命运,他必须工作下去,哪怕只把生命延长一天、一小时、一分、一秒?976??日,周总理与世长辞。离世时,他的体重仅?0多公斤
12年后,看到西花厅的海棠花盛开,邓颖超写下了《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一文:春天到了,百花竞放,西花厅的海棠花又盛开了,看花的主人已经走了,走了十二年了,离开了我们,他不再回来了。你不是喜爱海棠花吗?解放初期你偶然看到这个海棠花盛开的院落,就爱上了海棠花,也就爱上了这个院落,选定这个院落,到这个盛开着海棠花的院落来居住。你住了二十六年了,我比你住得还长,现在已经是三十八年了…
“长条谁挽墙边柳,只送春归不送人!”现在读来依然让人潸然泪下,看完一个个故事我们读懂了您,更读懂了您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忘不了在小学的语文课本里,与您的第一次相逢,相逢在台灯映衬下的西花厅里看您为了祖国和人民,废寝忘食;忘不了江河湖海,矿山森林,祖国的山山水水都有您的身影;忘不了您不畏严寒酷暑,不惧山高路远,在深山小院里的欢歌笑语,在农家账本前的细致追问;忘不了我们读着课本里的“十里长街云愁风恸”含泪将您远送,忘不了您身上那些令人耳熟能详的动人故事!国与家,这是最生动的写照
1979年,习仲勋同志撰文《永远的怀念》中写道:“我总感觉到总理没离开我们,他的革命精神,他的英雄情怀,他的崇高品格,他的光辉形象,无时无刻地萦绕在我的脑海。”长期担任周总理办公室副主任的罗青长之子罗援说:?979年我父亲随邓颖超同志率代表团到日本京都岚山参加总理诗碑揭幕仪式,同行的赵朴初问,什么是周恩来精神?我父亲说:“有苦不说,有气不叫;顾全大局,临危不惧;任劳任怨、艰苦朴素;严于律己,平等待人。一言以蔽之,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啊,“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伟大的背后,是精神的力量、精神的传奇
时间勾勒新的年轮,刻下中华民族前行的坚定足印。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00周年,战鼓催征,时不我待。我们是共产党员但更是一名普通的劳动者,更要把自己的信仰融合于生产的过程,根植于发展的细节,贯穿于经济的脉络,凝结于产业的形态。作为年轻一代,要不忘初心,正视眼前的每一天,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脚踏实地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人际,更要事事走心,心怀诗歌与远方,仰望星空,去梳理好自己的情绪、思想、情怀、灵魂,书写一个从容、丰盈的人生华章
人生百年亦是须臾,回首处,只愿不见萧瑟,但见繁花。斯人已去,惟有余响振今人。回望周总理光辉的一生,让我们留在记忆里的,不应仅仅是排列整齐的大事年表,也不应仅仅是一张张庄严肃穆的图片,更应该是一个个心系群众的生动故事,是一曲曲镌刻着时代印痕的老歌,用新时代的理论武器和精神力量,指引我们不断前行?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