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辖市、区科技局,局机关各处室,局属事业单位: 现将2019年全市科技工作要点及目标分解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2019??6 2019年全市科技工作要点 2019年是新中国成?0周年,也是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全市科技系统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科技工作会议、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总体要求和“加快建设长三角特色鲜明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的发展指向,全面推进常州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打好“三二一”组合拳,即更加突出企业主体、产业方向、园区功能三大重点,优化创新要素、创新生态两大保障,增强科技体制改革一大动力,充分发挥创新驱动对建设高质量明星城市、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支撑作用 工作目标 ——企业创新能力量质并举。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超300家;新建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100家(其中省级以上3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企研发机构有效建有率?5%;承担国家、省科技项目?00项,向上争取经费?亿元;享受科技减免税优惠超35亿元;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83%左右 ——产业创新水平质效提升。新增新型研发机?-5家;新增市级以上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科技创业平台?0家;新建市级以上产业技术创新联?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8%;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4% ——园区创新发展争先进位。科教城新增入驻机构和孵化企?60家,累计?500家,科技人才累计?.1万人;高新区综合排名稳步提升,争取高新区奖补资金?000万元;争取获批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家 ——开放协同创新引领高端。引进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机?家以上,签约产学研合作项目超1000项,签订技术合同交易额?8亿元;新建海外研发机?个以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超100项;新引进长期外国专家超300名,引进外国智力项目?0项;引进产业类创新人才超500名,科技创业人才?00名,科技服务业人才超50名;争取省“双创人才”(创新类)7名、省“双创团队?个;培训科技型企业家?50名 ——科技创新服务精准有效。科技服务业收入超100亿元;“苏科贷”放贷超2亿元;走访科技型企业超1000家,协同推进重大科技项目?00项,企业满意度超98% 一、三大重 重点之一:更加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 企业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体现在企业是研发投入的主体、人才集聚的主体、创新产出和经济贡献的主体。通过实施新一轮“十百千”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加强市区联动和部门协同,狠抓政策辅导、企业挖掘、诊断服务、质量把控等环节,建立梯次并进的企业培育库,打好高企培育攻坚战。着力抓好三项行动: 1.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行动。一是增加财政资金投入来引导企业。落实全省科技创新大会提出的加大各级财政科技资金投入的要求(省“科技改革30条”要求设区市不低?2%),引导鼓励风创投等社会资本介入创新研发活动。优化投入方向,实行“拨、贷、保、投”组合联动的方式,激发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二是积极争取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来引导企业。结合国家、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指导创新型企业在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材料、大数据等若干重要领域超前部署产业前瞻性技术攻关。三是落实好科技减免税政策来引导企业。认真落实省“科技改革30条”、市29条创新政策,兑现高企所得税减按15%、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放大效应,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持续加大科技投入 2.支持企业建设研发机构行动。企业研发机构是企业开发新品、培养人才、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基础平台。一是启动企业研究与开发标准化工作。落实省厅《企业研发管理体系要求》,开展企业研发贯标培训,加强科技研发项目全过程管理,支持企业实施知识产权贯标工程。二是建设高水平企业研发平台。抓好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和省重点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争取有更多企业列入省级以上研发创新平台,形成一批自主技术成果。三是加强国内外创新资源引进。组织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国际科技合作引进人才、技术、项目等创新资源,提升持续创新能力 3.鼓励企业引育高层次双创人才行动。一是引育高层次创新人才。深入实施龙城英才计划(3.0版),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引育高层次创新人才,人才评价注重引入市场评价、社会评价,发挥多元评价主体作用,完善科技计划,强化计划实施与人才引育相结合,强化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与人才引育相结合。深化柔性引才机制,壮大“星期天工程师”升级版队伍。二是引育高层次创业人才。以石墨烯、智能制造、生命健康、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为特色方向,大力吸引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来常创办高科技企业,催生一批高科技新产业、新业态、新亮点。发挥科技计划项目作用,支持上述两类人才承担国家、省科技专项、重点研发、成果转化等科技计划,引导领军型人才团队加快产品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三是提升科技企业家素质。持续创新培训形式,通过理论教学、现场教学、座谈交流和进高校院所产学研对接等方式,提升科技型企业家经营管理、战略思维和创新发展的能力。积极开展科技企业家推选工作,争取省、市级科技企业家认?00名 重点之二:更加突出产业创新发展方 产业是创新创业的主攻方向。加快产业技术聚焦“智、高、新、绿”,即:智能化技术、高技术、新技术和绿色制造技术,积极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着力抓好三项行动: 1.通过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行动,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优势产业。新型研发机构是培育新兴产业的策源地和新引擎。按照“投资主体多元化、人才团队高端化、原创技术核心化、管理模式企业化、运作机制市场化”的要求,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引进和建设,加快集聚一批高端人才团队,孵化一批高质量成长型企业,助力地方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一是抓增量引进。围绕智能装备等产业创新需求,发挥“招院引所”专项基金作用,引进建设和提升一批央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领衔建立的新型研发机构。二是抓存量提升。推动鼓励现有的30家公共创新平台向新型研发机构转变,按照新型研发机构的标准重新组建,成熟一个、支持一个。三是抓内涵提升。对新型研发机构实行动态管理,围绕机构建设运行、研发投入、创新产出、人才集聚、成果转移、企业孵育等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并作为分期分档支持的重要依据 2.通过新型产业创新服务组织建设行动,提升产业创新服务能力,加快产业协同创新。按照供给侧改革和“放管服”的要求,围绕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通过这些“行政化+社会?市场化”的新型服务组织,推进创新服务精准化、专业化、网络化。一是建立产业创新信息共享平台。构建若干个以行业细分领域的企业群为主体,以产业(制造业)创新中心为龙头,以双创企业、科技服务机构、国内外高校院所为支撑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大数据平台,实现信息的交互共享。二是建设新型产业创新服务组织。鼓励和支持联盟在组织模式、运行机制、发挥行业作用、承担重大产业技术创新任务、落实国家自主创新政策等方面先试先行,充分调动和发挥联盟各方的优势和积极性,形成攻克产业技术难题的合力。三是积极开展产业协同创新。开展联合攻关和技术研发,广泛集聚产学研等创新资源,联合攻克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核心、关键技术难题,提升产业核心技术竞争力和产业创新效率 3.通过建设众创空间推进“双创”行动,推进企业创新、人才引进,促进产业集群结构优化、质量提升。实施众创空间建设、创业企业孵育等六大行动,以培育新兴产业为目标,大力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一是加强载体建设布局。发挥创新型领军企业、创投机构、社会组织等的主体作用,加快建设一批以“智、高、新、绿”为特色方向的专业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加速器,吸引高层次人才团队,孵化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微企业?nbsp; 二是加强创业服务功能建设。发挥各创新板块的作用,以引进人才团队、科技项目、技术成果为重点,开展创新资本对接路演活动,为中小企业和风创投机构搭建对接合作平台,打造“常金汇”“天?.18”等一系列活动品牌。持续开展创业导师服务、科技创业沙龙等,为科技人才团队创业提供专业化、全方位服务。三是加强企业精准孵育。实施科技双创计划项目,鼓励支持一批新创企业,改造提升一批存量企业,通过优质增量和存量提升,优化企业结构,优化人才结构,优化产业结构 重点之三:更加突出园区创新功能建 园区是创新创业的主阵地,是建设平台、集聚人才、发展科技服务业、培育新兴产业的主要载体。贯彻落实常州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意见,持续优化“一核两区多园”区域创新布局,推进实施重大创新平台载体项目,提升园区创新发展水平。着力抓好四项行动: 1.创新核心区建设行动。创新核心区是研发设计、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等科技服务业态的集聚区,是园区持续创新的源动力。一是更好地发挥科教 “创新之核”的辐射引领作用。支持科教城制定新一轮发展规划,强化研发创新、企业孵育、科技服务、辐射带动等工作重点,通过深化改革推进省智能装备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重大平台载体建设,加快打造国家级科技服务业集聚区。二是推进常州、武进两个国家高新区创新核心区建设。坚持对标找差、争先进位,引导国家高新区建设以创新为核心的功能区,为国家高新区加快建成创新驱动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好基础 2.国际创新合作先行区建设行动。推进中以常州创新园建设,落实好新一轮《中以合作共建计划》,编制园区总体规划和建设方案(2019-2021年),制定支持引进高端人才、技术、项目、平台的政策措施,高起点建设中以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以色列趋势线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平台,建立中以常州创新园部省联席工作机制。同时,围绕突出创新内涵提升,协同推进中德、中瑞等国际创新合作园区建设 3.特色产业园区建设行动。加快建设江苏中关村、西太湖、华罗庚等专题科技产业园区,着力提升区域科技创新竞争力,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新引擎。一是加强规划引导。按照产城融合理念,完善园区与区域产业特色相配套的“空间、产业、功能”布局,强化“一园一战略产业”发展定位,推进江苏中关村、西太湖、华罗庚等园区建设产业特色鲜明、配套功能完善的创新创业新型社区。二是加强科技招商。围绕我市推进中以合作、对标德国等开放合作战略部署,精准编制科技招商产业地图和产业链布局,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原材料生产企业、成品制造业企业和生产服务企业落户特色产业园。以园区产业龙头企业为核心,引进产业关联度高、配套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加快补齐特色产业链条。三是加强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建设集产学研、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等功能为一体的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引进建设一批科技服务机构 4.农业创新园区建设行动。推进农业科技载体建设,提升现代农业科技园创新创业和服务能力,争取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实现突破;推进农业产学研工作,继续走出去、请进来,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和现场交流活动,推进送科技下乡活动,促成农业新品种、新农资与新技术在常州的示范推广;推进科技惠民,针对群众关心的公共服务、卫生、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民生问题,重点支持相应领域的科技示范项目,开展涉及民生的应用技术开发研究,强化公共资源及环境的科技支撑,使群众能真正从科技发展中受益 二、两大保 一是创新要素。认真落实全省对外开放大会精神,积极融入“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秉持“走出去、引进来、聚资源、国际化”理念,加快集聚人才、技术、项目、资本、平台等创新创业要素资源,构建高水平的开放创新合作新格局 1.人才。人才是最核心、最根本的要素资源。要在聚才育才用才上狠下功夫,持续优化“政府引领、市场引导、企业引育”的引智模式,大力引进各类海外人才、我市急需的高层次外国专家和智力项目,打造最佳创新人才“栖息地”。一是坚持打造产业高地与人才高地相融合的人才工作方向,推进产业人才集聚。围绕产业链、创新链配置人才链,深入实施龙城英才计划,重点支持引进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产业化能力的领军型创新人才。二是坚持“为我所有”与“为我所用”相结合的人才引进路径,探索人才引育新模式。鼓励企业通过推行柔性引才和“离岸创新”模式,引用海外创新人才和高层次外国专家。三是坚持“引得进”“用得好”与“留得住”相整合的人才服务机制,完善人才服务体系,针对性解决企业创新阶段性问题以及配套服务 2.技术。持续开展“科技长征”,办好第十四届?.18”展洽会;实施在常高校院所与地方产业创新驱动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十校十所进千企”行动,充分发挥在常高校院所在开放创新合作中的“桥头堡”作用。持续深化国际科技合作,与国内外重点高校院所合作共建一批高水平研发创新平台。鼓励和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在国(境)外和以北京、上海、深圳为代表的科技资源集聚地区设立研发机构,积极融入全球研发创新网络,突破重大原创性技术,推进重大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3.资本。深入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统筹发挥好“苏科贷Ⅰ”、“苏科贷Ⅱ”对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积极作用。一是进一步扩大受益面。在“苏科贷Ⅰ”项目(销?000万元以下的科技型企业)基础上,推进实施“苏科贷Ⅱ”项目,对销?000万元?亿元的科技型企业实现全覆盖,有效扩大政策惠泽面。二是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以“苏科贷Ⅰ”业务为基础,工作流程更加简化,业务受理将更加高效率。三是进一步把控风险。“苏科贷Ⅱ”业务以省备选企业库为基础,实现全流程管理,将降低科技金融损失风险,提高财政资金利用率 二是创新生态。创新生态系统的位阶与成熟度,决定一个区域创新能力的高低及可持续发展水平。要转变理念,抓住长三角一体化的契机,从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竞争上升到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努力成为创新价值链上的重要环节 1.政策环境。制定省“科技改革30条”配套政策措施,完善市区联动的政策支持体系,充分发挥国家、省、市创新政策引导和激励作用。落实好《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法》《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等法律法规 2.服务环境。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完善科技服务机构登记备案制,探索建立绩效评估制度择优奖励,引导科技服务机构规范发展,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持续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和“科技型企业大走访”活动,深化完善“十百千”创新型企业培育机制、重大科技项目协同推进机制、产学研合作创新“五大机制”、科技服务业备案及绩效评估机制,建立完善市区联动推进科技创新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创新服务水平 3.舆论环境。办好第四届常州市创新创业大赛等品牌活动,大力宣传创新创业优秀典型,让敢于创新的人得到认可,善于创新的人得到尊重,创新成功的人得到实惠,创新失败的人得到宽容 三、一大动 突出科技体制改革这个关键,向改革要动力。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不断优化和改进各项创新管理制度,逐步消除创新创业的机制体制障碍,努力提升产业创新的高度、拓展协同创新的宽度、加大服务创新的力度、增添鼓励创新的浓度,为建设高质量明星城市、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强劲动能 1.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坚持“三化并举”,通过市场化导向、社会化协同、行政化引导,充分发挥创新要素和政策资源的最大效用。一是市场化导向。通过项目竞优机制、人才评价机制、利益共享机制,优化配置创新要素,从而解决“用”的问题。二是社会化协同。通过建立多元化的社会投入体系,完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强化新型服务组织的协同机制,整合集聚创新资源,从而解决“有”的问题。三是行政化引导。通过加强园区服务功能、产业发展规划、政策激励导向,改善创新创业环境,从而解决“既要有得用、又要用得好”的问题。启动开展“十四五”规划预研 2.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针对技术评估、成果转移激励等关键环节缺失的问题,建立健全转移转化市场体系,推进科技成果资源开放共享,让科技成果与经济发展的有效需求紧密对接,让创新成果更多地转化为产业成果、发展成果 3.深化行政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科研管理改革,根据省科技改革30条的要求,进一步改革科技计划项目及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完善“投、贷、保”联动投入机制;下放科技成果处置权等权限,完善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推进创新政策一体化,在市创新政策的统一框架下,鼓励各地开展适合区域特点的创新政策先行先试,促进区域竞争的良性化,促进人才、知识、资本、技术等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高效组合 4.优化政治生态。认真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做到“四个服从”。严格落实党风廉政“两大主体”责任,强化党内监督,抓好执纪、管理和审计监督,完善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加强廉政教育,落实“八项规定”和“十带头、十严禁”,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加强经济责任内部审计,加强对科技计划项目评审立项等重要环节的监督,提高科技创新工作的规范性、公平性和公开性。推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专家库、市创新创业与改革发展智库等智力资源作用,提升科技决策的开放度和科学化?nbsp;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顴/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