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0周年,也是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市城乡建设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对照精美常州提升行动的各项目标任务,坚持创新思路,持续精准发力,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扎实推进重点工程,加快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 按照全面打造布局精巧、充满活力、会呼吸的现代智慧城市要求,积极践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服务产业升级,促进产城融合,扎实推进生态绿城、路网完善、民生保障、城市文化及产业、城市更新等五大类工?9个建设项目 (一)大力推进生态绿城工程。围绕彰显江南水乡风貌目标,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新运河生态廊道一期、皇粮浜公园二期、皇粮浜生态绿道、关河南岸滨河绿地和老运河常州城区段西段文化带等7个项目,建成皇粮浜公园二期工程,加快打造高颜值生态长廊、高品位文化长廊、高效益经济长廊 (二)深入开展路网完善工程。着眼对接战略通道、加强城市发展板块互动,开展常锡城际高架工程前期工作,实施新机场路快速化改造、星港大道西延、皇粮浜片区路网续建、三堡街西段、大明路南段、水杉路、青枫路、大仓路和西仓桥?3个项目,确保水杉路、三堡街西段、木梳路北延以及大仓路和西仓桥等建成通车,有效提高城市道路供给增量,缓解市区交通压力 (三)稳步推进民生保障工程。实施自来水深度处理工艺改造、天然气利用三期、江边污水处理厂四期和黑臭河道整治工程等7个项目。实现魏村水厂深度处理系统和城乡一体化天然气配套工程建成投用,切实增强公用保障功能。积极指导督促各辖市区,进一步深入开展?63”专项行动,重点建设一批污水处理厂网设施,集中整治?0个黑臭水体,累计完成60%以上的整治任务,扎实提高城乡环境资源承载力 (四)高效推进城市文化及产业工程。重点实施中国青运史常州馆项目,加快室外广场建设,确保建成开馆,充分发挥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和思想文化的影响作用,积极打造城市文化建筑地标 (五)有序推开城市更新工程。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城市道路两侧公共空间规划建设管理的实施细则,积极开展中心城区公共空间品质提升工程,加快建设临街公共空间提升、街头绿地及交通疏解和广化桥绿地公共停车场?个项目,确保广化桥绿地公共停车场建成投用,为根本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配套奠定基础 二、创建并举协同推进,着力深化村镇建设提升乡村质 按照实施乡村复兴战略,促进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深入推进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和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工作,加快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全面推动乡村质态的优化提升 (一)深入推进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和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工作。一是加快推进全市“两区七点”美丽乡村示范工作。加强指导督查,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政策,以点带面,努力建成溧阳南山片区、金坛上阮等一批设施配套完善,生态环境优美,产业特色鲜明,社会安定和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示范区。二是扎实推进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工作。优质高效推进溧阳八字桥村礼诗圩?个首批入围项目建设,确保通过省级验收。积极促进推动天宁查家湾和金坛仙姑村等更多准备充分、条件较好的村庄项目入选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 (二)加快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对照?63”专项行动工作目标,以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设施建设为抓手,组织指导各辖市区完成全?562个规划发展村的建设任务,使村庄污水设施覆盖率达到80%以上,同时积极探索完善村庄生活污水治理长效管护机制,全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三)稳步推进各类镇村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强指导,强化措施,积极稳妥推进特色小镇、宜居小镇、康居村庄、传统村落和宜居村庄等各类创建工作,全面促进全市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三、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积极转变行政职能强化行业监管 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促进建筑业改革发展的意见》等政策要求,深入推进行业管理改革,加快转变行政职能,切实加强市场监管,着力抓好群众关注的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房屋质量等重点领域的行业管理 (一)切实加强建筑市场监管。根据省政府《意见》关于深化建筑业“放管服”改革的精神,扎实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通过优化流程,提高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环节服务效率,研究建立权责明晰、简约高效、运转协调的建设工程综合监管新模式,切实提高执法效能,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着力强化建筑企业诚信考核,根据新版《建筑业企业信用考核细则》,加大考核力度。以推行合同备案为抓手,严厉打击“三包一靠”,进一步规范承发包关系。严格落实施工现场实名制考勤,探索实行农民工工资专户制度及实名制发放,严防工资拖欠。在全市范围加强日常信用考核抽巡查工作,全面营造公平健康的市场环境。同时,结合实际,创新思路,积极探索针对PPP、EPC等新型建设模式项目的有效监管方式 (二)狠抓工程质量管理。按照省政府《意见》关于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完善监管体制机制的要求,深入开展工程质量安全提升三年行动。围绕落实工程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目标,通过强化严格执法,精心组织实施重点任务,加快改革工程建设管理机制和质量安全监管模式,提高工程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实效,着力构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水平。开展建筑材料质量专项整治,净化工程质量源头市场。积极培育绿色标识产品企业,大力推广使用绿色混凝土等绿色建材。深入开展建筑安装工程质量专项提升行动,集中整治工程实体质量常见问题。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强化过程质量控制,全面落实精益、绿色、装配、智慧的“四个建造”理念要求,加快将建筑及安装工程的“常州特色”转化为“常州标准”,做好技术传承。积极培育精品工程创建优秀企业,指导示范工程创建,营造创优氛围,着力提升“常州建造”品牌的含金量和影响力。坚持“严”字当头,积极实施差别化管理,全面加强轨道交通工程质量监管工作 (三)加强招投标和造价管理。加快推进招投标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优化现行招投标办法,一方面防范、打击围标、串标行为,一方面适度调整标底价格,使中标企业获得合理利润,从“源头”营造健康市场氛围。扎实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在实行工程材料指导价格统一发布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价格测算,规范竣工结算,有效化解工程款拖欠矛盾;同时积极探索研究管廊、装配式建筑等信息指导价发布机制及建筑业“营改增”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加快制定相关配套措施 (四)提升勘察设计行业管理水平。切实加强勘察设计行业管理,进一步梳理办事流程,精简程序,提升效能。加快推进我市勘察设计招投标工作,制定下发《常州市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企业信用考核实施细则(试行)》,同步开展软件应用,加快建立行业管理全方位立体化监管体系 (五)加强城市综合开发管理。稳步提高城市开发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大配套市政工程组织管理力度,积极配合国土部门及时解决拆迁遗留问题,继续完善建设条件意见书制度,扎实推进定销房处置清算工作,高效盘活存量房产。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着力保障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深入推进市区停车建设管理,完成《常州市停车建设管理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工作,开展立法调研,加快推进学校操场、绿地广场提升改建地下公共停车场项目试点建设,探索建立临街公共空间一体化管理机制,全面规范停车泊位管理,有效缓解市区停车矛盾,扎实提升市容环境和城市品位 (六)深入推进市政基础设施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推动市政设施委托巡查和养护维修市场化工作,高效编织“上下贯通、条块结合、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城市运行安全网,彻底解决为民服务“最?公里”问题。通过强化责任,提升全天候服务能力。积极构建各类危桥、管道破损泄漏等紧急事件的应急联动机制,保障市民出行安全。进一步严格道路挖掘审批及批后验收工作,健全路政养护应急机制,积极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做好雨、雪恶劣天气及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确保城市道路桥梁正常运行,为城市交通安全顺畅提供可靠保障 (七)深化完善公用行业管理。围绕构建“服务均衡、品质高端、安全绿色”的公用行业体系,通过健全公用口例会制度、细化考核评价体系等监督措施,着力保障公用系统运营安全,扎实提升服务质量,落实长效管理。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原则,探索建立富有常州特色的公用事业投融资机制。依托重点项目,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积极跟进“互联网+”,推进智慧公用建设,提升民生服务效能 (八)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建设,突出重点行业领域综合治理和专项整治,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提升年”活动,防范和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建筑行业要以施工电梯、起重机械、脚手架、深基坑等专项整治为抓手,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市政行业要加强工地安全监管,不断提升安全生产规范化水平;公用行业要深入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工作,围绕要害部位、关键岗位、重点环节,加强安全检查和应急演练,有效防控各类事故隐患 (九)加快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坚持便民利民的思想理念,全面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效能。大力推行“不见面”审批,全面梳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深入探索服务新手段,向社会公布公示“不见面”和“见一次面”审批事项清单。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加快创新?550”改革举措,确保50个工作日内核发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通过全面优化“一站式”审批服务,完善专家“智库 建设,规范网上审批,重点提高资质资格审批效率。全面规范涉企收费项目,完善收费票据和收费报备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公共支付平台”,加快建立阳光高效的行政审批机制,深入推进前置审批机制改革,清理规范涉建中介,清理整顿资质资格事项。完善“一窗通办”运行机制,探索建立“一窗受理,一章审批,限时办结,全程监督”的“车间式流水线”运转模式 四、加快建设科技进步,扎实推动智慧建设促进建筑节 进一步拓展视野、创新思路、提升平台,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创新,加快推动建筑节能减排,加快推动城乡建设调结构、转方式和绿色发展 (一)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按照智慧城市建设要求,整合全局系统信息平台,优化资源配置,完成智慧城建共享平台建设,初步实现与横向部门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互通。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提升安全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全面提升网络安全水平。加快推?017年新申报的局系统信息化项目建设,成熟一批采购一批,加快采购结束的项目推进,逐步完善局OA办公、业务管理、行业监管、城市运维、重点工程等方面信息系统 (二)推广绿色建筑促进建筑节能。根据省统一部署,研究制定我市绿色建筑布局规划,对中心城区按重点发展、引导发展和一般发展的分类区划分别提出引导控制要求。进一步推进武进、新北、金融商务区等省级绿色建筑示范区的建设和后续评估。在指导推进绿色建筑示范城市(县、区)积极创建绿色生态城区的同时,重点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海绵城市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与应用、建筑垃圾资源循环利用、区域能源供应和住宅全装修等城乡建设相关重点工作的先行先试。通过全面实行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专项审查制度,严格落实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同时,加强建筑节能联合监管,切实提高建设主体责任意识。积极开展绿色建筑技术产品及产业发展研究,同步建立适应常州地方实际的绿色建筑产品目录,加快促进绿色建筑产、学、研一条龙发展 (三)大力推动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按照省政府《意见》关于推动装配式建筑加快发展,培育优势企业的要求,出台我市适用标准图集,加快扶持部品生产基地,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发展规划要求,努力协调推进财政支持、税费优惠、用地支持、行政许可等优惠政策落地。加大宣传力度,加快提高装配式建筑的认知度、认同度。积极引导培育装配式建筑产业示范基地,高效整合各类生产要素,充分发挥产业集聚群作用,大幅提升我市装配式建筑产业的规模和影响。完成成品房课题研究,研究制定成品房政策文件 五、坚持党建政治引领,为精美常州建设提供坚强保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按照“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的理念,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加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全面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精心打造党建特色品牌,为高效推进精美常州建设提供坚强保证 (一)加强政治建设夯实党建基础。进一步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将党章作为日常管理监督的根本标尺和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的重要内容,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严格执行《准则》、《条例》,高标准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和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重点建设政治意识强、组织能力强、发展本领强、作风纪律强的“四强”型带头人队伍。扎实开展“一支部一特色”活动,深化局领导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强化党建工作例会机制、党建联建工作机制,确保党建工作有创新、争创活动有亮点。加强干部政治能力建设,将政治能力作为干部履职首位要求,全面落实到干部教育培训、谈话、考察考核和日常管理中,不断推动全系统党员干部坚定政治方向,把握政治定位,强化政治担当 (二)强化理论武装指导建设实践。扎实开展中心组学习,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积极创新方式载体,全面落实各项要求。把学习十九大精神作为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考核管理,全面加强局系统党员学习日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全面梳理经验做法,提炼制度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整体把握,及时谋划统筹推进,积极探索采取简便易行、务实管用、喜闻乐见、直抵人心的方式举措,确保主题教育踏石留印、取得实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中之重,依托“三会一课”等途径,认真组织研读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系统学;领导干部带头,通过“党员活动日”、主题党日等载体全面带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实现以上率下学;立足工作实际,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深化精美常州提升行动、破解增创发展优势难题,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题培训,通过深化学习研究,切实提高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能力水平,做到结合实际学;真正使党的最新科学理论成为城乡建设工作的根本遵循和实践指针 (三)严格标准要求建好干部队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好干部标准,贯彻增强“八个方面本领”要求,积极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首先是注重统筹,构建精准科学的好机制。用全局视野选人用人,统筹全局系统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突出综合研判,强化人岗相适。加强班子建设的全面科学规划,探索建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分析研判制度,开展局属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情况普遍考察,对近两年来调整的班子以及长期(5年以上)未调整的班子进行重点研判。突出动态考核,强化精准识人。坚持用好谈心谈话制度,具体深入了解干部情况。以工作和实绩为重,树立选贤任能的良好导向,全力维护干部“想干事的锐气、敢干事的胆气、干成事的底气”。第二是注重培养,加快优秀年轻干部选用。突出梯队建设,强化整体质态。深化年轻干部实践锻炼制度,坚持在实践中培养年轻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继续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之间年轻干部双向挂职,把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干部精心培养起来、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注重“精准滴灌”、建立“成长档案”、实施跟踪培养、强化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让年轻干部在历练中变得“老练”,保证使用上有梯队、选择上有空间。第三是提振干部“精气神”,引领建设工作新气象。立足建设工作节奏快、任务重的特点,积极引领推动全系统领导干部全面发扬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努力展现追求卓越的工作情怀,用甘愿吃苦、甘于奉献、甘为人梯、甘守寂寞的坚韧本色,凝结汇聚推动城乡建设事业创新跨越发展的磅礴力量 (四)深化作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重要指示,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以市监察委员会成立运行,实现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为契机,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锲而不舍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一是全面履行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为抓手,积极推动党委主体责任落地落实。坚持权责统一,紧咬“责任”二字,抓住“问责”要害,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加快完善全程纪实、末位表态、留痕管理、清单管理等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二是坚持严管就是厚爱的理念,着力强化干部管理,全面实行权力清单制度,深入实施廉政风险排查评估,全方位构建干部监督管理体系,确保权力规范运行。同时,进一步健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充分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三是坚持标本兼治,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坚持挺纪在前,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最大限度防止干部出问题。深入做好信访核查工作,积极从新媒体信息、群众诉求和舆情反映中发现掌握线索,研判违纪违规行为。加强反腐倡廉教育,通过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使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一线干部做到“常”而守“清”、“近”而又“制”,防止踩地雷、被围猎
(五)打造品牌亮点提升建设形象。将基层党建作为管党治党的固本之策,加强管理创新,进一步在文明创建中树立行业形象,在打造品牌中展示行业风采,在党建引领中增强行业力量,扎实推动全系统党建工作焕发蓬勃生机。一是打响行业党建品牌。始终将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把涉及群众利益的工作做实做细,在发扬优良传统,扎实完成阳光扶贫重点任务的基础上,以“情暖万家建设行”党建服务品牌为引领,精心培育“心系群众,情满路桥”、“安心用水&安全用气”、“彩虹桥”、“小桔灯”等基层党建品牌,着力推动行业党建品牌集约发展,全面展示全局系统党员良好形象。二是擦亮文明创建品牌。在保持全国文明单位的良好基础上,认真对照全域文明城市建设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通过做好全局文明单位创建、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平台和“掌上道德讲堂”等抓手工作,进一步巩固创建成果,提升创建质量,确保全系统文明创建工作始终走在全市前列。三是树立群团特色品牌。坚持党建引领,深入推进群团建设,通过开展职工劳动竞赛,创建劳模工作室、青年文明号,举办青年沙龙活动等各类方式,充分激发全系统干部职工创业创新、争先争优的工作热情,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全面增强群团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的同时,积极树立品牌典型,做出亮点特色。同时,突出改革开?0周年时代节点,聚焦重点工程和重点工作,通过深化宣传报道,积极传递建设声音,全面展示建设成果。进一步完善传媒互动和舆情监测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牢牢把握宣传主动权和舆论引导权,不断营造理解支持城乡建设工作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顴/p>
|